2022-05-2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多重只為唯一│媽的多重宇宙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2022)

台灣版海報文案玩了個巧妙的雙關「比媽佛還媽佛」,但仔細想想,本片沒必要拿自己和Marvel做比較,首先訴求的主力觀眾理應不是同一群人,其次兩者延展宇宙的動機完全不同:不可否認Marvel狹帶商業娛樂之力讓「多元宇宙」、「量子理論」、「時光旅行」這些艱深的學術字眼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進入大眾的視野,援引之初不僅開啟了無所不能的創意之門,甚至能重啟創作者/讀者不滿意的情節、為筆下角色另闢敘事戰場而不受前作影響、跨越維度齊聚人氣角色幹點大事造就銷售熱潮……。媽的多重宇宙同樣披著科學的外衣,那份「宏觀」實則濃縮在阿爾法Waymond對Evelyn解釋的一段話中,成為了「微觀」角色心靈的一種設定:人生中的每個選擇都導向不同宇宙的產生,而妳則是所有最壞選擇所生成的那個版本……多重宇宙不過是虛晃一招的假命題,如果身在這個你永遠不曾滿意的當下,知道自己原本能有無數人生可能的真相,你又會如何繼續存在於此刻?
在MCU的觀點裡,不論是奇異博士2、影集洛基都遵循不能隨意干涉、破壞其他宇宙秩序的規則,否則將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媽的多重宇宙根本不在意那些,本片沒有所謂的英雄,每位父母卻徒勞無功地期望成為兒女崇拜的對象,有別Marvel以世界/宇宙為己任的傳統英雄價值,從阿爾法宇宙各人、Jobu Tupaki、到開外掛的Evelyn都在盡情混亂「宇宙定律」,滅了誰的宇宙一點也不心疼,將每個角色的「私」放大為「宇宙等級」的大事,卻極度真實地反映人們在面對現實時並沒有成為英雄的渴望,我的宇宙是以自己與所愛的人為中心,而其他需要英雄保衛的宇宙就由他們去吧,是將外延的宇宙觀轉向內展,只是物理的宇宙也不見得就比哲學般形而上的宇宙更加偉大。
本片原名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就像是創世之初各種混沌、各種奇蹟、甚至各種滅亡全數疊加在一個微不足道的點上,與其和漫威已然成形的多維度宇宙來類比,似乎更接近盧貝松露西Lucy裡那個尚未被定義、蓄勢待發的爆炸狀態。未知人類是否真能擁有超越時間、空間的能力,我們的控制欲卻仍不斷膨脹,總是期待生活如我們所想、身邊的一切按照自己的規矩來;Evelyn就像是每個人的影子,越緊握越虛空,汲汲營營的圓滿定睛一看竟滿是裂隙,那些思前想後最周全、最好的決定,一旦脫離了我們,全都長出新的意義與生命,其實也並非阿爾法Waymond所謂「最壞的⋯」,而是不受任何有限的價值定義,只是各個宇宙的人類總看不透又看不破,也就只能困在不同的此身,執迷於因果與輪迴。
父母是兒女的因、兒女是父母的果,每個人受到的第一層掌控正是來自家庭。本片把宏大的宇宙觀寓於傳統的家庭觀中,物理世界的巨大能量濃縮在社會最基本的單位裡,突出爆點和矛盾。只是所謂家庭的經典衝突是否免不了陷入一定的套路,一如刻意編排Evelyn「為了這個家」而忽視丈夫導致婚姻危機、和女兒的僵局就得搭入同志議題?最終最終,不免俗的覺悟和圓滿,即使盡量避開了「愛」這個字眼,卻仍是「眾多宇宙只想和你在一起」,實際上和奇異博士2「我在每一個宇宙都愛著你」(這句話肯定是對標復仇者聯盟4 「愛你三千次」期望造成擴散效果)這句話並無不同,彷彿大開腦洞、翻玩想像之後卻因為無法收拾而選擇了最簡單、安全的收尾,為什麼人就無法從血緣、從愛、從期待、從物理中完全自由?即使打破多重宇宙定律也無法解放家庭理所當然的執念和束縛?沒有將爆炸勇敢地進行到底,反而讓本片成為了一場期待過高、充斥導演們惡趣味的花拳繡腿。
據說這部片原定的主角是成龍,幸而他無法參與演出,使本片至少還有優異的楊紫瓊,她將Evelyn從搞不清狀況、半推半就到守護女兒、丈夫的過程演繹出角色說服力,盡責的呈現給觀眾一個盡責的母親,顯現出一個好演員的要件:能不過分彰顯自己,恰如其分地讓角色成為該有的樣子,這或許也是父母對待兒女、人們對待彼此的該有的自覺。
希望,我們正處在那樣的宇宙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每部電影都值得一篇論文,獻給不想只被電影娛樂的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