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25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須要關注普賢行願的一個重點,即常常去思惟觀察「菩提願」,因為這樣的十大願王才真正可以稱為普賢行願。菩提願是悲、智雙運的心,大悲的心是為了要救拔眾生迅速成就無上菩提,而以大智慧入於法界觀,觀察能度所度,在行法當中能行所行的一切無非法界,然後以這兩種菩提心的力量推動而生起大智、大悲,外在展現出來的就是禮敬諸佛乃至普皆回向這十種大行。
所以十大願王的格局是非常恢弘廣大的,不只是在事相上禮拜佛乃至請轉法輪。為什麼很多佛教徒要請轉法輪?因為他們就喜歡聽法,這也是過去生的善根喜歡聽法,但喜歡聽法只是一種感覺,他們並不見得是依止這兩種的菩提心,所以這兩種心態的格局完全不同。
隨著格局不同,你所得到的這個法的法義也不會一樣,若只是喜歡聽法,得到的法義是少分的;若為依止兩種菩提心而來請轉法輪、來聽法的話,得到的法義是如同大海一般浩瀚無量無邊。為什麼?就像《法華經》講的譬喻:同樣一場雨下來,大樹蓄的水非常多,小草蓄的水只是一點點而已。
所以不同格局所產生功德利益的量是不同的,儒家也說:「士不可不弘毅」,士是指讀書人,此句就是說明讀書人開始的格局、定位很重要,所以我們學習大乘經論的時候,是不是真正能夠跟大乘法相應,事實上在於我們的格局。
智者大師曾解釋:為什麼修二乘法、小乘法的人,比如南傳國家,出家之後就開始到禪堂裡面靜坐,修數息觀或者修禪觀,體會無常,希望證得禪定、證得空性。他們也沒有什麼積功累德,這樣子就可以修了,也可以證得小乘的果。
但若要證得大乘的果,非常不一樣,比如剛出家要做什麼呢?作務:做水頭去挑水,做糞頭去挑糞,或者做典座管廚房炒菜,要知道古代大叢林的鍋子非常大,像現在還有地方留著千人大鍋,這麼大的鍋,炒菜鏟就跟鏟子一樣那麼大,有人會想:「我出家又不是要來做這些的,這種事情請人做就好了。」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智者大師繼續解釋:要成就大乘的功德,你必須要有福德資糧,如果只是想成就小乘的功德,你不需要廣大的福德資糧;而修大乘者為了成就福德資糧,就是要在境界當中歷事練心。
所以並不是做炒菜、挑水、挑糞這些事的本身,能夠讓我成就大福報,當然在三寶境界當中護持三寶,都是大福報沒錯,但是之所以在挑水、挑糞、炒菜當中能夠生起大福報,是這念護持眾生的心;能夠有為公為眾及護持眾生的心,再配合這樣的行為,即以廣大的心量配廣大的行為,才能成就廣大的福德資糧。
這是為了成就法器作為未來修行大乘的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是很重要的,但現代的人往往會忽略了這個,這樣很可惜,各位看古代高僧大德的傳記開示,都會很強調成就格局這一點。
我們了解菩薩的大願——普賢行願這個「願」的廣大之後,我們再看請轉法輪,我們之前有講過,請轉法輪包括有相行及無相行。有相行就是:為了自身及一切眾生的解脫,要禮請十方三世一切佛,而一切佛就包括十方所有的善知識,因為善知識也是未來佛,當然也要請現在佛還有過去佛。就大乘角度來說,過去佛沒有真實地入滅,但我們還是請轉法輪,是為了一切眾生的解脫而請轉法輪,這個稱為隨緣請,以上是對外的有相行。
那麼對內來說,我們前面也強調十大願王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等,乃至到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這個佛不只指的是外在的佛,也包括我們的自性佛。我們要常常勸請自性佛轉法輪,但是怎麼勸請呢?就是心中常常要如理作意的憶念三寶。
比如各位來到講堂聽經、聽法,你在專心聽法的時候,心隨著法義而轉,這個時候就是勸請你心中的佛轉法輪,因為你心中的自性佛隨著經典教授的語言文字而轉,所以外在的語言文字轉,心中的自性佛也跟著轉,這個就是自性佛在轉法輪,這是請轉法輪有相行,就是為了自身跟眾生的解脫而請十方的善知識來說法。
無相行來說,剛剛講《普賢行願品》這個「願」有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約普賢行願來說,勝義菩提心就是入於法界觀,入於法界觀後再請轉法輪時,能夠積集更為廣大的資糧及功德。為什麼?就像杯子,小的杯子配小的蓋子,大的杯子配大的蓋子,杯子跟蓋子大小都是要相應的。
當我們在請轉法輪的時候,若入於法界觀的智慧當中,就能夠跟諸佛或者善知識、說法者的清淨心相應,也跟他所說的法更加相應,此時所得到的功德利益更不可思議,這是因為不只依止世俗菩提心來轉法輪,還有依止勝義菩提心來轉法輪,即入於法界觀的智慧來聽法。
要怎樣入於法界觀的智慧聽法呢?觀能聽所聽,即能說的佛,還有能聽法的我,還有第三個部分,就是佛、菩薩、祖師、師長們所說法的音聲,觀這三個的全體法性。
先講說法的佛,祂的法身遍滿整個法界,表面上看起來是善知識在這裡為你說法,若你觀察善知識的法身遍滿整個法界,其外在形象的大小只是一個有限量的幻象,但是其法身的本質是遍滿整個法界的。
再講聽法的我,我是由五蘊身心的作用,假名為我,而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的本質,也是遍滿法界的。就像教室裡面的不同燈光,光跟光都遍滿整個教室,所以光跟光是互相交融的,能說以及能聽的這兩個,都是各自遍滿法界、各自交融的。
還有第三個,即說法的聲音,這也是遍滿法界。由善知識口中說出來法音的聲音,表像上看起來好像只有在這個教室裡面,但事實上它的體也是由善知識的清淨心所顯,我們聽到聲音也是由我們清淨心所顯。
聲音是善知識的清淨心所顯,也是我們清淨心所顯,所以它的體也是遍滿整個法界。能夠入於這樣的智慧,然後去注意聽善知識的說法,依著這樣的智慧勸請善知識轉法輪,這樣子就是依止勝義菩提心來推動請轉法輪的這個法,這樣所得到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前面說了這麼多,我們了解它的原理之後,再來看請轉法輪的頌文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世間燈」能夠照破一切的黑暗,所以包括諸佛、菩薩到善知識都是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所言什麼叫最初呢?就是十方諸佛或者菩薩在菩提樹下初成佛道的時候,這個叫最初成就菩提者。就像釋迦牟尼佛,祂在菩提樹下成佛那個時候,就稱為最初成就菩提者,這時祂已經示現成佛了,我們就應當勸請。
所以這是一種固定的模式:只要佛陀在世間示現,從凡夫修道證得圓滿佛果之後,那麼一定會有當地的帝釋天大梵天王來請法。請法的帝釋天大梵天王,根據《華嚴經》的說法,實際上也是十方諸佛菩薩的變現,好像十方諸佛都是在演戲一樣,有的演在菩提樹下成佛,有的演世間做大梵天王帝釋天王來請法。
為什麼要請法呢?前面有說了,要讓眾生生起尊重的心態,而且還不是一般的人去請法,世間國王也還不夠份量,須要帝釋天大梵天王來請,其原因是世俗的人大都崇拜帝釋天大梵天王,認為帝釋天或者大梵天王是世界的造物主,就像上帝一樣,假設今天基督教上帝請佛陀來說法,那所有基督教徒全部改信佛了,就是這個意思,當世間的人認為最崇高的造物者來請法的時候,大家就會覺得:「哦,佛陀真是不可思議!」
接著說明「我今一切皆勸請」,有的菩薩發願,只要有佛示現八相成道的時候,他就不辭勞苦到十方世界去勸請轉法輪。這些都是有神通的大菩薩、法身大士,他們到十方世界示現做大梵天王帝釋天王來請轉法輪,是為了眾生來請法,因為眾生不曉得請法,也不曉得佛的尊貴,而且都是顛顛倒倒的,這個時候菩薩就示現做大梵天王帝釋天主為眾生來請轉法輪。
此時我們再體會一下前面講的世俗菩提心,還有勝義菩提心的大慈大悲,就更能感受到菩薩的心量、悲願,是很令人感動的。菩薩為諸眾生不請之友,是不辭勞苦的到十方世界,勸請十方諸佛、十方的善知識來為眾生轉法輪,這個不僅是無我,而且是精進的。
所謂無我不是說:「你一定要聽我講的才可以」,因為有時候眾生得度的因緣各個不同,眾生跟這尊佛有緣,菩薩就勸請這位佛說法,那跟此佛有緣的眾生就能因此得度,只要眾生能夠得度就能夠滿菩薩的願,至於是誰度不重要,這是無我相應,而且是跟大悲的願力相應的,以上是說明庚六、頌請轉法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我們接著介紹庚六、「頌請轉法輪」。 這個是對應到十大願王當中第六個願。在講請轉法輪願之前,我想讓大家先體會一下,普賢大願這個「願」是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量? 第一個、無定過患之苦。 第二個、無有厭足之苦。 第三個、數數捨身之苦。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庚四、「頌懺除業障」。 這個就是有相行,即事相上的事懺,包括對首懺(根據戒律的對首懺),還有大乘佛法的取相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梁皇懺這些的,都是依著一樣的原理來修懺。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迴向!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請看庚二、「頌稱讚如來」。 講到稱讚如來,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內容,也是從有相跟無相來修。先說有相,就像法身大士現無量身,然後無量身上都有個頭,頭上都有舌,等於無量身有無量的頭、有無量的舌,舌頭出無量的音聲來讚歎諸佛無窮無盡的功德海。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看到今天發下去的附表三「十大願王一中具十」的這個附表,這是民國初年慈舟大師在《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裡面的開示。 我們看到第一個、禮敬諸佛。 它怎麼樣拓展成一中具十呢? 第二個、便禮便讚。 第三個、身心供養。 第四個、為懺而禮。 第五個、喜德而禮。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五面。 戊三、「重舉徳勝」。 來說明受持十大願王殊勝的功德,我們看到經文: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接著丙二、「偈頌」。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請看到辛二、「別明淨土果」。 往生淨土的功德。《行願品》最後面誦文的地方會講到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此處先講淨土的功德。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請再看到壬二、「別明勝果」。 接著第二個癸二、亦士用果。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我們接著介紹庚六、「頌請轉法輪」。 這個是對應到十大願王當中第六個願。在講請轉法輪願之前,我想讓大家先體會一下,普賢大願這個「願」是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量? 第一個、無定過患之苦。 第二個、無有厭足之苦。 第三個、數數捨身之苦。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庚四、「頌懺除業障」。 這個就是有相行,即事相上的事懺,包括對首懺(根據戒律的對首懺),還有大乘佛法的取相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梁皇懺這些的,都是依著一樣的原理來修懺。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迴向!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請看庚二、「頌稱讚如來」。 講到稱讚如來,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內容,也是從有相跟無相來修。先說有相,就像法身大士現無量身,然後無量身上都有個頭,頭上都有舌,等於無量身有無量的頭、有無量的舌,舌頭出無量的音聲來讚歎諸佛無窮無盡的功德海。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我們看到今天發下去的附表三「十大願王一中具十」的這個附表,這是民國初年慈舟大師在《普賢行願品親聞記》裡面的開示。 我們看到第一個、禮敬諸佛。 它怎麼樣拓展成一中具十呢? 第二個、便禮便讚。 第三個、身心供養。 第四個、為懺而禮。 第五個、喜德而禮。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十五面。 戊三、「重舉徳勝」。 來說明受持十大願王殊勝的功德,我們看到經文: 「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接著丙二、「偈頌」。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請看到辛二、「別明淨土果」。 往生淨土的功德。《行願品》最後面誦文的地方會講到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此處先講淨土的功德。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請再看到壬二、「別明勝果」。 接著第二個癸二、亦士用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普賢菩薩聖誕及藏曆苦行月,所造任何善業與惡業,皆自輾轉增盛為1000倍。觀音山敬邀您把握殊勝難得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囑託 虛空藏菩薩,假使有人能夠讀誦、思惟《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虛空藏菩薩要負責守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利益、得到安樂。讀誦此經可以獲得各種功德利益,第一個利益是「一切財位令無損乏」,讓受持本經者不受財產的損失。佛陀知道眾生喜愛錢財,除了保護錢財不受損失,還包含未得到的錢財也可以得到。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普賢菩薩聖誕及藏曆苦行月,所造任何善業與惡業,皆自輾轉增盛為1000倍。觀音山敬邀您把握殊勝難得的吉祥日,廣行眾善、深植福田,盡力行功立德、積資淨障,虔誠地懺悔、化解冤欠與業障,招感諸佛菩薩護佑與加持。觀世音菩薩聖誕四日祈願法會登記「除障祿位、超薦蓮位」,龍王供養祈福、招財、除障、祛病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