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100 篇挑戰 | 4 運動前焦慮後痠痛症候群

  約莫2021年初開始,固定每週1次前往私人教練教室,進行1對2的徒手與簡易器材健身訓練,每次從家裡到教室前,我都會有種心跳加速感,有點期待、又有點怕受傷害,而每次從教室出來後,取代心跳而來的是全身開始疲軟、爆汗,每次運動後隔天,痠痛跟其他身體不適感,讓我每次都很想問:我為何要如此凌虐自己?
  無數次,在運動前的焦慮感以及運動後的痠痛感中,我總是很想放棄,覺得不想讓身體這麼不舒服,還好有夥伴一起訓練,至少每次迷惘在運動前後症候群時,能被拉一把。

限制你的,不是你的年齡,是你的心。

  私人教練比我們小了不只七、八歲,每一個動作進行後,我總是會哭著喊著: 「不要欺負老人阿」! 教練只有笑笑的回應我: 「你知道這裡最大年紀的學員,都快是你的兩倍歲數了... 你這樣就是老人,那他們呢?」
  認真的聽完教練描述那些年紀更長的學員,有的是因為想要恢復運動習性,有的是因為肌少症需要來微訓練,更多的是希望能擁有健康的身體,不希望被年齡給限制住了。

更有天賦的人大有人在,但這不能成為偷懶的藉口。

  突然間像是被打醒一樣,即使自己在大學是個固定運動的球類校隊成員,十幾年前的時候對於這樣的運動強度非常得心應手,但過了十幾年後,我發現除了體態變了,體力也整個下滑到慘不忍睹。
  其實會去固定健身訓練,是希望能夠在每回的爬山,都能讓自己腿更有力、心肺更強大,可以看到更多登頂展望,才開始了我的訓練之路,所以真的只能持續訓練,慢慢累積。最近幾次上課,好像明顯有覺得自己可以拿得更重、心肺更穩調節、深蹲能更標準的下沉,核心肌肉好像是沉睡很久被喚醒一樣,開始發揮其功用。
  如果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狀態的運動,然後持之以恆,我們都一定能看到成果的(握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