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後的心理轉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都是學長,如果當初不要硬練的話,膝蓋就不會斷掉了...」

「不會吧?我剛剛聽ㄅㄧㄚ...不會斷掉了吧?怎麼可能?哪這麼衰?」

「完了,斷了,我人生都毀了...」

「X,復健也太痛苦了吧...受傷已經夠難過了,還這麼痛,算了...不練了,我就該死。」

「復健好像真的有必較好欸!」

聽過悲傷五步驟嗎?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

運動防護界也有這樣的心路歷程,特別是受過大傷的選手。如:前十字韌帶斷裂,肩胛擠症候群、腳踝三級扭傷等。因為受傷嚴重,需要更長時間的復原,不只原本的訓練停擺,有的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更別說原本的團隊生活。再加上對復健內容的未知感、對運動生涯的無望感,對選手來說,受了大傷就像世界末日(這毫無誇大,是選手親口對我說的)。

但這是因為出自對「未知」的恐懼。

這篇文章會分享我遇到的選手傷後的心境轉換。要先從選手的生活開始說起。

選手的日常非常枯燥、乏味且辛苦。每天一樣辛苦的訓練,每天看到一樣的教練、一樣的隊友、一樣的場地,唯一會變動的,我想就是手機遊戲課金的升等吧。還有變心的女朋友(誤)。

在這樣長時間重複性超高又很累的日子裡,能得到新的知識相對有限(因為沒時間也沒精力),自然對運動傷害一無所知。而受傷後的隊友,不是在旁休息就是被拖去防護室進行復健,對受傷後的歷程更是茫然無知。因此,當選手受傷時,會落入(對選手來說的)未知復健世界。對比他們原本日復一日的訓練,這無異於世界末日,對吧。

壓力

同儕壓力

對於自己受傷已經相當難過了,同儕的不諒解更是造成他們心情的負面來源之一。以正常訓練的選手視角來說:一個受傷的隊友,訓練時就不見人,教練集合時有時還沒到,我在這裡練得超累。聽說他去防護室復健,也不知道練了什麼,平時看起來活蹦亂跳的啊,也可以走路跟小跳,甚至假日休息還能去吃好料,也過太爽...久而久之,正常訓練的隊友將對於訓練的辛苦賺化成對受傷隊友的閒言閒語,再加一點情緒性字眼及人身攻擊...這就讓受傷選手更難過了。

教練壓力

「教練的心情,蝦郎災?(教練的心情,誰知道?)」(這句也是來自教練的低語。)頂著比賽的壓力、扛著家長的期待、揹著學生的性命。比賽贏了,全世界都說他是好教練;比賽輸了,就被全世界都唾棄,要說教練他承受著全世界也不為過。(這還沒加上有的教練很需要這份工作的收入。)所以面對受傷的選手,如果他是很有機會奪牌的選手,一定會利用各種方法讓他盡快回場;若是二軍選手,教練在意的點會偏向受傷選手不要擾亂團隊秩序,特別是當所有選手都對受傷選手有偏見的時候...或是選手一個接著一個都跟教練反映希望去防護室的時候...

教練的壓力冥冥之中都會轉到選手身上,特別是對於情緒敏感度高的選手來說,心理壓力可能不是雙倍,是三倍的感受度。

自身壓力有的選手對自己有高標準,不容許自己出錯。(當然也有的選手完全無所謂)特別是復健的時候,發現自己弱得跟嬰兒一樣,有的選手無法容許這樣的自己。「逃避」就是選手會選擇的行為。曾經有選手不願復健是因為怕,他不敢面對柔弱的自己,所以他不復健。一直用否定的態度面對我(我沒有這麼弱,所以不用做這些課表)。

選手性格

感受度

時間感受度,過久了團體生活的選手,因為受傷所以大多時間都在復健,多了很多獨處的時間,也多了自我對話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有一部份選手受傷之後就選擇退役,因為他發現了人生不只有體育競賽這件事,還有其他想做的事。(當然,也有部分人是被惰性打敗了。)

自我懷疑、懊悔、悲傷、無助、心寒,這些負面情緒會不斷、重複、一直、反覆、來回,像永遠都對到他卻怎麼都打不贏的對手一樣,陰魂不散。

悲傷五階段

另一個關鍵點就是:階段會倒退。今天看似接受了,可能過兩天又抑鬱了。這是臨床多年的發現。防護員除了觀察選手的心靈狀況,在能力範圍內協助外,也要小心自己的情緒不要被帶偏了。這很重要!因為會想成為防護員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共感的特質。(我就是過來人QQ)

題外話一下

最一開始說的「悲傷五步驟」也是有選手會一直停留在「否認」階段。說自己腳踝絕對沒問題,不需要別人幫忙、不需要就診、不需要去國術館、不需要防護員、不需要物治師、不需要任何人,但腳踝就是一直反覆扭傷...這種選手只給予運動防護並無法有效改善,因為課表依循度一定超低,比打工時薪還低。

也有很認真做課表的選手(我想這類選手已經抵達「接受」階段了吧)。我說做什麼就什麼,課表多也絕無怨言,有的甚至會一直問問題,想完全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那種復原速度真的快得驚人。如果防護員遇到這種選手,也一定會非常有成就感!

總結

運動傷害的選手,除了皮肉傷(?),心理的傷也會需要受重視,也是復健能否按照進度的關鍵之一。(有一大部份是基因,另一部份是生活習慣。)

所以只要沒有受傷就沒有後面的這些麻煩事。所以才說預防勝於治療嘛!

後記

這都是書上不會寫,卻現實中常會發生的。也是受大傷的選手的必經過程。而防護員的工作,不僅照顧選手的傷後恢復進度,也要關心他的心理復原狀況,適時協助排解選手的心理壓力。(畢竟心理也會影響生理嘛)

16會員
112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腰椎神經壓迫】運動傷害腰痛無力!乾針治療恢復正常行走功能|台南永川醫院蘇偉翔醫師腰部神經壓迫是現今許多人都有的毛病,容易造成腰痠背痛,嚴重還可能影響走路行動,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長期的姿勢不良、久坐、肥胖、缺乏運動或是運動傷害等,這些都可能慢慢讓腰椎神經壓迫找上門來!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乾針治療『腰痛無力』的實際案例。
Thumbnail
avatar
蘇偉翔醫師
2024-04-26
整復在運動傷害預防與整體健康維護中的角色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運動已經成為了現代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運動也伴隨著各種風險,特別是運動傷害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復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夠預防運動傷害,還可以維護整體健康。讓我們來探討整復在這方面的作用。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整復。整復是一種綜合性的治療
avatar
edmundson goolsby
2024-04-02
整復對運動傷害復原的關鍵性支持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但運動也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尤其是運動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整復成為了復原的重要支持,它能夠通過專業的手法和技術,針對運動傷害進行治療和調理,從而加速復原過程,減輕疼痛,恢復身體功能。本文將聚焦於探討整復對運動傷害復原的關鍵性支持,並以台灣的撥筋堂為例,來探討整復在不同
avatar
edmundson goolsby
2024-04-02
整復治療在運動傷害預防市場的地位整復治療在運動傷害預防市場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從台中整復、台北整復、新竹整復到竹北整復等地,整復治療提供了有效的運動傷害預防和康復方案,受到廣泛的關注和歡迎。 首先,整復治療在運動傷害預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透過專業的整復推拿技術和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預防和減輕各種運動傷害,提高運動表現和身體素質。
Thumbnail
avatar
viyan goodall
2024-02-20
整復與運動傷害康復:全面養生視角現代人因長時間的辦公和生活方式,容易面臨各種身體不適和運動傷害。為了全面養生,越來越多人尋求整復和運動傷害康復的解決方案。本文將深入探討「整復與運動傷害康復:全面養生視角」,同時介紹台北、新竹、台中等地的整骨中心,以及整骨、整復、指壓推拿等療法的價錢費用等相關議題。 整復與運動傷害康復:全面養生視
Thumbnail
avatar
Ggbv Fggh
2023-11-21
運動傷害從農曆年前就開始有些許的運動傷害,一開始是臀部有一個痛點,然後是膝蓋和大腿換姿勢時會有點僵硬感,但是開始動以後又好了,感覺這是一條從臀部一路延伸到膝蓋的病灶。 今天下午去附近新開的復建科看,醫生說是髂脛束症候群,症狀還算輕微,可能是硬舉、踩腳踏車或跑步後沒有充份伸展造成的,教我做了伸展髂脛束的動作,
avatar
爸爸媽媽同學會
2023-02-16
降低運動傷害!肌力訓練的新思維——「功能性訓練」「功能性訓練」(Functional Training)是近年國際上最受關注的肌力訓練方法與思維之一, 它打破從前過分強調單一關節、以機械為主、只追求肌肉尺寸或力量的肌力訓練方式, 從人體的解剖構造與實際功能出發,以整體性的觀點,有目的性地選擇訓練項目與安排課表, 從而真正有效降低運動傷害風險,增進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2-09-04
孩童運動傷害-以日本與美國的例子看這次的柔道事件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avatar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2021-04-27
分享運動傷害經驗,髂脛束症候群,從跑1.5Km就跛腳到5Km只會緊繃的歷程歷經了2年多的物理治療加上運動,從跑1.5km左腳就跛腳,現在7分速左右跑完5km只剩下緊繃的心路歷程。 第一步!請先去看骨科,照X光,確認你的症狀 什麼是髕股肌腱炎?,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或者直接搜尋,但你不是很確定,我還是建議你先去看骨科確認症狀,但我開始物療時,發現其實比較像是髂脛束症候群的現象
Thumbnail
avatar
Nickson 尼克森
2020-06-19
運動傷害用運動來解!?有過這樣的經驗嗎?你到籃球場,做了久違的三對三鬥牛賽。面對的是一群17~18歲的年輕小夥子!你卯足了全力,想要大開殺戒、奮力一搏,正當心裡得意「寶刀未老」,全身帶勁的時候。突然間,腰扭了一下,緊接著小腿肚開始抽痛,只能一拐一拐地走下球場....
Thumbnail
avatar
黃宗玄
201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