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慶容
雲門舞集舞蹈蒲公英計畫,致力於走進偏鄉,將藝文資源與感動帶給更多孩子(照片由雲門舞集提供)
突破台灣文化價值
文化部為促進文化與教育資源的整合,增加學生接觸及體驗藝文活動的機會,與教育部自 107 年起共同推動「文化體驗教育計畫」,透過一系列徵選、增能培力、體驗內容編修的機制設計,協助藝文團體研發適合入校的藝文課程,在與教育部跨部會的合作之下, 媒合全臺灣各級學校老師與藝文團體共同執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就能親近藝術、認識在地文化,體驗多元的藝文內涵。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透過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推動文化體驗教育計劃,讓藝文教育扎根,從小啟發孩子們的文化感知能力,培養臺灣的藝文欣賞人口。
先有感動才有傳承
「我們希望可以創造孩子們第一次與藝術接觸的經驗與感動,達到『體制內的體制外』藝文教育」,長年在文化部推動藝文教育扎根的林怡君科長,早在文化體驗教育開辦之前,就執行過數個藝文團體與學校合作的計畫,帶領孩子認識藝術與在地文化。然而,林科長發現,許多傳統藝術的藝師或團體,習慣「口傳心授」以及較長時間養成的傳習方式,對於初接觸相關領域的孩子不免負擔過重,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功,更不用說因此獲得啟發與觸動。有了這些前車之鑑,文化體驗教育從過去「教會孩子」的傳習導向,轉向為「先有感動才有傳承」的啟蒙模式,「把真正的藝術家帶到孩子們面前跳舞,先讓他們有『WOW !』的感覺,產生興趣後才有可能繼續來討論什麼是舞蹈、他們想要學什麼樣的舞蹈。」
跨部會媒合創造藝拍即合平台
相較於其他計畫,文化體驗教育最大的亮點,在於跨部會的資源整合模式:前期由文化部支持藝文團體參與計畫,後期與教育部共同協助學校端與藝文團體端的媒合。這樣創新的合作機制其來有自,林科長表示,一直以來藝文團體都在尋求入校表演與授課的管道,教育部也希望讓藝術資源走進校園,文化體驗教育就是一個讓藝文與教育找到彼此的媒合機制,滿足雙方的需求與熱情。文化部運用教育部既有的「藝拍即合」網站,讓學校端搜尋符合教學需求的藝文體驗內容,「就像訂房網站一樣,可以先確認自己的需求,鎖定喜歡的飯店類型,進而創造良好的入住體驗,」林科長如此比喻。
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的學生,運用新營文化中心專業的劇場空間,為小學生設計體驗內容(照片由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啟動文化跨域及在地文化歷史之研發中心
兩個部會緊密的合作,更解決了過去藝文團體自主研發的入校課程,不符合教育現場期待的困境。文化部在北、中、南、東四區成立各區的區域研發中心,邀請具備藝文及教育專業背景、熟悉兩大體系不同文化與運作方式的中介者作為輔導團,全程陪伴輔導藝文團體進行體驗內容編修與課前課後研討,辦理相關的增能培力課程,協助沒有教育相關背景的藝文工作者設計體驗內容,在後續的課程推廣上也能更加順利。
另一方面,看似由藝文團體主導的體驗內容,其實學校端的教師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共創的角色。除了就自己專業的教學實務經驗,針對教學現場提供反饋與建議,更重要的是,教師們可以妥善規劃體驗前後的課堂時間,教導孩子先備的概念或是進行更深入的延伸討論,共同創造更完整的文化體驗,達到真正的「體制內的體制外」藝文教育。
影響 ‧ 新劇場透過「一人一故事」的劇場環節,在學童分享故事後,劇團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分享內容(照片由影響新劇場提供)
持續媒合扎根各教育階段之機會
五年來,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已經補助上百個課程研發與推廣媒合。林科長分享,文化體驗教育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把藝文體驗帶進校園,另一種是讓孩子們走出教室、打開感官。致力於推動兒童與青少年劇場的「影響.新劇場」,走進學校做戲劇體驗,引導孩子們分享自身的經驗,將故事轉化為「一人一故事」的劇場形式,藉由戲劇內容與後續的延伸討論,帶出不同族群的生命經驗,達到人權教育的效果。新營文化中心則帶領孩子們走進藝文場館,實際感受演藝場所現場的氛圍與運作方式,創造在課堂中看影片無法達到的感官印象。
然而,即使生產了好的體驗內容,礙於預算有限、教育時程難配合等體制問題,媒合率並不如預期的高。因此,文化部從 110 年開始新增「推廣類」補助,提供更多資源持續將優秀的藝文體驗帶進課堂,並配合學校端的教育時程調整計畫時程,讓後續的媒合過程更加流暢,提升教師們申請課程媒合的意願。「其實這個計畫也提供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和教育界交個朋友,在合作過程中相互信任並理解對方的需求,未來就可以越做越好。」林科長期許,未來能夠透過文化體驗教育計畫擾動更多人,創造跨部會的共創與資源分享,落實文化扎根教育,讓下一代在藝文的滋養中成長茁壯。
雲門舞集舞蹈蒲公英計畫,由舞者示範演出,帶領小朋友舞動肢體(照片由雲門舞集提供)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6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