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16世紀後的歐洲白人貴族,習於在下午茶配上一盞可可豆研磨成粉後,加入水和糖的熱「巧克力」,邊談笑當時社交界的八卦,度過一段奢華閑逸的午後時光。
17世紀法國貴族飲用巧克力的圖畫。 ( 圖片提供/維基百科 )
但在一千多年前飲用的可可飲品,味道可是與現在截然不同,是在可可液中加入辣椒、玉米粉、肉桂、胡椒、鹽巴等香辛料,製成名為Xocoatl「苦水」或Chacau Haa的補充精力飲料。
可可樹果實為莢狀,長15至30厘米,外皮為綠色。一顆果實內大概會有20到100粒種子。果實收穫後需發酵數日,使其內部與外皮變為紅棕色,並產生濃郁的香味,然後剔開果肉,取出可可豆。 每棵樹一年約可以收穫1-2公斤的乾可可豆。 ( 圖源/Canva )
在考古出土的中南美洲文明的陶罐上,有圖案記載「可可」的原始發音Kakaw,而正式學名為Theobroma Cacao,是來自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於1753年的命名。
字首的Theo,有God「神」的意思;字尾的Broma則指food「食物」。因此 Theobroma即為「眾神的食物」之意。早在歐美世界將可可加工成消費商品巧克力的幾千年前,可可已是中南美洲與馬雅人古文明的重要食物與草藥。
「天堂之樹」與珍貴的貨幣
在中南美洲的古文明,可可樹是神聖與珍貴的植物,被稱為「天堂之樹」,在各不同場合與節慶祭典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馬雅人深信,是農業之神將可可豆帶來人間,因此可可豆具有享樂、熱情和能量的功效,是祭典的必備品,其珍貴性也被用來當作獻予祭司和統治者的貢品。
可可液只在重要祭典與節慶才會被獻予王室與貴族等統治者,或是做為獎賞賞賜給有功或準備上戰場的的戰士飲用。而在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入侵中南美洲,美洲原住民給西班牙人的貢品裡就有一袋袋的可可豆。 ( 圖源/大英博物館 )
而除了貢品之外,在中南美洲文明的紀錄裡,缺少金屬貨幣的紀錄,習於「以物易物」的方式做買賣,而「可可豆」於當時被視作珍貴的存在,便衍生作為公認流通的「貨幣」使用。
考古得出的「可可豆交易行情」:
資料取自西元1545年西班牙文件:阿兹特克人把可可豆當成貨幣來使用的價目表。 (圖片製作/暢談文化)
少而驚豔的台灣在地可可農作
可可樹最理想的生長區域,是赤道南北緯20度以內的熱帶雨林,常溫需在20~30℃之間,每年降雨量達1250mm以上。主要在中南美洲與中非雨林區有大規模的種植。不過令人驚喜的是,我們的最南端縣市屏東,也具備可可樹需要的生長條件!
據國際可可組織(International Cocoa Organization,簡稱ICCO)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可可豆總產量大約483萬噸,有近76%的可可豆來自於非洲,產量前5名的可可生產國有:象牙海岸、迦納、厄瓜多、喀麥隆、奈及利亞。
而台灣作為地球最北限的咖啡生產國,產量自是完全無法與非洲等可可豆大宗出口國抗衡,但經由精良的科學方式配種與研究改良。從可可樹的種植至採收發酵與品牌包裝,自成一條精緻化產線。
如台灣品牌
「福灣巧克力」 就以酸甜的「草莓啤酒酵母巧克力」和其他多元品項,榮獲「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簡稱ICA)評審的普遍青睞,摘下5金7銀1銅6特別獎的佳績。
70%草莓啤酒酵母巧克力(圖片來源:福灣巧克力官網)
而獲獎的還有福爾摩沙可可農場、Q Sweet巧克力精品甜點、COFE、長榮空廚、Cona’s妮娜巧克力、曾志元巧克力…等多個台灣在地巧克力品牌。可見台灣的可可生產面積雖然不大,但從可可豆種植到精品巧克力的研發創意,都有與世界品牌競爭的水準。
在7月7日獨屬於「巧克力」的節日,在知道可可的源流歷史,也不妨來片苦甜苦甜的巧克力,與一同關注台灣眾多可可品牌的精緻化運作模式吧~
部分內容摘錄自《小達文西月刊》第108期
【藝世界】〈巧克力濃純世界〉篇
撰文者/朱古勵
由暢談導讀編輯 補充整理
「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