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夏民《失物風景》,你失去過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是塵封記憶的重組,也是冥冥中的環環相扣。】

或許知道了,為什麼2019年《山羌圖書館 》分享會辦在讀字書店的原因。

那些在生命中發生的大事,或是小事,有些已經忘記了,或是已經淡忘了的當時的感受,但就像在記憶徹底消失前,你把它從懸崖邊拉了上來,可能是愁苦,可能是悲働,可能是失語,可能是怨懟,難以細數那些從前的時光。

是要與自己和解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和解哪有這麼簡單。只是,經過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回頭去整理生命罷了。因為惟有「書寫」,才能把那些糾結的線都理清,也能更加認清自己一路上的樣貌。

不然隨著時間,你可能會越來越不認識本來的自己。從少年到青年到邁向中年,你的思考模式都一直在改變,沒有人會是原來的自己。

◎關於人的一生

斯芬克斯向過路人提問題:什麼動物早上四隻腳,中午兩隻腳,晚上三隻腳? 很多人都沒回答上來,於是就被祂吃掉了。

「你可以像個英雄般死去,或是活得夠久看到自己變成壞人。」──《 黑暗騎士 》

所以才嚮往少年。

明明說過不再養狗了...卻夢到一隻狗不請自來,書的開篇以20年前失去的狗拉過序幕,然後是逝去了健全的膝蓋與牙齒,一些體重驟升的過往,以前卻是拼命喝中藥也瘦得像竹竿的人。

還有一些失眠的日子,與狗相伴跑步的日子,狗是超過家人、愛人、親人的存在,有一天也消失了。「原來,一個生命若決定要消失,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狗要死了,會找地方去,不願意死在家裡。」

你又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了。

書的內容,關於各種的逝去,與即將步入中年的告白。以「失去」的悲觀作為主軸,但負面的情緒已經被稀釋掉了。書寫的空間也在改變,時間軸也不是依序排列,有些清楚標註日期,有些則無。是一種深入探照內心的感受,彷佛有種巧妙的安排。

讀連俞涵《山羌圖書館 》或是鄭宜農《孤獨培養皿 》時,亦有這種感覺,像是作者與讀者共享了一段久遠前的記憶,進入到他的生命現場。

不單單只是個人的獨白或告解,也能對讀者產生深深地共鳴,但也不是沉溺,而都只是一種過去。對過去重要記憶的重建。像是看《天橋上的魔術師 》時,也會崩解一些兒時記憶的碎塊出來,讓你回頭想起忘記的事。

有些事也是不斷出現,直問著最底層的你。

◎作者:陳夏民
◎書名:失物風景
◎出版社:凱特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27

推薦指數:🌟🌟🌟🌟✨
直覺歌曲:猛虎巧克力-不再是少年


歷史要真實,攝影要真實,生活與散文更要真實,所以比起小說,更喜歡的是散文。

本來只是會長隨手翻拿的書,沒想到寫得卻超乎預期地好,再翻了翻作者介紹,原來是東海創英所畢業,也是郭強生的學生,也是讀字書店的店長,很多環環相扣的事。

覺得讀文學就是談一場不可預期的遭遇。

📝摘要喜歡的句子

✒️「為生活所苦的人都在狂奔跑到十字路口,期待一臺砂石車把你輾過,或是一個人把你拉回来。」
✒️「好想變成很好很好的人,被未來的人這樣掛念。」
✒️「哭過也好,難過也罷,只要理解活著不一定就會發生更好的事,也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某天澆花時,想起鄭聿的詩句,『因為意外的死亡/也是一種禮物』。每一個禮物,都有想贈與的對象,但若沒人收受,最終會到哪裡去?」

✒️「人生當中最可悲的時刻,便是在自我憎惡強烈,甚至想要拿刀解決自己時,忍不住讚嘆嘴裡的雞排多汁入味,不忘再配上一口珍珠奶茶。」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失眠會讓人如此痛苦?除了那種疲憊卻無法休息的身體感受之外,大腦深處異常的清明感,比對外界他者的寂靜鼾聲,更是格格不入。越是想要入睡,思緒越是混亂,甚至有時會出現大腦超頻運作的狂想。但那樣興奮狀態下的產物,在隔天冷靜之後檢視,往往破綻百出不堪一擊,讓人有一種所有清醒時間都被糟蹋了被逼到世界邊緣的感覺。」
✒️「換了工作,便各自走進都市暗角,此生不再見面,這是常有的事。」

✒️「要花上多久時間,才能淡忘對某人深深的怨懟?以我個人的經驗,十年。」

✒️「依稀記得當時最高的體重是八十五公斤,最低則是五十二公斤,,這三十三公斤的脂肪,其實是每日每夜一點一滴朝著心頭湧去的自毀與孤寂所匯聚而成的。我得到了,又想立刻拋棄,於是開始拉鋸,也就在體重計刻度位移之間,才終於領悟原來痛苦是可以量化的。」
✒️「以前不懂,看到一個人攤開溫柔的内裡,會為他擔心,怕他被傷害。 現在稍懂,會覺得溫柔的人是一份禮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人,都能好好珍惜。」 peiwen.k

個人IG 塵世迷走書僮
instagram.com/soulbook2021
失去,可能一無所有。也可能是為了下一次的擁有,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談繪畫,談影像,是永恆,是流逝,是觀看藝術的方式,更是理解世界的法則。精煉且充滿思辯,既衝擊又代表了不朽。
「─部獻給神的禮物。是宗教性的頌詩,但無關乎孟加拉詩歌的知識,無關乎宗教的信仰與派別,與任何政黨的目的更無指涉。只是一部嶄新的、令人崇敬的詩歌藝術。」
「我經常醒在陽光薄澈,市聲隱約的時刻。這樣的清晨我總有置身時間之外的錯覺,就像將要動筆寫作的瞬間。或許這也是時間的本質。它是延續不斷的,但也是可以被打斷的。它開放給時間的步行者,在其中鑿開一個又一個的站立點。」──張惠菁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談繪畫,談影像,是永恆,是流逝,是觀看藝術的方式,更是理解世界的法則。精煉且充滿思辯,既衝擊又代表了不朽。
「─部獻給神的禮物。是宗教性的頌詩,但無關乎孟加拉詩歌的知識,無關乎宗教的信仰與派別,與任何政黨的目的更無指涉。只是一部嶄新的、令人崇敬的詩歌藝術。」
「我經常醒在陽光薄澈,市聲隱約的時刻。這樣的清晨我總有置身時間之外的錯覺,就像將要動筆寫作的瞬間。或許這也是時間的本質。它是延續不斷的,但也是可以被打斷的。它開放給時間的步行者,在其中鑿開一個又一個的站立點。」──張惠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8/12 上週五,我們母子女三人傍晚四點才出門,到墊腳石圖書店,用文化幣買書。兒子說,文化幣只有到二十歲還是二十二歲以下才能領,一個人有1200元。我們一共買了七本書,兒子的電腦書,一本就抵我二本書的價格了😂。 很感謝出版社邀約我閱讀新書,加上這次的六本書,家裡的書櫃又滿了
Thumbnail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人生隨筆》 「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書。那時候的我春風得意,答她說『其實我更喜歡你。』但是過了很久,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才知道答案。」 - 「你沒爭取過?」 「誰人真的能對抗命運?我不停去尋找方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我年紀輕輕就參與了這場錯綜複雜的局,但卻一直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當我解開一個謎;當我認為一切的就要結束時,都會發現謎的背後,還有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引誘著我持續深入,就像捕獸夾上的那一塊肉一樣,等到我們正要吃肉時,卻早就陷入了陷阱......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有時,這世上各種不知緣由的故事就像是被冷風颳過、葉片全都掉落的枯枝,卻能強烈動搖我的心。那種時候,就連丟棄一個小紙袋都覺得格外沉重。」
Thumbnail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Thumbnail
經過熟悉的街道,喜愛的商店消失了。 曾經愛的炙熱的戀人,也從自己的身邊消失了。 看著鏡中的自己,青春也從臉龐消失了。 很多時候,消失似乎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情。 但,也不全然是如此。 就好比縈繞心中的煩惱消失了。 曾堅定以為不可能癒合的傷口也消失了。 有些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8/12 上週五,我們母子女三人傍晚四點才出門,到墊腳石圖書店,用文化幣買書。兒子說,文化幣只有到二十歲還是二十二歲以下才能領,一個人有1200元。我們一共買了七本書,兒子的電腦書,一本就抵我二本書的價格了😂。 很感謝出版社邀約我閱讀新書,加上這次的六本書,家裡的書櫃又滿了
Thumbnail
所有的創傷個案都會經歷失落歷程。失落,講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失去」,失去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失去心理健康、失去身體健康、失去感覺、失去掌控感、失去記憶、失去信心、失去希望、失去統整的感官經驗、失去自我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失去對人的信任、失去現實感、失去語言功能……
Thumbnail
坊間有淺顯易懂談死亡的書好像沒這麼多(還是有但我沒發現?歡迎推薦 我從年初開始經歷了家人的離世 雖然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好一陣子,但要面對離開的那刻真的不太簡單 回想著以前的點點滴滴,都覺得祂的離世不太真實 從那之後,我一直想找書,讓我的小孩慢慢也能懂的這些很難被提起的話題 突然
Thumbnail
《人生隨筆》 「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書。那時候的我春風得意,答她說『其實我更喜歡你。』但是過了很久,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才知道答案。」 - 「你沒爭取過?」 「誰人真的能對抗命運?我不停去尋找方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我年紀輕輕就參與了這場錯綜複雜的局,但卻一直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當我解開一個謎;當我認為一切的就要結束時,都會發現謎的背後,還有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引誘著我持續深入,就像捕獸夾上的那一塊肉一樣,等到我們正要吃肉時,卻早就陷入了陷阱......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有時,這世上各種不知緣由的故事就像是被冷風颳過、葉片全都掉落的枯枝,卻能強烈動搖我的心。那種時候,就連丟棄一個小紙袋都覺得格外沉重。」
Thumbnail
最後一次的〈September〉令人心傷卻又欣喜。心傷可能是因為,你曾經也是那隻弄丟了珍貴寶藏的寂寞小狗,或者你是那隻無法為自己的去留選擇的機器人;欣喜則是因為,你在弄丟了什麼,又被什麼人給弄丟之後,終於能理解愛一個人,也可以只是靜默無為地,在一旁看著。
Thumbnail
經過熟悉的街道,喜愛的商店消失了。 曾經愛的炙熱的戀人,也從自己的身邊消失了。 看著鏡中的自己,青春也從臉龐消失了。 很多時候,消失似乎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情。 但,也不全然是如此。 就好比縈繞心中的煩惱消失了。 曾堅定以為不可能癒合的傷口也消失了。 有些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