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講薪資談判(1):談薪水要目標增加多少%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家好,我是抹布。標題寫這樣就表示要跟其他網路文章不一樣了。但是我說的內容一定可以在國外的許多前科技大廠人資職涯教練 youtube 和部落格文章看到。因為這才是常用的薪資評估法。台灣的網路文章有許多只能給台商或者是新鮮人使用。常常落入「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這樣對方會比較高興」的談薪水方法。談薪水的心態是對方開心,那麼自己大概薪水也不會太滿意。我想慢慢修正大家的觀念。學習外商正確的薪資談判,也能提升台灣薪水談判的整體水準。詳細內容,大家可以收聽 科技工作講 Podcast EP11 | 怎麼開一個自己的期待薪資,評估自己身價。以下討論的問題,我覺得是每個人在找工作思考開薪水之前都會困擾的:

1. 期望薪資?我要比現在的薪水多20%或30%!
2. 我的期待年薪是150萬到180萬之間。
3. 為什麼你同樣的年資,跳槽過來要多給你薪水?
4. 市場調查:去哪裡找薪水範圍?
5. 為什麼別人的package不會讓我失望?自己的很失望?
6. 生活費,住租房,交通,學區,補貼報銷,稅制
7. 到底能不能說期待薪資啊?
8. 我只拿標準包,虧大了?
9. 你現在這樣子已經很高了,你如果再高就沒有加薪的空間了

但網路上的文章真的實用嗎?他們大多是寫給剛出社會的人的文章,舉例也是舉最大眾的「你薪水三萬,所以你預計開四到五萬」這樣的例子。當你覺得這類文章不夠用,要挑戰更高級的外商的時候,就會發現沒有適合的文章了。這時候就可以來參考我這篇。第一篇我們解釋一下第一個問題:

期望薪資?我要比現在的薪水多20%或30%!這樣開好嗎?


如果你問我,簡單一句話:

談薪水千萬不要預設%數!
談薪水千萬不要預設%數!
談薪水千萬不要預設%數!

不但不合理,也沒有根據。

談薪水你薪資要提升的目標,應該是一個目標年薪。針對你「目前市場價值+對方薪資範圍+脫離目前舒適圈的變動成本」去設定一個目標。

如果你年薪100萬,你現在去應徵Google,你開130萬?我相信大家都會感覺到,應該建議你應該開高一點吧!我都聽說台灣Google年薪三百萬呢。這就表示,大家基本上是知道該怎麼做的,只是一般人並沒有清楚的概念。很多寫給台灣人職涯的文章的人也缺乏自我薪資評估的經驗。大多人以自身經驗,「年薪+20%就可以去了,那麼30%開高一點吧!」很多前輩的經驗就是這麼單純!這種經驗實戰是不夠的。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聽說過對方招聘人資,可能在核薪階段跟你說:
你這個薪水已經很好了,比你原來增加30%!我很少看到有人跳槽薪水增加這麼多的。一般跳槽就是30%左右最多了!

我想任何一個人聽到這句話,應該都會半信半疑吧!對方怎麼在安慰我拿的夠高了呢?這就表示我們其實都知道,年薪增加20%-30%的目標達成了….又如何?重點是你有沒有被低估。

以你一個不錯的中高學歷畢業生,起薪45000元台幣,第一份年薪我們算80萬好了。對新鮮人算還不錯。你要達到令人稱羨的200萬,而你每次跳槽設定加薪30%,不然不接受。在換到第四份工作,你的薪水才會到228.5萬。你如果想要達到年薪300萬,你必須要換第五份工作才差不多。

而且這已經是高標了,如果你中間耳根軟,+20%也覺得很好就接受。你要第五份工作才達到兩百萬。想當然爾,我們不可能滿足於這樣的加薪。三十幾歲換了五份工作,每份工作都有20–40%的調薪,這樣聽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正確的方法該怎麼做呢?

正確的評估自身的薪水

簡單來說分成三個部分,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利用「目前市場價值+對方薪資範圍+脫離目前舒適圈的變動成本」去設定一個目標。

目前市場價值:薪資網站只能找到同等年資差不多的薪資,但因為不知道對方的時空背景條件,所以參考性比較低。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八年的軟體工程師,你在網路上看到八年經驗在某公司可以拿到250萬,開薪水時就以這個為目標去談判,對方說他條件跟你不同所以拿不到。那你就沒有爭取的立足點了。所以你要知道目前市場價值需要一些屬於你的數字。

目前市場價值必須要靠Competing offer (不同公司開給你的offer)以及目前的薪水做綜合評價。

如果目前大家都開給你200萬,那你就是值200萬。管誰酸言酸語說目前台灣150萬的工程師薪水就已經很多了。所以多面試,多錄取,就能多定錨自己市場價值。外面開的薪水還有包括挖角費用,也就是驅使你離開舒適圈的費用。所以通常略高一點。理論上外面開的都要比較高吧?也不是。有的比現在還要低。目前的薪水再怎麼樣低估,卻也是目前公司綜合的評價。重點是,世界上真的有公司願意用這個錢請你。當外面開不出一樣的薪水,開得比現職還要低,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要冷靜分析能在目前公司拿到這樣薪水的原因是什麼,把這原因拿去說服外面公司。

對方薪資範圍:薪資網站的用途是在這裡,人力銀行網站通常會偏低,沒有公司對象的分類,小資訊公司和Google是放在同一個類別,不容易參考。外商大概就瞄準最新的levels.fyi,找到自己的職缺,看看對方公司的薪資水準。台灣公司有很多其他本土網站的選擇。上PTT詢問查詢也是一個方法。

對方薪資範圍才是你真正要爭取薪水的區間。

你職缺如果是在美國才有薪資資料,但是在台灣還沒有。你可以用以下方法來開你的薪水範圍:同一公司美國軟體工程師:美國你職位
~=(約等於) 同一公司台灣軟體工程師: 台灣你職位軟體工程師類別最大人最多,也可以用其他兩地都有的職業取代。

舉例:該公司美國軟體工程師假設PR1–100,上下限的資訊你有。
該公司美國你的職缺大約拿軟體工程師PR50(中位數)的60%,
你只要知道台灣軟體工程師PR1–100
那你就可以猜落在台灣分公司軟體工程師中位數的60%。

這背後的假設是從relocation的觀念演變而來,之後有機會我們再詳細說明。

脫離目前舒適圈的變動成本:聽起來抽象,其實卻是能換算成最確切的數字。職棒球員,職業足球員,他們轉隊都會有入札金,轉會費。當然這個可能是補貼前東家的成本,維持職業運動的競爭性。但找工作當然也會有巨大的成本。轉換工作的成本不外乎下面幾種:

放棄該年分紅
放棄未領未來分紅/股票
放棄累積升遷
放棄公司內人脈累積/人情累積
交通與上班成本的變化
重新熟悉工作的時間成本
甚至有搬家租屋小孩教育等狀況

這些都可以利用下間公司的簽約金,股票來作補償。

這就是我評估薪資的方法,把這些過程展開給人資看,人資也會清楚的知道你的考量。對於談判薪水非常有幫助。給你參考。

如果想瞭解外商工程師是怎麼思考開自己身價的,可以收聽我們的Podcast,並且加入粉絲團,聽眾Line群組,與兩千多位科技業朋友一起交流討論。喜歡的話幫我們打個五星好評拜託拜託!
科技工作講 PodcastEP11 | 怎麼開一個自己的期待薪資,評估自己身價。
這裡去收聽Podcast以及加入粉絲團Line群組:https://linktr.ee/techjobntalk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抹布 Moboo的沙龍
25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6月中過試用期,試用期後調薪5,000,所以從7月份開始就是調薪後的薪資,這是在當初面談時談好的條件。 其實原來的期望薪資是談65k,畢竟在上一份工作時薪資就有62k了,但第一次收到Offer letter的核發薪資竟然只有55k!
Thumbnail
在6月中過試用期,試用期後調薪5,000,所以從7月份開始就是調薪後的薪資,這是在當初面談時談好的條件。 其實原來的期望薪資是談65k,畢竟在上一份工作時薪資就有62k了,但第一次收到Offer letter的核發薪資竟然只有55k!
Thumbnail
在被雇用的人中,大部分人普遍認為自己的薪資過低 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比他們更多的報酬,無論他們是否在工作中感到被賞識。但是你知道嗎,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他們實際上工資過低?這個情形在台灣就更不用說了!   在被雇用的人中,大部分人普遍認為自己的薪資過低!   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比他們更多的報酬,
Thumbnail
在被雇用的人中,大部分人普遍認為自己的薪資過低 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比他們更多的報酬,無論他們是否在工作中感到被賞識。但是你知道嗎,近一半的美國人認為他們實際上工資過低?這個情形在台灣就更不用說了!   在被雇用的人中,大部分人普遍認為自己的薪資過低!   世界上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比他們更多的報酬,
Thumbnail
有求職者問到:『新鮮人應該怎麼做薪資談判?』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拆解成兩部份, 一是『新鮮人應該怎麼看待薪資?』; 二是『轉職時應該怎麼談判薪資?』。而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 應該先從公司決定職缺薪資的邏輯說起~
Thumbnail
有求職者問到:『新鮮人應該怎麼做薪資談判?』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拆解成兩部份, 一是『新鮮人應該怎麼看待薪資?』; 二是『轉職時應該怎麼談判薪資?』。而在回答這兩個問題前, 應該先從公司決定職缺薪資的邏輯說起~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對於錢這件事是又愛又怕,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怕錢?應該大家都很愛錢吧!」那如果有一個公司跟你開價,每年給你100萬甚至200萬,你敢不敢答應?還是你會倉皇逃走,覺得自己不配領這個錢? 進入職場後,第一次要面對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不熟悉談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對於錢這件事是又愛又怕,你可能會想說:「怎麼可能會有人怕錢?應該大家都很愛錢吧!」那如果有一個公司跟你開價,每年給你100萬甚至200萬,你敢不敢答應?還是你會倉皇逃走,覺得自己不配領這個錢? 進入職場後,第一次要面對錢就是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不熟悉談錢
Thumbnail
在面試的時候,不管前面聊得多開心,最後一定會講到:「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這時候很多人應該很多就傻住了,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因為講又怕講太低,不然就是怕講開太高而不被錄取。再不然就只能說依公司規定,但是公司規定的薪水不一定會讓你滿意,所以談薪水真的是蠻令人頭痛的問題。 如果這不是你面試
Thumbnail
在面試的時候,不管前面聊得多開心,最後一定會講到:「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這時候很多人應該很多就傻住了,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因為講又怕講太低,不然就是怕講開太高而不被錄取。再不然就只能說依公司規定,但是公司規定的薪水不一定會讓你滿意,所以談薪水真的是蠻令人頭痛的問題。 如果這不是你面試
Thumbnail
在你往後漫長的職場生涯中,怎麼做才能累積你,取得升遷跟爭取好工作的籌碼,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墊高你個人的身價。
Thumbnail
在你往後漫長的職場生涯中,怎麼做才能累積你,取得升遷跟爭取好工作的籌碼,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墊高你個人的身價。
Thumbnail
【 寫給正面臨面試談薪,和需要轉換跑道的你】 薪資談判不是靠快樂的寒暄就能談下來的,你同意嗎? 1.明確你的薪水目標 2.避免受害者心態,賺多少都覺得 3.明確薪資模式:單位時間價值最大化,最重要 4.尊重招,但記住尊重不是服從 5.關注隱性收益,不要只看薪水數 6.重新思考,定義職位價值
Thumbnail
【 寫給正面臨面試談薪,和需要轉換跑道的你】 薪資談判不是靠快樂的寒暄就能談下來的,你同意嗎? 1.明確你的薪水目標 2.避免受害者心態,賺多少都覺得 3.明確薪資模式:單位時間價值最大化,最重要 4.尊重招,但記住尊重不是服從 5.關注隱性收益,不要只看薪水數 6.重新思考,定義職位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