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娛樂事業、經濟表現都充滿旺盛生命力的國家,有這麼多人尋短?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快樂?
●提到韓國,大家想到什麼?韓式烤肉很好吃?首爾很好逛?會吃狗肉?整形手術那麼多?抑或是街頭隨意可見可聽的明星歐巴歐膩與K-Pop呢? 除了上述話題,近來更常聽見的是韓國成了「自殺共和國」: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在學校,在家中,在停車場,在各式各樣的日常場所無聲響地死去。
●金文學、金兩基等文化學者們經常使用「我們」(우리)來說明韓國人的特性。首先,「我們」一詞已經帶出了「他者」的面向。沒有他人、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他者,如何成就「我們」呢?因此,不僅僅是語言思維造就自殺的盛行,我們必須要放大到韓國社會整體結構、社會的公審,與他人的目光等,才有可能揭露韓國人自殺的真正面貌。再者,韓國人發達的「被害意識」下,誰都不想被他人瞧不起,在此間差社會內,只有努力往上爬,才能逃避被害意識的陰影。一犯錯。他人的目光就來了。但韓國人在選擇極端的自殺手段前,其實早已在日常生活裡練習死亡。
●韓國人愛喝酒,且當地酒席文化(술자리)中,喝酒是不能自己倒的,更有自己倒酒會讓坐在對面的人倒楣三年的諺語,不讓對方幫自己倒酒,也有表達不滿之意,即「你不用幫我倒,我自己來—就當做我自己一個人在喝酒就好」。入夜後的韓國街頭,經常可見三五好友結伴相約到酒吧喝酒聊天,互相倒酒。若是一個人在家喝悶酒,無疑是韓國人最寂寞、最失落、沒有朋友的時候—對韓國人而言,酒不只是酒,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承受挫折、練習死亡的儀式—暫時麻醉自己身處現實困境之解藥。
●韓國人喝了酒,不論是在家上吊自殺、燒炭自殺,或是從漢江橋上縱身一跳,抑或是前往深山自盡、跳崖等死法,完全異於生前吵吵鬧鬧、急性子、情緒化的生存樣態,韓國人在選擇結束自己生命時,竟是如此安靜的。易言之,韓國人生前大聲喧嘩、引人注目地活著,如整形、注重外在打扮,以及服裝設計等,都可看出這一點;他們死時卻是悶不吭聲,私想韓國人在死亡前刻是否意識著要躲避他人視線,找一個地方安靜死去呢?
●韓國人的死是沒有聲響的,完全異於日本人的自殺,因為日本人平日安分守己地生活,幾點上班、幾點下班、人與人的位階、物品的設計等,都被完整地規劃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點,不輕易與他人起衝突,安安靜靜、不強出頭地生活著。但當日本人決定要自殺時,選擇的往往是「聒噪的死亡」,即要引起他人注目的自殺,選擇場所往往是地鐵站,跳軌自殺的人數也最多,選擇的月台一定是交通量、乘客最多的地鐵站,如赤羽地區。日本人自殺,必求讓自己的死成為公眾事件,哪怕是對社會的反諷、指控也好,尤其是日本人跳軌自殺,充滿了極度諷刺感。之所以諷刺,在於日本人生前一直不喜歡給他人添麻煩,若當他們要麻煩他人、引起他人注意之際,就是要帶給別人巨大的「迷惑」(めいわく)。
●強調嚴格階級之分的韓國間差社會,「錢力等於學歷」,父母親為了不讓小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對其教育投資可說不遺餘力,甚至可說是「耗盡家產」。與其說韓國受到「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傳統儒家思想影響,學歷做為改變身分的最佳途徑外,韓國人更將「教育也是金錢打造出來」的資本主義精神,加以發揚光大。「錢力就是學歷」這句話在當代韓國社會正血淋淋地被表現出來。
●韓國學生升學壓力之大,一切只為了「出世」。這也難怪高三生參加完大學聯考後,全國高中學校幾乎都會舉辦一場燒書大會,應屆考生一班一班集合,然後學生們撕毀教科書,丟到學校早已準備好的大火爐焚燒,此焚書舉動年年登上新聞版面,是韓國高中生的壓力釋放。
●韓語中的「孤立」是特別與學校暴力、自殺相連結的詞。在臺灣,該字常被翻譯成「學校霸凌」,但此翻譯有待商榷。學校霸凌多指一種有形的外部壓力,如「身體」的毆打,或是同學之間對弱者惡作劇的體罰,故「學校霸凌」的概念比較偏近韓語的「學校暴力」一詞。而「孤立」則是偏向精神上的無形壓力,如同學(或社會職場) 之間對某特定人士的嘲笑、毀謗,或是冷言冷語、不加以理睬等,雖然雙方在肢體上,沒有任何直接的接觸與衝突,但藉由眼神、語氣、言語,仍使被害者在心理上造成沉重的壓力和負擔。
●韓國青少年自殺—我應該跟著去死的「小維特效應」。學者提出當一般老百姓所尊敬的人物或名人自殺後,人們可能會在遇到生活困難或問題時起而效仿,錯覺地視自己為這些輕生名人,一了百了地走上絕路。這樣的現象確實存在,學者們也定名這現象為「維特效應」。
●韓國學者崔祥鎮在《韓國人的心理學》,定義韓國人的情有三大特點:
1.情並非依存著對象行為而產生或消逝,反而是因為長時間累積而產生的…
2.與其說情是合理性的,倒不如說情是一種更具非合理性的感情…
3.情也存在於孱弱的心理與表裡關係之中。
在這裡,我們看到崔祥鎮所說的情有三大特性,寓含著歷史性(經由時間累積下來)、情緒化(非理性),以及由韓國人發達的被害意識發酵而成的「恨情」(孱弱的心理)。
●韓國人的自殺之所以寂靜,在於人們太習以為常,且這個社會也習慣失敗者尋短:死了一個學生,只不過是他受不了課業壓力罷了;死了一個軍人,只不過他受不了軍中壓力了;有人在地鐵站跳軌而死,更是要不得,我們根本就沒時間去了解他為何自殺,生者想的只是如何不讓他人的死,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自殺風氣盛行的韓國社會,「生人」與「死者」才是此社會最大的間差、最極端的距離—如果你遭遇挫敗,得思量如何忍受極度操心他人目光的間差社會—酗酒?自殺?還有其他方式嗎?我們從學緣,地緣、韓語體系、人與人之間的稱呼、財閥英雄、相親風氣,以及韓國人習慣的自殺現象,揭露了韓國間差社會,卻尚未窮盡間差社會的結構與形成之眾多原因,如「儒家文化」、「宗教影響」或偏向學術「思想史」等。然而,間差還在流動、變形與加大,無形中與生活在此的人們意識相連結…。
~作家、韓國社會文化專家/陳慶德
~《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
#他人即地獄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