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x 迷思] 藝術為什麼會擁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效能?

[藝術 x 迷思] 藝術為什麼會擁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效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rtiMate 藝萌 在接觸學校老師時,他們表示每當學校面臨要削減財政預算時,最先被開刀的就是視藝科支援培育的活動經費;據我們所知 STEM : 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通常優先於人文學科。 然而,研究繼續顯示藝術是有價值的、有益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來自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Berkeley)的一篇有趣的文章《藝術與智慧》(Arts and Smarts)分享了一本由作者 Hetland and Winner 寫的,名為《工作室思考:視覺藝術教育的真正好處》(Studio Thinking: The Real Benefits of Visual Art Education)的書中的研究指出:

「他們 [Hetland and Winner] 在高中藝術堂上授課,發現藝術課程教授了一套特定的思維技能,這些技能在學校課程的其他地方很少涉及 - - 他們稱之為 『工作室思維習慣』 (studio habits of mind)。 一個關鍵的習慣是『學會參與和堅持』,這意味著「藝術」教學生如何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如何承諾和堅持到底。『學生需要找到感興趣的問題,並在持續的時間內深入地解決問題。』」

研究人員還發現,藝術可以幫助學生學習 「想像」(envision) - -

即如何思考他們看不到的東西。 他們指出,這是一項可以應用在其他學科中獲得回報的技能。 例如,想像能力(The ability to envision) 可以幫助學生做實驗時產生科學假設,或者想像(imagine)歷史課上的過去事件。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如果藝術從教育中消失,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感到莫常大的損失。

以下引述詩人兼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主席 Dana Gioia 的話,也許可以最好地表達了這一事實:

「藝術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理解和表達世界的方式。 有一些關於生活的真理只能用故事、歌曲或圖像來表達。 藝術使人愉悅、指導、安慰。 它教育我們的情緒。」

故此,孩子們需要藝術來促進社交發展、創造力和自我意識。

國際兒童藝術基金會 (International Child Art Foundation) 表示: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研究證實接觸藝術的小孩,會較有創意思考和獨立創作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正是日後造就成功的關鍵之一。







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兒童的早期藝術教育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由於這類活動在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及手腦協調能力、審美能力方面,均具有開發孩子潛能的重要意義,不是其它學科所能替代的。


所以近年都流行在 "STEM" 中加回 "A :ART" (藝術)

成為 "STEAM" 的趨勢;更有學者推廣加上 "R:Read (閱讀) 而成為 "STREAM" 的呢!

藉著學習藝術,不僅使大腦具有特殊的、專業的見識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提升創造力、想像力和審美反應等思維技巧,同時還可培養更為靈活、綜合的能力。

(圖片來源:Freepik)

(圖片來源:Freepik)



並且懂得採取和運用多種視角的想像能力,這些能力對跨學科的學習能夠產生突出的成效已是不爭事實。



筆者:Rosie T. LAM

參考文章:









avatar-img
ArtiMate 藝萌的沙龍
20會員
76內容數
✈️藉藝術遊世界🖍️以藝術說故事📖 「藝術旅程」最終學習目標 🎯 💡啟發孩子與學生如何可以開心😆有趣地進行藝術創作🎨 #artimate #藝萌 #視藝老師培訓 #親子藝術培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rtiMate 藝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系列文章探討了藝術家與發明家的創作靈感,這次以喬布斯等知名人物的故事為主題,強調他如何勇於將藝術、創新、設計和科技進行跨界整合。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成就,鼓勵孩子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並培養勇於創新的心。希望這些故事能啟發年輕一代從中汲取靈感,並開發創造力與提升情感表達能力。
本文介紹了意大利藝術家利安納度·達·文西及其他著名藝術家和科學家的故事,探討如何從他們的成就中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透過分析居禮夫人、梵谷、芙烈達·卡蘿及愛迪生的創作與歷程,強調好奇心、堅持、情感表達、細節追求及跨學科整合在創造力養成中的重要性,都是促使未來創新者必備的素質。
本文章探討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家達·文西的多才多藝與跨學科思維,並提供一些啟發性建議,幫助教育工作者以他的故事來鼓勵學生發展創造力與好奇心。文中亦強調了達·文西在藝術、科學、工程等領域的成就,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教育上,特別是健康與體育科學的學習。希望教師能從中獲得靈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本系列文章探討了藝術家與發明家的創作靈感,這次以喬布斯等知名人物的故事為主題,強調他如何勇於將藝術、創新、設計和科技進行跨界整合。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成就,鼓勵孩子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並培養勇於創新的心。希望這些故事能啟發年輕一代從中汲取靈感,並開發創造力與提升情感表達能力。
本文介紹了意大利藝術家利安納度·達·文西及其他著名藝術家和科學家的故事,探討如何從他們的成就中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透過分析居禮夫人、梵谷、芙烈達·卡蘿及愛迪生的創作與歷程,強調好奇心、堅持、情感表達、細節追求及跨學科整合在創造力養成中的重要性,都是促使未來創新者必備的素質。
本文章探討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家達·文西的多才多藝與跨學科思維,並提供一些啟發性建議,幫助教育工作者以他的故事來鼓勵學生發展創造力與好奇心。文中亦強調了達·文西在藝術、科學、工程等領域的成就,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教育上,特別是健康與體育科學的學習。希望教師能從中獲得靈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