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爲了虛擬世界而活嗎?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Photo by Tunafish on Unsplash
苦等了一兩年,大馬的首個蔦屋書店終於要在7月7號開張了!
這對於大部分的書迷來説,無疑就像是仰慕已久的偶像終於來本地辦演唱會一樣期待。
然而前幾天,我在臉書上看到了這則廣告標語:
“世界最美書店即將開業!準備打卡去!”
當下我不禁皺眉心想,難道打卡“刷存在感“的價值,遠超過蔦屋所蘊藏的知識寶庫嗎?現代人都只是爲了打卡而活嗎?

爲何打卡文化會興起?

Photo by Diego Gennaro on Unsplash
這裏先解釋一下我認知的“打卡“概念,它指的是出門吃喝玩樂的時候,拍照或錄影並上傳到社交平臺的行爲,其目的是進行記錄和分享,以獲得朋友圈的認同和情感共鳴
那問題來了,爲什麽那麽多人都喜歡”打卡“?它到底是利用了人性的哪項弱點?
你還記得小時候看的《憨豆先生》嗎?每當憨豆做了一些傻事或滑稽動作時,背景就會傳來一陣預先錄製好的笑聲,讓你不知覺也跟著笑了起來,這叫做“罐頭笑聲”
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提到:即使“罐頭笑聲”有多麽俗氣,多麽的不真實,但只要在喜劇節目穿插“罐頭笑聲”的話,觀衆會笑得更久,更頻繁,也會錯覺該節目很有趣。
而這背後的原理,叫做“社會認同”
簡單來説,就是我們的看法或決定,會取決於其他人的意見和行爲。
舉例,你在臉書上看到一家餐館大排長龍的廣告影片,肯定會在你心中播下一顆好奇的種子:
“這家店那麽多人來光顧,難道食物特別好吃嗎?”
甚至,這還會延伸出“害怕錯過”的心理作用,FOMO (Fear of Missing Out),錯覺別人都在做,自己卻不做的話,就會有一種虧了,或者落後於人的感覺,於是你便會把該廣告影片轉發給男朋友...
另外,喜歡打卡的行爲,最大的驅動力莫過於社交平臺所提供的”隨機反饋機制“。心理學家B.F.斯金納曾做過一項“行爲操縱”的鴿子實驗:
Photo by Valeria Boltneva: https://www.pexels.com/photo/close-up-photograph-of-person-feeding-white-pigeon-860605/
他把鴿子放進籠子裏,並在裏面安裝了一套裝置,只要鴿子啄一下杠桿就保證可以獲得一顆食物丸。同時,他也找來了另一組鴿子,籠子裏面的杠桿則添加了“隨機性”,意思是鴿子觸碰杠桿的話,偶爾會掉食物,有時則什麽毛都沒有。
結果斯金納發現:
比起第一組,第二組的鴿子就像着了魔似的,興奮且不停地去喙杠桿。簡單來説,隨機性所帶來的意外和驚喜感,是能夠讓人們上癮和沉迷
當你上載了打卡貼文到臉書或IG的時候,所獲得的“讚”和“留言”就是那顆食物丸,因爲你永遠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給你點贊和留言,即使當下正在專注工作,每次手機一出現通知信息時,你還是會忍不住想打開手機來查看,馬克·扎克伯格就是透過這樣的手法,來讓用戶上癮,增加用時時間,賺取廣告費。
總的來説,現代人之所以會沉迷上打卡,很可能是因爲社會認同、害怕錯失心理,以及隨機反饋機制,這3者的結合。

打卡的3大負面影響

Photo by George Dolgikh: https://www.pexels.com/photo/woman-holding-cup-while-taking-selfie-1310535/
當然,把自己吃過的美食,去過的景點,拍照並分享在朋友圈,這件事本身並沒什麽對錯。但如果做這些事的目的只是爲了打卡,只是爲了想展示自己“過得多姿多彩”,那就要小心了。
那我們要如何分辨自己是因爲純粹喜歡或好奇才去做一件事,還是只是爲了刷存在感呢?
只要來一個”靈魂拷問“就可以了:
假設你興致勃勃地把”戰利品“一一上傳到社交平臺上,結果卻無人問津,發佈了幾個小時后,手機通知信息一個也沒有,沒有人給你點贊或留言,你會感到挫敗和失落嗎?會不會想要偷偷刪掉貼文呢?
答案不言而喻。
很有可能你做這件事,并不是因爲你真的喜歡或想去體驗,而只是爲了獲得虛擬世界的認同而已。有這樣的心態會帶來這3個負面影響:
1.財務壓力
爲了確保自己不落後於人,總是站在流行的最前端,只要看到網紅或朋友吃什麽、玩什麽、做什麽,就會忍不住也想要跟風打卡,結果荷包君就會越來越瘦,成爲月光一族。
2.削弱滿足感
有的人好不容易拿假騰出了幾天時間,從存款裏掏出一筆錢來度假放鬆時,結果到了那裏,卻花了大量時間拿起手機咔嚓咔嚓,縱使帶走了許多足跡和照片,卻也留不下什麽深刻的回憶和感受
更甚至,爲了確保這一趟旅行花得值,有些人會特意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的,一天内跑好幾個地方,他們的流程大概是:到了景點,拍照,然後再趕去下一個地方,再拍照,一直到晚上回去酒店,篩選好看的照片,修圖,hashtag: 旅游是爲了走更長遠的路,發佈IG,才帶著疲累的身軀睡覺。
另外,如果過程中一直糾結在拍出好看的照片或影片的話,自然也沒什麽心情和時間好好放鬆,比如女方因爲男朋友怎麽拍也拍不好,就氣得直跺脚,影響了兩人的心情。
3.降低幸福感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https://www.pexels.com/photo/woman-in-gray-tank-top-showing-distress-3812745/
前面兩個點著重於那些喜歡且有能力經常打卡的人,但對於那些向往”打卡生活”,卻經濟拮据的人來説,又會帶來什麽負面影響呢?
焦慮、自我否定、妒忌、對自己失望等等。
當我們在朋友圈看到別人活得光鮮亮麗,在米其林三星餐廳享用威靈頓牛排;懶洋洋地躺在馬爾代夫的海灘享受陽光沐浴,反觀現實中的自己卻無能爲力,總是為節省那幾塊錢而煩惱,這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便會造成焦慮,而這份焦慮只會永無止境地增長,
因爲朋友圈最不缺的就是”分享美好生活“的内容了,這類内容看得越多,
攀比之心便會油然心生,積纍的焦慮也就更多了,試問還能讓人過得快活幸福嗎?
記住,人生的焦慮和痛苦往往是来自于,我们想要追求別人的生活。

如何活在現實世界

Photo by Natalya Zaritskaya on Unsplash
1.學會活在當下
出門享用美食或游玩,難道就不能拍照打卡嗎?當然可以,只不過我們別讓”打卡”喧賓奪主,享受當下的美食美景才是我們的目的,分享到社交平臺只是次要的。
運用八二法則的話,可以把80%時間用在體驗和享受,20%的時間則是拿來拍照錄影,千萬別本末倒置。
那具體該如何享受呢?
《大腦幸福密碼》有教我們如何活在當下,强化積極體驗的方法,可以把它簡化爲3個步驟:即擁有、豐富和吸收
i) 擁有
這很簡單,吃喝玩樂就是擁有積極體驗。舉例,你今天來到一家有名氣的咖啡館,點了小紅書推薦的咖啡,你就具備了擁有積極體驗的條件。
ii) 豐富
指的是運用5官來强化感受。舉例,咖啡館此時在播放什麽音樂呢?是爵士樂?還是宮崎駿的動畫主題曲?
在喝下咖啡之前,先用眼仔細觀賞它的拉花圖案,還有色澤,然後把杯子靠近鼻子前,聞一聞咖啡的香氣,隨後緩緩讓咖啡滋潤你的嘴,讓它們停留在口腔裏大概5-10秒,用味蕾細細品味它所散發的香氣和果味。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你能形容出它的口感嗎?是否帶甜,帶酸還是微帶苦澀呢?吞下去的時候,咖啡的韻味如何?
這就是動用5感來豐富積極體驗的方法。
iii) 吸收
”吸收“就像是用一滴色素,往清澈透明的水裏一滴,整個水最終被染色了一樣。那我們要如何吸收積極體驗,讓它與我們自身融爲一體呢?
關鍵在於你的感受。舉例,從喝這杯美味的咖啡,能讓你有什麽樣的感受?是滿足嗎?平靜嗎?還是悠閑📷嗎?仔細沉浸在你的感受中,如果能讓你聯想到一首詩,一首歌,一部電影,
那很好,這就是吸收的感覺。
2. 爲自己設立目標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而活,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麽的話,那麽,他很容易把別人的生活,當成是自己要追求的目標。
所以爲自己制定具體、可執行的目標,最起碼可以讓我們知道該走什麽樣的路,不容易被外界的雜音給動搖,努力變好,是爲了讓自己過得更滿意,而不是掏空自己,只為博君一“讚”。

結語

看了這篇文章后,有些人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感到生氣或不爽(希望你不會),但我其實並不是反對打卡行爲,而是想送你一對隔音耳塞“,成爲一個比較清醒的人,才不容易被商家營造出的從衆心理所利用,做出不必要的消費。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我都不會把獲得虛擬世界的認可,當成是自己的生活重心,而是把焦點放在現實生活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共勉!

感謝你看到這裏,歡迎關注我的臉書網頁:
avatar-img
2會員
7內容數
你好我叫Chase! 每周我會把學到的書籍知識,濃縮並分享在這裏。 寫作題材會專注在: 👉個人成長 👉心靈成長 👉生活感悟 適合你的話,請幫我訂閲追蹤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s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以前在麵包店打工過,每晚結業時,就會剩下一堆賣不完的麵包。老闆會允許員工帶走最多4個,剩下的全倒掉。看到塞滿麵包的垃圾桶,不禁覺得好可惜,心想: “爲什麽老闆不要打折賣出去,或者免費發給有需要的人?” 當時的我,還真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記得兩年前,我的手冲咖啡老師説了一句話: “你的身體知道要吃什麽。” 當時我聽了有點難以置信,但也沒太在意,直到我看了馬克.史蓋兹克的《美味陷阱》(The Dorito Effect)才漸漸明白他的意思。
想象一下,當你對閲讀的興趣和熱情都提高了,閲讀便會像追劇一樣輕鬆好玩,你不就能更容易地培養閲讀習慣,為大腦灌溉大量的知識養分,成爲理想中的自己嗎?
我以前在麵包店打工過,每晚結業時,就會剩下一堆賣不完的麵包。老闆會允許員工帶走最多4個,剩下的全倒掉。看到塞滿麵包的垃圾桶,不禁覺得好可惜,心想: “爲什麽老闆不要打折賣出去,或者免費發給有需要的人?” 當時的我,還真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記得兩年前,我的手冲咖啡老師説了一句話: “你的身體知道要吃什麽。” 當時我聽了有點難以置信,但也沒太在意,直到我看了馬克.史蓋兹克的《美味陷阱》(The Dorito Effect)才漸漸明白他的意思。
想象一下,當你對閲讀的興趣和熱情都提高了,閲讀便會像追劇一樣輕鬆好玩,你不就能更容易地培養閲讀習慣,為大腦灌溉大量的知識養分,成爲理想中的自己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近30年來我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消費主義" 生活上成長數字最快的也是"廣告",讓我們追求"幸福感" 戰爭跟疫情都沒有比"人們不消費還要可怕" 消費主義因而產生"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就是消費者會對已擁有的產品賦予更高的主觀價值 例如愛情是無法販賣的,就可以用"鑽石定義" 就讓擁有鑽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輸出是為了緩解輸入過多而無用的焦慮,可別又成了另一種焦慮來源。一直愁要一副墨鏡,不是型不對就是價格不對,結果最後是在我爸房間找到一副算合適的。 把「在團體中成為一個重要、無法取代的人」視為人最原始的慾望之一,很多人類的型為就可以解釋得通了。人類是群居動物,離開群體代表生存受到威脅,所以才會渴望保障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你的人際就是你的運氣 有關室友,這可是非常的吃運氣的,就如同遊戲抽卡一樣, 畢竟同米養白白人,你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嗜好,品格好不好? 根據項discard根本沒有放統計數字,會打呼的佔了討人厭指數的八成, 這還不包含會磨牙、會說夢話的人數, 再來是習慣不好的,環境髒亂的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近30年來我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消費主義" 生活上成長數字最快的也是"廣告",讓我們追求"幸福感" 戰爭跟疫情都沒有比"人們不消費還要可怕" 消費主義因而產生"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就是消費者會對已擁有的產品賦予更高的主觀價值 例如愛情是無法販賣的,就可以用"鑽石定義" 就讓擁有鑽
Thumbnail
我們若每天將自己活成像機器人而不自知,甚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一成不變的每天,竟會感到如此無力和厭倦就是想逃,卻邁不開步伐…… 正如譯者劉清彥老師所說「我們應該像書中的主角,在生活周遭覓得一處屬於自己的沙灘、綠洲或樹林,隨時可以潛溜進去,讓燥熱煩悶的心獲得暫時的清涼舒爽,也找回原本的自己。」
Thumbnail
【寂寞與建立關係】 寂寞是學習獨處最好的時候,一個人閱讀、一個人烹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運動,在過程中可能會體會到認識自己和自己相處的喜悅。那為何獨處的狗狗還是會過的行屍走肉呢?或許就是阿德勒提到的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就要看他的社會興趣發展得如何?社
輸出是為了緩解輸入過多而無用的焦慮,可別又成了另一種焦慮來源。一直愁要一副墨鏡,不是型不對就是價格不對,結果最後是在我爸房間找到一副算合適的。 把「在團體中成為一個重要、無法取代的人」視為人最原始的慾望之一,很多人類的型為就可以解釋得通了。人類是群居動物,離開群體代表生存受到威脅,所以才會渴望保障
Thumbnail
各出奇招,非常有趣,各式各樣的銷售模式,比起網路販售或電子書的銷售模式,能尋求的生存方式,已經不是關乎價格或便利性,而是人們在意的什麼? 而這個什麼?可能是傳統書店最厲害武器,果然還是互動導向與人性化的銷售。 說實話,以上介紹的銷售模式,我是都很想體驗,閱讀是有趣,但去這種書店消費與互動,閱
Thumbnail
你的人際就是你的運氣 有關室友,這可是非常的吃運氣的,就如同遊戲抽卡一樣, 畢竟同米養白白人,你不知道他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嗜好,品格好不好? 根據項discard根本沒有放統計數字,會打呼的佔了討人厭指數的八成, 這還不包含會磨牙、會說夢話的人數, 再來是習慣不好的,環境髒亂的
Thumbnail
Charles Duhigg 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探討了習慣對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深遠影響。他說明了一個關鍵概念:習慣是透過一個由暗示、慣性行為和獎賞組成的迴路形成的,而這個迴路會培養出一種渴求,進而驅動習慣的自動化。 以電腦發出提示音或智慧型手機的通知為例,這些通知就是一種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