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假人文四學期制,所以除了寒、暑假各一個月,還有二周的春、秋假期,人文國、高中四位同學,在沒有家人陪伴下,自行搭機前往日本沖繩,做了一趟五天的交換學習之旅。
在人文家長恬忻的接洽和安排下,這項與日本的交流教學活動,已連續舉辦了三年,每年秋假都會安排幾位學生到沖繩,做為期五到七天的交流學習活動。到當地學校上課,住宿接待家庭,體驗日本的學習和生活。
參加的人文八年級育芹同學說出她的感想:從一開始的緊張、後悔、焦慮,出發前一天的興奮,登機時的慌張,第一次自己check in的緊張、不知所措,到現在事後的意猶未盡,期待著下一次的交流,這些情緒,就像坐雲霄飛車,不斷的起起落落。
平常都是由老師或家長帶領出國,但這次的遊學,完全由學生自己處理、前往,也是一種學習。人文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就會安排許多的行動學習。從縣內一天的參訪,到縣外三、四天的行動學習,國中以後則安排一到二周,環島、海外的遊學。行高更安排長達二到三個月的國外行動學習活動。
行動學習,除了開闊視野,讓學習不是只侷限在教室、學校內,外面所有場域,都是學習的教室,更讓學生學習獨立和行動能力。十五年來,人文學生踏遍台灣和世界各地,與世界接軌、增廣見聞。
出外,才能讓孩子體會家的溫暖。徐嘉說:第一天,我在home爸home姐面前哭了,因為我想家,雖然我有點聽不太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安慰,讓我慢慢的比較沒有那麼想家了。
冠燁說:到了要離開的那一天,真的非常捨不得,班長甚至還哭了,我也很不想走,同學們都對我很好,改天我還要再回來看看home家、看看同學,希望以後還有這種機會,不管是哪個國家,我都想嘗試看看。
除了生活的體驗,他們也到當地的一所中學,那霸市立上山中學校,體驗學習,參加他們的運動會和祭典。潘均瑋說:下課和午餐時,有幾位同學來找我聊天,雖然會一點日文,但還是常常不懂對方在說什麼?
這時就用比手畫腳、漢字,努力嘗試著溝通後,明白對方的意思時,真的很高興,果然溝通還是要勇敢嘗試。運動會和祭典是個難得的經驗,和他們一起準備、排演,讓我覺得我也是當地學生的感覺。
外語能力這時候,就會讓學生了解它的重要性了,出國前,學生都會針對要前往當地的國家語言做練習,這時候的學習效率高,因為有目的性。也有學生出國後,才知道外語的重要性,回學校後都自動努力的學習外語。
寄宿接待家庭,也是很棒的體驗,真正能了解當地人民的一般生活。育芹說:在這幾天寄宿家庭,非常照顧我、包容我、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忙,可能就不會有這次美好的行程。
與遊學學校學生的互動和學習,也是他們印象深刻的。均瑋說:剛到的時候有點緊張,我在班導的幫忙下自我介紹,不過上了幾堂課之後,就沒那麼緊張,漸漸能習慣了。
冠燁說:坐在我隔壁的同學真的很熱心,一直幫我翻譯,前面的同學也非常熱心,後來也越來越熟。運動會的時候,他們也熱心地教我該怎麼跳舞。運動會有大隊接力,也有舞龍、舞獅真熱鬧。
育芹說:我們來的時候,剛好遇到運動會,所以我們就跟著他們一起參加,我覺得超酷的。日本這邊還有很多跟台灣運動會不一樣的地方,例如說他們有"騎馬戰",就是騎馬打仗,四個人會像抬轎子一樣,把中間的人抬起來,然後中間的人就要和其他的人搶帽子,被搶到帽子的人就輸了。
這些點點滴滴,都不是在學校課堂內所能學到的,學校盡一切努力,安排機會讓學生參加,開拓學生的視野,完成人文辦學的目標:豐富生活經驗、探索世界,開拓、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