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中國文教甄擬答|110桃園高中

題目:

三、水在〈漁父〉、〈桃花源〉及〈赤壁賦〉的意涵為何?18分

中宜擬答:

「水」是自然界中生物賴以生存、不可或缺之物,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觀;水意象更衍生諸多變形,如天文氣候的雨意象、自然風景中的池湖江海等、人文造景的池或溝;水的型態變化也能生發不同的觀察與情思,尤其動態的流水,在古典文學中常與時空的推移連結,在文人筆下與時間流逝、空間轉徙、情感變動聯繫在一起。以下茲針對〈漁父〉、〈桃花源記〉、〈赤壁賦〉等三篇文章中的水意象分述之:
(一)〈漁父〉之水:世局的隱喻
南方多水,〈漁父〉中的屈原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遇到漁父後談論世局的清濁、屈原強調自己身之察察如新浴、新沐者,寧赴「湘流」,而漁父唱「滄浪」之歌後鼓枻而去——〈漁父〉篇中的水,可視為世局的縮影,也是廣義上人類所存在的空間。因此,屈原與漁父都談到水的清濁,與漁父主張與世推移、隨俗俯仰的態度不同的是,屈原更堅定維持己身的信念,用上了「水」洗滌萬物的特質,要洗沐己身沾染的塵埃、甚至寧願葬身家國的母河湘江,藉由投身最乾淨的水中向這個混濁的世間作出最決絕的抗議。然而,對漁父來說,世間的價值都是相對的,清斯濯纓、濁斯濯足,與其凝滯於物,不如全身保真,用行舍藏。因此漁父眼中的水,本即有清有濁,這是複雜的社會現實必然的情態,故滄浪歌中的「水」便象徵了紛紜多端的世局實相。
(二)〈桃花源記〉之水:異世的隔絕
「水」在〈桃花源記〉中是隔絕內外的「護城河」,劃分了現世與桃花源。漁人先是「緣溪行」,從武陵溪水的下游上溯,乃遇到桃花林,從而展開了桃源的一連串經歷。最後,高尚士劉子驥規往未果,「後遂無問津者」,也就再沒有理想世界的企慕者能夠放黜機心去到桃花源。
「水」在神話心理學的意象常象徵青春之泉、長生之水,也可視為幽冥迷宮的變形,歷險的英雄必須在「通過儀式」之後抵達試煉的異世,展開內外身心靈的成長。〈桃花源記〉中的漁人其實正是經歷一段英雄旅程,只是試驗失敗、因世俗之心復熾而無法再入桃源。
因此,〈桃花源記〉中的水既是漁人故事展開的初始場景,也是其啟悟歷程的起點。可以留意的還有桃花源中有良田「美池」,池是人工疏濬而成的日常生活資源培育之處,從桃源中人享受富足飽食的生活可知,美池是桃花源(理想世界)的有機組織之一,池水帶給桃源人不虞匱乏的物產,因此此篇中的水除了桃林外的隔絕,桃源內的水也有安寧幸福的正面意義。
(三)〈赤壁賦〉之水:永恆的存在
〈赤壁賦〉中的「水」,與「月」意象結合組成了全篇的主要意象,隨著作者虛設的主客互動而衍化出多方面的意涵,可歸納為:現實的水月、文學的水月、歷史的水月與哲理的水月。整體上,「水月」在〈赤壁賦〉中是作為一種永恆存在的象徵。
蘇軾與客在赤壁泛舟,水首先是現實的場景、是即景即心引動意興的空間;隨著飲酒樂甚、放懷高歌而客以洞簫應和,乃引出客的一番浩歎,從文學中的場景溯及歷史的英雄舞台、對照當下主客漁樵扁舟所在的同樣地點,而引發功業無成、個體渺小不能如水月永恆的存在悲感;最後乃由蘇軾取水月為喻,闡發宇宙萬物有現象與本質「變與不變」的哲理。
〈赤壁賦〉運用「水」這個現實中的場景,生發出深刻的情感轉折與哲學思考,並將「水」化為永恆的象徵對照人事的短暫有限,從而啟悟萬物現象的無窮盡,但「我輩」卻可轉以欣賞的心態化脫執著、呈現超曠的境界。可以說,〈赤壁賦〉在「水意象」傳統中承舊創新,既參與了「水」作為流逝物象與抽象時間結合的譬喻傳統,也在一篇之內轉衍多方,深化了「水」的意象內涵。
綜上所述,此三篇文本表現了「水意象」的各自一端,既可以作為現實的景觀,也可以象喻抽象的時空。「水」本身尚有不同的物理型態、哲學與文學中的比附運用、書寫情景交融的作用,可以針對不同文本進行闡發。

參考論文資料:

1.王郭皇:〈蘇軾詩詞水意象研究〉(台北:台師大碩專班,陳義芝先生指導,民國101年)
2.張蕙雯:〈〈漁父〉章法與修辭法手法析論〉
3.賴錫三:〈〈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
4.陳嘉英:〈無邊水月在赤壁〉,收入氏著:《凝視古典美學》
5.謝永珍:《詩詞意象教學析論——以現行高中國文課本為考察範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