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心裡話】 個人品牌經營甘苦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先說苦的
上週我PO上關於金錢的匱乏與貪婪的文章的當天,我所執業的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在google map上出現了這則一星負評:
心理師方格正超不專業,超愛錢。對著病人哈哈大笑說"哈哈哈你看看你說不會發生的事就發生在你身上了吧”。整個諮商過程一直”你的工作賺多少錢多少錢"... 錢錢錢 超愛錢超不專業的心理師。
我認為這樣的情節從未發生過(ㄜ…我是漫畫裡的反派嗎?),也不認為是最近跟我談過的人所留的評論,這個帳號疑似是新申請的,因為全部只有這一則評論。我不知道究竟是誰留的,想知道也很難,問過法官與警察朋友後,明白就算提告,google也不太可能協助提供個資,於是這則不實評論就在每天使用的google map上,與我的名字常相廝守。
苦的地方是,經營好的形象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越是愛惜的羽毛,被潑糞就越不舒服,傳統觀念是心理師乃較有權力的一方,但在這個時代卻未必如此。身為治療師,我深知投射難以避免,一旦被推上舞台,我不用是空白螢幕,有幾雙眼睛,就有幾個心靈將自己投射在我身上。
這則評論繪聲繪影(聽到哈哈哈哈聲了嗎),別說不認識我的人,就連我自己都開始懷疑,我真的說過這樣的話嗎? 沒有,這對我很不公平,但我又能怎樣? 猶豫許久後,決定寫些什麼來澄清,於是有了這篇文章,但又不想只談這件事,就趁此機會分享我經營個人品牌的心路歷程,供其他有志者參考。
  • 虎頭蛇尾的經營歷程,要當網紅還是治療師?
老朋友或許會發現,這個粉專一開始叫做「心理師的心裡話-方格正的工作隨筆」,如今是「方格正」,這已反映出我的態度 — 不喜歡將自己看做商品來經營,也不想將套上什麼人物設定,
但人在江湖,身為獨立/自由工作者,無論喜歡與否,都需要留些名聲給人探聽,也就是說,終究脫離不了個人品牌的經營,品牌需要兩個元素 — 知名度與好的形象。
當年跟獨立評論的總編談專欄合作時,當她問到我為什麼想寫,我老實回答她,因為我需要知名度,看她臉色一沉,我趕緊補充「但也是真的有東西想寫」,才讓場面沒那麼尷尬。
或許這反映了大眾並不欣賞「想紅」的人,但我明白在沒有太多人脈支持下,獨自闖蕩江湖有多困難。有好多年的時間,如草原上的鬣狗,我騎車四處通勤,只能接一些低鐘點費(也時常不太被尊重)的工作來吃。世界是現實的,人微言輕,就算加了個博士或心理師的頭銜也不怎麼重。
後來我真的有點紅了,有幾篇專欄點閱率甚至超過十萬(也得罪了廣大的妙禪信眾 囧),在同行之間成了焦點,有時參加研討會,會忽然被點名,或是有不認識的人找我合照,對此我並沒有很自在,別誤會,我當然喜歡自己的思想被看到,這讓我覺得有力量,但也僅只於此,其他時間,我更希望默默做自己的事情。
可能讓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感到意外的是,這些點閱率並沒有化為「客源」,印象中直接因為看了文章找我諮商的可能不超過5位,但反倒是有許多其他的合作邀約,曾有十多家出版社找我出書,也有線上課程與工作坊等的合作案,但最後我都決定先不進行。
有些關卡是自己過不去,例如寫書,出版社期望的是能寫自助類的書籍,幫助讀者指引方向,
然而我並不認為心理治療的精神僅止於此,我想寫些更深、更大的東西,但又怕寫不好沒人看。其他拋頭露面的事則另有抗拒的理由,因為一上台就需要取悅觀眾、贏得台下掌聲,不見得做不到,但對此我感到疲勞。或許在內心深處,比起當心靈導師之類的網紅,我更認同身為治療師的自我,每天扎實地會談、試著幫助來談者,並以此為榮。
後來因為總總原因,我不再寫作,也不想刻意經營什麼,最後連email都讓人找不到,演講、推薦書籍的邀約也都沒了,如同初衷,我單純地成為了心理治療師,反覆操作並以此為生(但最近似乎不甘寂寞又開始想寫了)。
好消息是,儘管少了知名度,但工作量是穩定的,即使近來只工作到下午5點(要去幼兒園接小孩),收入並沒有減少。或許是因為我跟案主大多發展出長期的諮商關係,不需要太多新案,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人在結案多年後又回來找我談,加上口碑轉介,工作已足矣。
  • 我們是諮商機器人嗎?
忘了是在哪間諮商所網頁看到的,每個心理師都有自己的人設,印象最深的「溫柔而堅定」,對此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我不是懷疑這些心理師不溫柔或不堅定,只是人不是機器,難免都有脾氣暴躁、疲倦或是猶豫不決的時候,當心理師把自己當作優良商品給上架後,就變得更無路可退了,我們真的需要做到這步嗎? 這些人物/商品設定,對諮商工作影響又是如何?
當年輕心理師們常我傾訴,他們很怕犯錯,兢兢業業地想扮演好心理師的角色,怕自己像是在cosplay的冒牌貨,因此焦慮地想多學些什麼,變得更有效能時,我總是會說「我們不是諮商機器,你也不只是理論或技巧而已」。
我認為,諮商關係裡最寶貴的莫過於個人獨特的自發性了。當案主向心理師展現真心,該如何回應真的有標準答案嗎? 就算有,那會是你的答案嗎? 若為了說出正解,而背棄了自己想說的話,那這是否就是有些案主所排斥的「話術」呢?
剛開始闖蕩江湖時,我也時常焦慮徬徨,為犯錯與生計而發愁;而在這一路以來的掙扎與思辯後,我逐漸認識自己了,我能帶給案主什麼、限制又是什麼,而有這些限制並不要緊,提前結案好聚好散,或是轉介也不要緊,只要心存善念問心無愧即可,這讓我工作得比較快樂,而且弔詭的是,也更有自信了。
原來人們說的是真的,能做自己是最快樂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會員
37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格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說年輕人時常滿懷理想,那對我而言,碩班在成大醫院精神科實習,是最理想爆棚的時候。 當時我很少想到賺錢這件事,不是說完全不擔心,明明知道醫院心理師月薪只有四萬多(20年後的現在仍差不多...囧),卻一昧逃避似地相信未來一定有什麼解決方法的,或許可以靠投資股票賺錢養家?
心理治療是們奇怪的學問,隨著經驗的增加,我對很多事情反而沒那麼確定了。 坦白說,治療師無法保證藥到病除,更無法控制案主的身心狀況,唯一可以掌握的,只有當下彼此的關係。還好,所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都表明,治療關係與療效息息相關。 這聽來簡單,但其實很難,因為這無關技巧,關乎愛。
如果說年輕人時常滿懷理想,那對我而言,碩班在成大醫院精神科實習,是最理想爆棚的時候。 當時我很少想到賺錢這件事,不是說完全不擔心,明明知道醫院心理師月薪只有四萬多(20年後的現在仍差不多...囧),卻一昧逃避似地相信未來一定有什麼解決方法的,或許可以靠投資股票賺錢養家?
心理治療是們奇怪的學問,隨著經驗的增加,我對很多事情反而沒那麼確定了。 坦白說,治療師無法保證藥到病除,更無法控制案主的身心狀況,唯一可以掌握的,只有當下彼此的關係。還好,所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都表明,治療關係與療效息息相關。 這聽來簡單,但其實很難,因為這無關技巧,關乎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心理治療/諮商所可能陷入經營瓶頸,甚至出現收入困難,需從商業模式調整、願景招聘心理師,以及精煉所長經營策略等面向入手。本文探討如何讓心理治療/諮商所脫穎而出。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希望以興趣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初期可能需要接一些非興趣相關的工作。使用BCG矩陣分析個人品牌產品,刪除邊際效應低的產品,追求最終目標的產品。關注在高邊際效應的產品上,提升成明星和金牛產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和體力下,做最有效的轉換成具體收入的產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心理治療/諮商所可能陷入經營瓶頸,甚至出現收入困難,需從商業模式調整、願景招聘心理師,以及精煉所長經營策略等面向入手。本文探討如何讓心理治療/諮商所脫穎而出。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妳說妳想要重頭開始,是哪一個部分?」心理師說。 「 ...全部。」 我說。 看到文章的你,現在在想什麼? 寫文章的我,只想告訴你不是一個人。 這篇文章主要在回想幾天前的諮商, 我認定了對方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師,並且決定一直諮商到結案那天。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希望以興趣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初期可能需要接一些非興趣相關的工作。使用BCG矩陣分析個人品牌產品,刪除邊際效應低的產品,追求最終目標的產品。關注在高邊際效應的產品上,提升成明星和金牛產品。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和體力下,做最有效的轉換成具體收入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