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涯迷惘的階段,其實嘗試找過許多人與方法了解自己的想法,這些人包括了職場前輩、跨領域轉職者、心理諮商師、職涯諮詢師...等等,其中最讓我感到驚喜與好奇就是職涯諮詢師,而這也是我後來進入職游開始學習職涯諮詢的契機,希望能學習到更完整的內容,包括探究個人職業特性、決策風格、價值觀釐清...等等。從A班牌卡班結業後,目前正繼續往B班實戰班前進。關於我正在學習的「職游的職涯諮詢」,以下將會繼續做分享呦:)
要成為一位心理諮商師,必須受諮商所嚴格的訓練,有一定的學程與實習時數,並且須通過國家考試,過程辛苦且紮實,如此撐過才可以稱為「諮商師」。
而職涯諮詢做的並非諮商,是諮詢。可以理解的方式是,諮商師會看到你的傷口後,陪著你深入去清創,需要的時間較長。而諮詢師則像是替你在這個傷口上貼上OK蹦,讓你得以繼續前行,步調較為快速,需時也較短。而需要清創或是貼OK蹦,全看你怎麼看待自己的這個傷口,有時候若有必要,諮詢師也會與來訪者討論,是否轉介給諮商師。
另外,職涯諮詢也會帶到比較多產業面,像是職游的創辦人韋丞,就很擅長銜接至產業面,往往能夠較清楚來訪者在產業中身處的位置,或是薪資待遇是否被低估,而這是心理諮商較無法觸及的部分。
創辦人陳韋丞是一位職涯規劃師與生涯諮詢師,曾為大型人力銀行集團的產品研發與履歷健診顧問,累積演講與工作坊超過500場,個別諮詢更是超過2000小時,後來創辦職游,專門培訓職涯諮詢師,也就是我正在學習的諮詢系統。此外,韋丞也是一名作家,除了是關鍵評論網、經理人等知名媒體的專欄作家,也是《主人思維:自我覺醒世代必讀,用職涯心理學打造以你為中心的未來藍圖》一書的作者。
而與其它職涯諮詢不同的地方在於,運用心理學的基礎架構,與來訪者一同探尋影響職涯選擇的內在三角: 興趣、能力、價值觀,並連結到外三角: 產業、職位、工作環境。
若是內三角之間互有矛盾,或是內、外三角不相符合,就會產生一些職場上不適的感受,而這些正是諮詢師們會特別著墨之處。
另外,職游團隊為此開發出了三套牌卡,分別對應內三角中的興趣、能力、價值觀,而這也是我覺得非常喜歡且受歡迎的部分,牌卡甚至還超可愛的~
以下將介紹一種在我諮詢時一定會使用的牌卡與理論,有興趣的話歡迎繼續閱讀或是預約諮詢喔!
生涯選擇與適應行為是個人人格特質的延伸,亦即,人們在做選擇和過往經驗中表達自己、個人興趣和價值。
這套牌卡的基礎為Holland的職業興趣理論,認為過去的經驗累積與個人特質,將影響個人職業的選擇,並將大多數的人區分為六種類型 : 實用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藝術型(Artistic)、社會型(Social)、企業型(Enterprising)、事務型(Conventional)。
而職游在這裡將各個特質進行另一種跳脫框架的詮釋,分別為實踐者(R)、思考者(I)、創造者(A)、助人者(S)、影響者(E)、組織者(C)。
將每個類型賦予一個角色使其生動易於想像,另外,也是在表達你並非是隸屬於哪個類型,而是你扮演哪個角色多一點,有一種化被動為主動的感覺,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轉換思考的角度。
關鍵字: 行動派、操作、具體、動態
這些人喜歡直接行動更勝於思考分析,喜歡需要動手操作的事物,喜歡接觸實體勝於觀念,也可能喜歡肢體活動、動態活動。
因此這一類人可能為: 運動教練、廚師、操作機械的人、工匠...等等。
關鍵字: 樂於助人、服務、激勵、教導他人
這些人同理心較強,關注人的需求更勝於專注於事物,享受助人後的到的回饋,通常喜歡和諧且圓融的環境。
因此這一類人可能為: 教師、諮詢師、社工、醫護人員...等等。
關鍵字: 分析、邏輯、獨立思考任何事(並非要數理好才算)
這些人樂於思考複雜與抽象的議題、事物,喜歡觀念,透過分析與邏輯思考處理問題。
因此這一類人可能為: 研究人員、工程師、醫生、教授、學者...等等。
關鍵字: 創新、變化、彈性、獨特、創意、想像、設計
這些人直覺力強,富想像力,喜歡美的事物。並非一定是擅於畫畫或作曲,可能喜歡的是獨特,追求變化與彈性,和喜歡新的想法。
因此這一類人可能為: 設計師、藝術家、演員、研發創新員、影片剪輯師、作家、自媒體經營者...等等。
關鍵字: 企圖心、成就感、領導、說服、自信、管理
這些人往往是企業愛用類型,因企圖心強,目標明確,能透過各式方法來達成工作目標,可能追求權力、地位、主導權,喜歡且必須要被看見。
因此這一類人可能為: 行銷企劃、經營者、管理者、業務...等等。
關鍵字: 架構、程序、SOP、有條理、秩序、重細節
這些人做事喜提前準備,遵循慣例,喜歡架構與SOP帶來的安全感及可預測性,喜歡列清單處理瑣事。
因此這一類人可能為: 秘書、會計、行政人員、編輯...等等。
在看完這六大性格後,你可以問自己:
1.像的有哪些?
2.你喜歡這些性格嗎? 為甚麼呢?
3.通常在工作中發揮的又是哪些? 怎麼發揮的呢?
4.理想狀態是怎麼樣的分布呢? 哪些想多一點、哪些希望能少一點?
通常如實地回答這些問題,就能有一些新的觀點,這也是為甚麼我那麼熱愛這套牌卡!
沒有任何工作是為你打造的,因此理想工作的解答為,圍繞你的特質、需求和想要的生活型態,去設計、逐步打造
在上第一堂培訓課時,就接收到了這樣的觀念。確實,因為工作都是別人開出來的需求,並非圍繞著你的想望去打造的,因此必定有喜歡的部分,和不得不做的討厭的部分。然而若是清楚自己的想望、生活方式與特質是否被滿足,也許可以透過工作微整形、1+1的形式,來更加貼近自己的理想生活樣貌。因此探詢自己,真的是一項有點難度,但又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