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時光會客室】第377集|「我要真正永久屋!」莫拉克風災後,部落被重建還是遭毀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文/洪育增
莫拉克風災步入第13周年,住在永久屋的人們一切都好嗎?
2009年8月6日到8月10日,莫拉克風災(又稱為八八風災)席捲南台灣以及各處山區。風災結束後,各地重建與復原工作隨之展開,8月28日中央政府緊急發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民間團體像是慈濟、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援建團體也深入災區,協助搭建永久屋提供原住民族居住空間。
然而13年來,更多原民族人只能守在永久屋想家,不永久的永久屋導致原民族人面臨家庭生活空間不足、產業發展不易、部落文化傳承等困境。部落會長大、族人要生活,這些心聲政府聽見了嗎?這13年來原民族人又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又或者隨著時代的演進,原民族人面臨哪些更為現實的問題?
永久屋究竟是原民族人的避風港,還是愁城?本系列燦爛時光會客室共有兩集,第一集我們深入屏東禮納里(Rinari)永久屋部落,邀請兩位魯凱族好茶部落族人共同討論此議題,分別是禮納里脱鞋子共享空間經營者、霧台鄉民代表 Ngedrelre Druluan 李金龍,以及莫拉克災後原住民族人權促進會會長 Daganau Dalbathane 陳毅民,究竟永久屋帶給部落族人什麼樣的居住問題?永久屋能否讓族人永久定居?
13年前風災滅村   部落族人發展產業竟遭拆除
慘遭八八風災滅村的好茶部落又稱為「雲豹的故鄉」,莫拉克風災前部落已歷經兩波遷村行動。1977年是第一波遷村行動,當時因應台灣省政府以「改善部落環境」為由,部落族人從「舊好茶」地區搬遷到「新好茶」,也就是從目前的大武山西側、隘寮南溪一帶遷移到隘寮南溪左岸。
歷經賀伯、聖帕颱風影響,部落族人在2007年面臨第二波遷村行動,部分族人暫居屏東麟洛鄉隘寮營區。就在暫居的過程中,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來襲,新好茶地區變成河川行水區,導致部落面臨「滅村」困境。部落族人一併遷移到隘寮營區進行安置,2010年底禮納里永久屋完工,再次遷徙並居住於永久屋。
禮納里集結三大部落、兩大原住民族群,包括:瑪家鄉瑪家村(又稱瑪家部落,排灣族語為Makazayazaya)、霧台鄉好茶村(又稱好茶部落,魯凱族語為Kucapungane)、三地門鄉大社村(又稱大社部落,排灣族語為Paridrayan)。其中,瑪家部落與大社部落為排灣族,好茶部落為魯凱族。2011年8月,時任總統馬英九曾到禮納里夜宿,稱其台灣的「普羅旺斯」等稱號,引發外界諸多批評。
Daganau 表示,八八風災後部落緊急成立災後組織,主要在於凝聚部落族人的力量,並且透過組織的集體行動告訴政府原住民族的處境與需求。尤其近年部落看見越來越多與永久屋相關的問題,多次陳情、抗議,向政府傳達「我要真正的永久屋」。Ngedrelre也指出,風災後他回到部落,發現永久屋大多為老弱婦孺等獨居長者,許多青壯年人口到都市就學、就業,一旦需要返鄉參加豐年祭、結婚慶典時,永久屋的空間反而不夠族人居住。
受到部落長者的啟發與建議,部落青年開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永久屋空間做些事情,他們發揮魯凱族「共享共有」文化精神,發展寄宿家庭等觀光行程。同時進一步在永久屋擴建「脫鞋子共享空間」,提供旅客用餐、部落內部討論公共事務等需求。 Ngedrelre說:「我們是非常愛乾淨、好客的民族,部落每戶人家的椅子都很多!」然而由部落自力發展的觀光產業空間,卻在2020年遭屏東縣府拆除。
2020年10月15日縣府拆除工程入駐,族人在怪手前靜坐仍不敵脫鞋子共享空間遭拆除的命運。面對這般處境, Ngedrelre說:「縣府拆完脫鞋子共享空間,有做到殺雞儆猴的功能嗎?沒有!代表增建永久屋是大家的需求。」他質疑屏東縣列冊違建高達幾千件,如今縣府竟優先拆除脫鞋子共享空間,無疑是基於政治因素,而非實際考量部落族人的需求。
永久屋發展侷限多   政府聽見部落心聲嗎?
Ngedrelre認為,當年風災結束後,每個部落的災情以及進駐永久屋的需求大不相同,然而現在回過頭檢視政府的重建政策,他認為政府採用便宜行事、一體適用,甚至以「一國兩制」的方法興建永久屋。政府忽視部落需求的結果,也導致永久屋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對於當時面臨滅村困境的好茶部落而言,更是一大難題。
「如果要在這塊土地求生存、賣東西等,就必須增建跟違建。」Ngedrelre直言,永久屋只有居住空間,沒有耕地、公墓等空間,一旦族人想要發展產業等,難以逃離違建範疇,也讓族人陷入無法安居樂業的窘境。Daganau指出,搬來永久屋之前,部落族人並不瞭解如何發展觀光產業,以前只要有農作物、小米田等即可維生。遷移到永久屋之後,部落青年將觀光產業發展得有聲有色,隨後政府也極力推廣,沒想到最後竟被政府拆除。
對Ngedrelre而言,政府並沒有站在原住民族的立場預想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發展狀況,沒有顧慮到真正要在永久屋居住一輩子的人。Ngedrelre舉例,「小米」是部落豐年祭相當重要的原料,有一年部落甚至舉辦「沒有小米的豐年祭」,藉以諷刺政府的重建政策以及缺乏同理心的思維,導致他們搬到永久屋之後難以種植小米等處境。
尤其目前部落族人並沒有永久屋的土地所有權,僅有房屋使用權,且房屋無法轉讓買賣,僅限於繼承使用。Ngedrelre認為好茶部落並不像別的部落可以返回原鄉,取回並使用自己原本的土地。在八八風災的摧殘下,好茶部落已變為行水區,回鄉的道路也尚未重建,如今族人來到永久屋聚落竟無半點土地所有權,甚至難以拓寬空間進行更多發展。
永久屋土地所有權爆爭議   部落長老自焚盼政府看見問題
為了向政府提出土地所有權問題,2020年脫鞋子共享空間遭拆除之前,部落族人也到屏東縣府陳情。當時參與陳情行動的部落長老Kalrimadrau Redraedrame 盧啟村因此自焚,讓人相當錯愕與不捨。後來Kalrimadrau度過重重難關、脫離險境,目前仍在復健。提起Kalrimadrau的自焚行動,Daganau痛批該起事件遭縣府掩蓋真實資訊,導致自焚行動背後的訴求並沒有被社會大眾理解,甚至汙名化Kalrimadrau。
「他是篤信基督、很正直的長者,一直以來對部落的期盼以及對政府的信任很高,他之所以選擇自焚,絕不是個人私利也不是心理有問題,而是希望透過生命換取部落的團結,並且讓政府重視永久屋的問題。」Daganau表示,當時媒體針對自焚事件的報導大多持負面態度,就連部落內部也產生資訊落差等狀況,甚至有些族人認為是Daganau跟Ngedrelre指使Kalrimadrau 自焚。
Ngedrelre表示,當時他們一再跟族人強調不能引發流血衝突,僅是進行和平陳情,因此他們完全不可能指使Kalrimadrau 自焚。Ngedrelre也說,永久屋可能因為會因為錯誤的政策,導致部落滅族,這才是Kalrimadrau 自焚的原因。Daganau提到,後來看了Kalrimadrau在行動前傳給他的簡訊,才知道原來Kalrimadrau早已意志堅定準備自焚。當時Kalrimadrau在簡訊裡引用上帝的話,表示上帝用生命拯救人民,喚起人們對主的信仰,而他身為人,也要用生命喚起部落的團結。
Daganau認為,Kalrimadrau只是想提醒政府重視部落當前問題,並且用生命喚起族人身為基督徒必須「講真話」的意識。無奈事發後資訊落差再加上負面報導等狀況,導致社會大眾難以理解Kalrimadrau真正的想法。幸好Kalrimadrau活下來了,也能讓他親身說出這些感受與過程。
面對永久屋的土地問題,Ngedrelre指出,政府應可透過「以地換地」的方式,讓過往擁有土地的族人能夠取得永久屋土地所有權。而非因為過往的土地已變為行水區,忽視族人使用土地的權利,如此一來也才能讓大家更完善地思考如何發展產業、文化與生活。他認為當原民族人握有土地所有權時,不僅政府可課徵稅收、擁有穩定的稅收來源,族人也可自在使用土地。「土地對我們來說是生命,房屋對我們來說是傳承。」Daganau認為,並不是要「白拿」土地,而是希望透過盤點的方式,以及法律變更等途徑,從「以地換地」的角度讓族人能重新掌握風災前的土地所有權。
節目主持人管中祥也提問,或許土地涉及政府多個單位與層級,相關法規變更也有一定程度的困難?Ngedrelre認為其實這就是政府誠意的問題,只要政府願意做,基本上很多事情都能推進。他舉例像是風災發生時,政府緊急發布《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如今面對土地所有權問題,只要政府能從好茶部落著手認真解決,連帶地也能解決居住空間的問題,以及永久屋年久失修導致漏水、螞蟻叢生等問題。
從居住權到生存權   部落族人盼政府重視永久屋議題
永久屋問題爭議13年至今,Daganau表示,雖然感謝政府當時因應緊急狀況,建立相關法規並安置部落族人,但並沒有考慮到部落的生存問題、長久居住的條件等,這也是政府部門欠缺考慮的部分。Ngedrelre 也提到,平地人和原住民族人的生活觀念不同,對山林以及土地的情感也不同,因此風災發生後,或許對平地人而言擁有永久屋已可解決生存問題,然而對原住民族而言,擁有房子根本不夠,部落族人仍須想方設法延續傳統習俗與文化。
Ngedrelre指出,為了能在永久屋長期生存,許多歷經風災摧殘的原住民族,後續也靠當地族人的力量努力發展觀光事業,像是部落小旅行、部落社區營造、語言發展、陪伴長者、地方創生、培力導覽解說團隊、發展手工藝等。然而上述行為衍伸的空間需求等,最後往往被歸類為「違法」,也讓族人彷彿「寄居」在永久屋。
Ngedrelre強調,並不是需要政府特別照顧部落,而是希望政府能讓部落有更完善的法規與機制,讓居住空間的問題可以獲得解決,開店做生意也能合法。「我們都想合法,但是現行政策法令讓我們綁手綁腳。」他感嘆地說著。
節目尾聲,管中祥也詢問兩位來賓,希望政府如何解決當前永久屋問題?Daganau表示,希望政府透過軟體或硬體等方式,讓部落族人能在生活中找到安定,並且守護自身的家屋與土地。Ngedrelre 也指出,希望政府能透過法規等方式,解決永久屋的土地所有權等問題。歷年來Daganau和Ngedrelre也不斷向專家學者合作,盼能找出共同推進永久屋議題的解方。
管中祥認為,任何政策都不應該是由上而下的過程,而是應該經過民主討論等機制。政府也應瞭解所謂「災後重建」並不是蓋完永久屋就結束,而是攸關一個族群的文化、歷史以及精神流傳。上述考量也是攸關原住民族好幾十年的長期整體規劃,政府也可透過特別條例等概念,解決較為繁瑣的問題。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我們深信,透過群眾的涓滴支持,才是媒體真正能夠獨立的重要碁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社會運動、社會議題的第一手報導。 我們認為,公民團體闡述理念與關懷的媒體空間經常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社運現場待到陳情者說完話為止,而報導也相對主流媒體冗長許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集節目邀請到中華快遞工會理事長陳宏春、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分享此次中華快遞工會罷工過程以及公司後續回應......
本次節目介紹書籍《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特別以左翼觀點出發討論一個獨立案件「白色恐怖郵電案」,與目前主流白色恐怖論述方式有些差異......
日前,桃園市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引發抄襲爭議,中華大學與台大國發所已成立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審查林的論文,此案更引起政黨之間的政治攻防......
2012年,前消防員徐國堯為捍衛消防人員勞動權益,發起全台第一場「守護消防大遊行」,不料兩年後卻被他任職的高雄市消防局以言行不檢、執勤懈怠等理由,兩個月內記了42支申誡後予以免職......
今年五月疫情再度升溫,國、中小改為線上課程,許多家長得放下工作回家照顧孩童,雖然有「防疫照顧假」,但請假並沒有薪資補助,家長一方面要維護維護家庭生計,但同時又得回家陪伴小孩,如何兼顧?成了許多家庭的難題......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足滿在彰基工作長達25年,日前卻無故遭院方不續聘。究竟醫師的勞動條件面臨什麼問題?院方何以能無故不續聘?修法真的能改善現況嗎?本集節目邀請到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一同探討事件背後的法規制度、工作環境等問題......
本集節目邀請到中華快遞工會理事長陳宏春、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林昶志,分享此次中華快遞工會罷工過程以及公司後續回應......
本次節目介紹書籍《激進1949:白色恐怖郵電案紀實》特別以左翼觀點出發討論一個獨立案件「白色恐怖郵電案」,與目前主流白色恐怖論述方式有些差異......
日前,桃園市市長候選人林智堅的碩士論文引發抄襲爭議,中華大學與台大國發所已成立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審查林的論文,此案更引起政黨之間的政治攻防......
2012年,前消防員徐國堯為捍衛消防人員勞動權益,發起全台第一場「守護消防大遊行」,不料兩年後卻被他任職的高雄市消防局以言行不檢、執勤懈怠等理由,兩個月內記了42支申誡後予以免職......
今年五月疫情再度升溫,國、中小改為線上課程,許多家長得放下工作回家照顧孩童,雖然有「防疫照顧假」,但請假並沒有薪資補助,家長一方面要維護維護家庭生計,但同時又得回家陪伴小孩,如何兼顧?成了許多家庭的難題......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邱足滿在彰基工作長達25年,日前卻無故遭院方不續聘。究竟醫師的勞動條件面臨什麼問題?院方何以能無故不續聘?修法真的能改善現況嗎?本集節目邀請到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陳亮甫,一同探討事件背後的法規制度、工作環境等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藤枝部落因凱米颱風遭受嚴重破壞,居民面臨土石流與坍方威脅。部落會議主席與柯文哲討論修建擋土牆和改善基礎設施,以保護村民安全並恢復生計。居民表示,經濟收入依賴農地和餐廳,颱風頻繁導致生活困難,呼籲政府提供支持。柯文哲表示應盡量協助部落重建。影片最後呼籲政府共同努力,讓居民安居樂業,保護家園不再受災。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寒溪不老部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一日體驗行程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泰雅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無論您是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還是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寒溪不老部落隨時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由喧擾的此岸走向沒有煩惱的彼岸,重拾生活的能量,享受一趟深度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夢想之鄒就是夢想的船 我求學過程利用課後時間去中部的縣市協助遭到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部落兒童,他們遷移到城市去求學,住在嘉義的私立高中宿舍。我每一天都騎我的破車去當他們的老師,這些兒童的想法很平凡,就是回到部落生活。但是颱風造成的損失,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部落已經蕭條,只剩下老人,壯丁都往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來義減災知識走動式工作坊,藉由這場工作坊,我們瞭解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以及與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獲得對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科技發展平臺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藤枝部落因凱米颱風遭受嚴重破壞,居民面臨土石流與坍方威脅。部落會議主席與柯文哲討論修建擋土牆和改善基礎設施,以保護村民安全並恢復生計。居民表示,經濟收入依賴農地和餐廳,颱風頻繁導致生活困難,呼籲政府提供支持。柯文哲表示應盡量協助部落重建。影片最後呼籲政府共同努力,讓居民安居樂業,保護家園不再受災。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漢人移民到台中開墾時,台中土地上,居住著平埔族。 在理論上,台中的土地,屬於這些平埔族所有,並非無主土地。 漢人移民為了搶奪平埔族土地,用了很多方法。 1、直接殺戮平埔族人。 如前面提過的沙轆社事件。 鄭成功部將劉國軒幾乎將沙轆社平埔族人,全部殺光。只剩下6人躲藏起來,沒被殺。
Thumbnail
寒溪不老部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一日體驗行程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泰雅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無論您是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還是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寒溪不老部落隨時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由喧擾的此岸走向沒有煩惱的彼岸,重拾生活的能量,享受一趟深度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夢想之鄒就是夢想的船 我求學過程利用課後時間去中部的縣市協助遭到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部落兒童,他們遷移到城市去求學,住在嘉義的私立高中宿舍。我每一天都騎我的破車去當他們的老師,這些兒童的想法很平凡,就是回到部落生活。但是颱風造成的損失,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部落已經蕭條,只剩下老人,壯丁都往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來義減災知識走動式工作坊,藉由這場工作坊,我們瞭解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和文化,以及與不同族群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獲得對原住民族社會永續科技發展平臺的相關資訊。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