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3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王龍溪的四無說

    王汝中(龍溪)所持的觀點: 「若說心體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有善惡在。」
    龍溪的四無說,單憑上述所引者,其實並無詳細的分析,而只是一個觀點而已。
    茲與陽明的四句作排比分析: ①首句陽明謂「無善無惡心之體」,而龍溪也說「心體是無善無惡」,這是陽明的本意,並無衝突。儘管二人是否都認同心體是至善的,則另議。
    ②第三句陽明謂「知善知惡是良知」,而龍溪基本上也同意。蓋良知之能知善知惡,是知意的善惡,而良知本身還是無善無惡的,這樣才能超然於經驗價值層,而知善知惡。就像上文提到哪個安全監控器的比喻,安全監控器本身是無所謂善惡的,但它是超然於經驗而攝知善惡的。
    ③第四句龍溪謂「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如果「物」也是無善無惡的物,這樣就毋須為善去惡,就毋須格物、毋須正物。龍溪的觀點是,既然心外無物,亦即物在吾心,而心體之本然屬於無善無惡的;那麼,物也好應是無善無惡的。何況物之有善惡、美醜、是非、對錯,完全是人心的價值取向,與物本身何干?故此,物之所以有善惡,乃是人心的價值取向,亦即是意之有善有惡。
    所以,陽明的四句教中,第一、三、四這三句,與龍溪的無善無惡,大抵上也沒有太大的牴觸。問題就在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龍溪堅持說,「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有善惡在」。
    龍溪認為意也是無善無惡,那是基於心體是無善無惡作為大前提的。但在現實世界裡,人不是神,人有人欲,而人欲又有善惡之分,這是不能否定的事實。人當陷於罪惡的深淵時,這個意之惡要回復到心體之善,恐怕是要有不少的工夫的,有時一提升,也許又再陷落,永無翻身之一日,說不定要連根拔起,斷臂保身,始可重新做人。故此,龍溪之說,未免言之輕易,流於空疏不實。
    所以,陽明最終再三強調: 「二君以後再不可更此四句宗旨…今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工夫,只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着實。此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
    不過,以上所引的陽明之言與龍溪的四無之說,皆出自【傳習錄】和【陽明年譜】,這些都是陽明弟子所刻錄的。若要詳細理解龍溪四無之說,與陽明的良知教義有無牴觸,二者能否會通,這就要從【王龍溪語錄】,才能找到答案了。可惜,陽明其時已不在人世矣!
    (寫於2022年8月13日) 另話:筆者手頭那本【王龍溪語錄】是沒有標點的,當年閱讀,要自行斷句的。現在網絡資訊發達,垂手可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