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為什麼常常會自找藉口,說:要知行合一,很難!說這句話時,其實是個藉口,自找下臺階而已。
意念一起,人本身是否知道這念是惡?當然知道。那為什麼還是要做呢?就因為那惡念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若是明知是惡念,而還是要去做,那所謂「明知」已不是真知,不是良知的知;而只是意念的知,也就只是一個搖擺不定的意識而已。
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工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件事。」
所謂的「工夫」,就是要切切實實地修煉、要徹徹底底地涵養,並非空談要合一;否則,那只是閑說話,只是假空話。
咱們的良知,本應知善知惡、知是知非的,而同時又能為善去惡、好是惡非的。前者就是「知」,而後者就是「行」。當良知知此善此惡的同時,便已油然生發出好此善、惡此惡了,所以說「知是行之始」。
反過來說,當咱們表現出為善去惡、好是惡非的同時,這不僅表示知善知惡的知是真知,而且表示這個真知已具體落實而成為真實的行為了,所以說「行是知之成」。
陽明先生又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當良知知得是非善惡到真切篤實的時候,在心態上,便自然是其是而非其非、好其善而惡其惡,所以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
反過來說,當咱們的視、聽、言、行,乃至意念而達於明覺精察的景況,便自然知是知非、知善知惡,所以說「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總之,知行只是一事。
陽明依據《大學》的一個示例: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當人聞到一股惡臭,很自然就會用手遮鼻;即使沒用手遮鼻,但其內心已同時討厭那股臭味。「聞到」,就是知;「用手遮鼻」或「內心已同時討厭那股臭味」,就是行;而這知與行,是同時呈現表露的,這就叫做知行合一。

所以,陽明說知得真切、知得確實,就會即時表露行動。而當這個行動時時明覺、處處精察,這就會印證道德上的知,而堅信這個知與行的實在,而使心安。
既然人本有良知,能知善知惡,那為什麼不做自己的主宰呢?
(寫於2022年8月3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下的人,一提到「隔離」就怕怕!但,自己的良心被自己的私欲隔離,就若無其事,還「理直氣壯」地說:「個個都係咁架啦!」 問問大家:如果丟失了錢包,你會緊張地去尋找嗎?當然會啦! 如果丟失了本心呢?會立刻去找嗎? 有人問:良知在那裡?
    良知人人本有。故良知即本知,非指良與不良。 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上】 或問:良知,可以忘患難、出生死、去功名;又說人人本有良知。但,何以又未能感受如實如現呢? 人類最終的價值根源,就在良知!
    前文交代為什麼要立致良知教;然則,什麼是致良知教呢?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即使生前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一樣會有人攻擊批評,一樣會有人捏造誣陷的,無怪老子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有人說可、說對的,自然就有人說不可、說不對的,這就是人生百態。
    人有飲食男女——食色之性,告子與孟子辯論人性時,也講得很清楚,你說孟子當時理解不理解?當然理解。孟子之後,荀子力批孟子的「性善說」,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力量。之所以見善,乃後天改造的。荀子這些觀點,雖在孟子死後而發,但孟子在世時,相信孟夫子也是理解的。既
    大家都聽過斥罵人「喪盡天良」,又或呼天搶地喊「天理不容」、「良心何在」。那麼,究竟天理與良心有什麼關係? 「天良」,就是天理與良心,如果從陸象山和王陽明的思路來說,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2022-8-13)
    時下的人,一提到「隔離」就怕怕!但,自己的良心被自己的私欲隔離,就若無其事,還「理直氣壯」地說:「個個都係咁架啦!」 問問大家:如果丟失了錢包,你會緊張地去尋找嗎?當然會啦! 如果丟失了本心呢?會立刻去找嗎? 有人問:良知在那裡?
    良知人人本有。故良知即本知,非指良與不良。 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傳習錄上】 或問:良知,可以忘患難、出生死、去功名;又說人人本有良知。但,何以又未能感受如實如現呢? 人類最終的價值根源,就在良知!
    前文交代為什麼要立致良知教;然則,什麼是致良知教呢?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即使生前能立己立人、達己達人,一樣會有人攻擊批評,一樣會有人捏造誣陷的,無怪老子早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有人說可、說對的,自然就有人說不可、說不對的,這就是人生百態。
    人有飲食男女——食色之性,告子與孟子辯論人性時,也講得很清楚,你說孟子當時理解不理解?當然理解。孟子之後,荀子力批孟子的「性善說」,說:「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也就是說,人性本惡,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力量。之所以見善,乃後天改造的。荀子這些觀點,雖在孟子死後而發,但孟子在世時,相信孟夫子也是理解的。既
    大家都聽過斥罵人「喪盡天良」,又或呼天搶地喊「天理不容」、「良心何在」。那麼,究竟天理與良心有什麼關係? 「天良」,就是天理與良心,如果從陸象山和王陽明的思路來說,天理即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朱熹解格物為「究物窮理」,這顯然與陸象山以致與先儒不同。誠然,天下物,有則有理;究物,固然可以窮理,但此乃認識論的路子,與良心的感應何干? 要意誠、要意善,就必須致良知、彰顯良知,而使意歸於誠、歸於真、歸於善。 (2022-8-13)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攝影:哈克 「擇法覺支」必須運作於生活的每一項緣起和經驗中。 「念念覺照」並不只是說給他者的口頭禪,而是一名修法者必須訓練自我、融為體氣的慣習。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認同與「心相應」 ——梁寒衣   老子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科技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的獲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知道應該做什麼,卻很難真正去做。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同時也困擾著許多人。我試著去尋找答案,而王陽明的心學給了我一些啟發。因此,本文將探討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的意義及其實踐的方法。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攝影:哈克 「擇法覺支」必須運作於生活的每一項緣起和經驗中。 「念念覺照」並不只是說給他者的口頭禪,而是一名修法者必須訓練自我、融為體氣的慣習。   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認同與「心相應」 ——梁寒衣   老子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道德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科技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的獲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知道應該做什麼,卻很難真正去做。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同時也困擾著許多人。我試著去尋找答案,而王陽明的心學給了我一些啟發。因此,本文將探討王陽明主張的「知行合一」的意義及其實踐的方法。
    人的想法,千絲萬縷如天馬行空,狂放且不受任何控制,幸好想跟事實之間,要經過一個做的過程,而想跟做中間還有一扇門!這扇門可能是人間正道的認知,可能是因緣果報的懼怕,不管是什麼?我通通稱之為教養! 我從不認為因為懼怕而行的善就比單純為行善而行的善高級。我是個結果論者,我曾經論述過偽君子與真小人,偽君子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