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活動記實:9/5《懂得的陪伴》新書分享會

    昨晚新書分享會,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在致詞時表示,一般人都以為心理諮商都在聊天而已,好像沒什麼用,但他引用王浩威醫師的話請大家可以想想:有什麼人能以你為主體,不帶評斷的聽你說話20分鐘?
    徐總編說,其實當個諮商心理師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書中有提到心理師需要具備很多條件。而曹中瑋老師在心理專業上堅守,卻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寫出這本書分享專業原則的書,實在很可貴。
    《懂得的陪伴》作者曹中瑋老師在花費許多心力才完成了這本書。剛好日前颱風,以為會影響這場活動,但感謝老天眷顧,天氣轉好。當她看到台下有那麼多讀者參加,也不能自已地感動哽咽,她謝謝自己的認真執著與感性,因為這樣,才全心全意的投入心理諮商領域。
    曹老師分享,當她是個心理師時,是站在個案的略後一小步陪著,但是只有陪伴其實是不夠的,還需要輔佐專業訓練和所有諮商知識理論,用以判斷「燈」該照得多遠。
    第一步,透過我們對當事人的「懂得」,讓他看到自己的美好、處境與困惑,進而引發對自己的改變。要懂得的陪伴很難,因為個案背負的種種有如包袱,可能影響了自己的判斷,因此,如何打開個案的包袱就是件很重要的事。就像這幾年,大家都戴著口罩,每個人會對口罩下的真面目都有自己想像,這就是受自己身上「包袱」的影響。
    第二步,重新整理當事人的過去。很多個案經歷負面的事件,都希望能回到從前,希望一切都能重頭開始,希望沒有這件事情的發生。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曹老師分享《快思慢想》曾說到的事:「有一個不好的經驗,都會把很多美好的經驗都取代了。」就好像問現場的大家,對今晚的新書分享會有什麼感覺?也許有些人會說「老師哭了!」「現場的冷氣好冷哦~」只會記住一、二項事情,卻忽略了其他點點滴滴。
    曹老師舉書中案例分享:曾有個案與媽媽出遊時,被媽媽打一耳光而記恨在心裡,覺得媽媽比較愛妹妹,經由曹老師鍥而不捨的探問,才發現午餐媽媽特別準備了玉子燒,而這是對蛋過敏的妹妹不能吃的…….赫然發現媽媽其實也很愛他,為了他專門準備喜歡的食物,而這個食物是妹妹不能吃的。
    第三步,會考慮到個案的主體性自我。若能照顧、安撫自己,主體性自我也能慢慢提升、成為自己「我王國」的國王。比方參加聚會,就派活潑的自己出來;要去開會時,推派頭腦清新冷靜的自己出馬;被欺負的時侯,就要推派強悍的自我出面。在諮商的工作中,若個案主體性自我太弱、沒有力量,就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
    最後就是處理當事人的傷口。曹老師說,這不意味要重現當事人的傷痛歷程,而是要以「當下」傷口的處理為重
    談到心理師這個人,我們不能僅成為一個成熟溫暖的人,還要充實專業的心理諮商技能。現下有些人以為好好「修練自我」就可以成為好的心理師,這是不對的。諮商技能的紮實,是很重要的。
    談到「諮商中的關係」,如果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該如何進入諮商關係?可能遇到進來個案的心並不在現場,就要設法喚醒他回來。
    談到「情緒」,曹老師特別著墨我們文化中特有的情緒現象。譬如我們文化不鼓勵生氣,但曹老師說,生氣可以變成我們很棒的力量,幫助我們解決事情,如果生氣了卻不能做什麼,就會成為了委屈。也談到「自責」。當個案感到自責,諮商師可以告訴個案,有錯的是這件事,而不是你整個人都有錯,「反省」不是反省自己不好,而是這件事做得不好的部分。曹老師還分享,有時施恩於人,反而變成仇人的狀況,如果別人對我的施恩是包容和原諒,那麼他對我的恩,反而像是抓住了我的把柄,特別如果這是公事,就會變得非常複雜。
    最後曹老師分享,心理師能領會更多生命的豐厚,其實是很幸福的工作。
    攝/趙士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