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筆|《遇見完形的我》

2022/12/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助人工作不是聊天,那是什麼?

最近「諮商筆記」事件很夯...有人提出與其指出其中哪裡不夠專業、可能帶來哪些後果,不如嘗試具體說明「諮商是什麼」?
我不是心理師;我踏入助人工作領域,是從接受諮商與進修心理學開始。越是想成為更專業的助人工作者,就越覺得每個人都很複雜、每次談話都很獨特...到底要怎麼跟別人解釋清楚:「心靈諮詢不是只在聊天」?
曹中瑋老師的這本書我買很久了,但一直沒有動力去讀,因為我對於「用戲劇內容當案例」有點興致缺缺...。我想說,讀了不就被劇透了?我要努力從文字去理解劇情大綱,才能知道老師想闡述什麼?
原本一想就費力,但實際看了第一個故事《寒單》,覺得好精彩哈哈哈!

老師的文筆真好!有抓住劇情精彩的故事性,保留一些細節的懸念,聚焦在他想探討的關鍵——不懂得覺察,可能對未來帶來哪些影響?假如有所覺察,可以回溯過往哪些框架與傷痛?

🌿覺察有哪三方面?

再次看到完形的金三角「覺察、選擇、責任」,發現我已經遺忘它很久了。雖然自己也常練習覺察,也知道覺察有哪些層面,但是,自己總會有些慣性和盲點...比如有時忍不住,可能會太快跳到做決定的階段;或是沒有陪對方慢下來,多停留在複雜的矛盾。
覺察的三方面如下,附錄有清楚的練習:
(1)外界:運用五感,接收外界訊息
(2)中界:認知思考功能(包括想像、比較、回憶等)
(3)內界:相對抽象的感知,包括身體內部(比如氣息流動、胃部緊繃)以及情緒感受
老師舉了很有趣的例子,說明成人是如何無意識地否定小孩的感受。比如「你等一下會冷,穿上外套!」,或「你這樣沒吃飽,再吃一口!」
當小孩的感受一直被否定(不准哭、不准發脾氣),甚至受到照顧者長期的傷害或忽視...孩子的感受力就會「退化」,甚至「關閉」感受的能力。這樣長大後,就比較容易成為低自尊的人,缺乏活著的感受,對關係缺乏連結與信任...。

🌿恢復覺察的日常練習

老師把過度運用思考稱為「大頭腦症」,並鼓勵我們從比較被忽視的「五感」與「情緒」來恢復感知覺察力。
練習有四個原則:
(1)最好每天固定時間進行
(2)外界感官:每次單一感官為佳
(3)內界感受:以保持清晰為目標,而不是要舒服放鬆(坐姿為佳)
(4)態度:如實接受,適當停留在有感覺處;暫時讓中界覺察完全停止(不抗拒、不批判、不分析)
老師的說明很細膩,對於觸覺、聽覺、味覺、嗅覺、視覺都有不同的描述。我聯想到自己這幾年因為開始喜歡植物和藝術治療,所以觸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甚至在催眠中也會用到觸覺的強化(比如感受門或書的質感)。這些核心的基礎覺察都是通用的,光是「撫摸」的覺察力就可以應用到嬰兒安撫照顧,以及伴侶情趣互動~其實可以很好玩啊!
以上,繼續慢慢啃書!感謝閱讀,歡迎轉貼、回文~
|夜希的談心空間|
牌卡談心、藝術療遇、催眠引導

*網路初談:享體驗價
*IG:https://www.instagram.com/liveenlight/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