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諮商師】我的焦慮小日常——無法被理解的孤單&無法發呆&我的一小步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要請大家注意,我諮商的內容是諮商心理師針對「我的情形」而給予的建議,並不代表適用於所有的人,以及所有精神疾病的症狀,在這裡只是用於「個人記錄及分享」,並無諮商用途喔!
如有情緒問題,還是建議去就診或找尋合適的諮商(心理)師喔!
「好,這三週,還好嗎?怎麼樣?」剛從廁所衝回來的諮商師一邊翻著我的資料,一邊喝著水問我。
「……不知道該怎麼說……」事情太多了我有點混亂。
「我記得妳上次說有要講小時候被霸凌的事?」
「阿……最近有很多事,今天就先不講那個了……我先從最近的事情講好了。最近有個糾紛,我記得之前有跟妳講過,明天要開庭了,我們最後還是提告了,看了對方寄來的答辯狀,一整個火都上來了,整個病發,對方在答辯狀上編故事,真的太扯了!我覺得我是不是真的對這種道德感很低的人真的很沒輒?但雖然明知道對方是錯的,我還是會忍不住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錯?』,因為對方寫得太擲地有聲了。我覺得我的情況很奇怪,就事實及證據真的是對方的問題,但我還是會自我懷疑,先生覺得是我家庭造成的,不過我覺得,好像跟我小時候被霸凌比較有關係,因為我直到高一為止,都還認為自己被欺負是自己的錯。」
諮商師一邊聽我說一邊記錄著,我等待她寫完。
關於無法被理解的孤單
「然後,昨天要跟先生對答辯狀,因為提告的是他,所以進去開庭的也是他,就跟他一起討論要怎麼回覆,雖然能準備的證據都準備好了,我還是會很擔心,一直設想會不會有不好的結果,然後先生就說:『不要想了啦,不要那樣想』讓我有點受傷,我跟他說『我的症狀就是會一直想一直擔心阿』,他也不知道怎麼回應我,就叫我去睡覺了。
我其實一直很感謝我先生在我生病的期間對我的照顧跟陪伴,他真的很有耐心也盡力了,但我覺得他好像只能接受這個疾病帶給我生理上的不適問題,卻不能理解這個疾病在我心理上造成的心理問題。
我知道他的反應很正常,一般人都是這樣的反應,他不是專業人士,我也不能要求他跟諮商師一樣,但……我就是會希望他能理解,雖然我知道不太可能,這個結果讓我覺得……很孤單。」有點小小的哀傷地說完了。
「嗯嗯,官司的事情沒辦法,只能盡力準備了,我們也沒有把握法官的看法會跟我們一樣,所以設想結果其實也很難有明確的結論。」諮商師客觀的回應我。
「我知道,我跟我先生已經有共識了,無論如何就到明天結束,不論結果好壞,就接受,讓事情告一段落。」
「嗯嗯,這樣很好。關於你的情緒造成的症狀問題,確實有很多個案都是這樣。可以理解你肚子痛、頭痛,但你的心理壓力無法理解,甚至會覺得妳就怎麼樣就好了阿,然後個案的心理壓力持續累積後就反應在生理不適上了(就是發病了),這真的很難去要求,因為他們沒經歷到所以真的無法去理解你的心理壓力跟焦慮,也確實有滿多個案跟妳有一樣的心情──覺得孤單,這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
「我知道,所以我不要求他,但他這麼說時我真的會覺得很難受,我想知道該怎麼避免這樣的情況。」我無助的看向諮商師。
「嗯……我覺得有兩個辦法,一個是事前截斷,一個是事後。比如妳們討論官司的事,如果你已經感受到是焦慮症狀產生的焦慮不安,就先停下來中斷討論去做別的事,真的沒問題了再繼續回來討論,畢竟一直讓焦慮的感覺擴散瀰漫開來,妳就會陷在那個情緒裡出不來,這不太好;另一個是事後,你可以跟妳先生說,當你開始焦躁不安的一直說一直說想那些不好的可能性時,就當作你只是一般抱怨就好,只是要他聽要他陪伴支持,除非問他的意見,不然就不用特意告訴妳該怎麼做。妳覺得怎麼樣?」腦力激盪完後諮商師的結論。
「嗯……事後的那個雖然很不錯,但我覺得我先生會忘記ㄟ」他可是有前科呢,會忍不住給我意見忘記我只是在抱怨。
「所以我覺得要雙向並行,最好是妳自己先覺察到,事先截斷,如果你沒覺察到,就只能拜託先生了」諮商師建議道。
「嗯嗯,好,我知道了,我再跟他談談。」我覺得建議很不錯。
關於無法發呆
「還有,有件事是小事,但是讓我很困擾,我很喜歡發呆,但我發呆時我會皺眉,我先生就會擔心我問我還好嗎?然後我就會很不悅,因為發呆被打斷了。最近那次我正發呆發得舒服的時候被打斷了,真的不太高興,但他看不出來我是發呆還是心情不好,所以就跟我說:『好啦,那不然以後都不問了,等妳自己跟我說好了』,我其實不是不要他關心我,但我真的想好好發呆,也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跟他的感情,所以我很困擾……」好,我知道這個問題很白痴,但我真的很困擾。
「嗯嗯,他可能也是會擔心妳是不是焦慮症引發的心情不好。妳什麼狀態下會發呆?」
「隨時,只要有空檔就可以發呆,我很容易發呆,發呆讓我很舒服,是整理我思緒的方式。」
「妳發呆時的內容是什麼?」
「發呆時有時是腦補的小劇場,很具體的想像,比如我最近很喜歡一本書,我想看這個作者的其他著作,但台灣沒有他其他著作的譯本,我就會想像說我為了看他原文著作去學好日文,有一天去日本還參加他的簽書會,還跟他討論他的書之類的,會相當具體的小劇場;或者是是無遠弗屆的意識流,流得很遙遠。」
「那你多久會沉進去呢?」
「很快ㄟ,像妳剛剛去廁所,我一坐在椅子上就能立刻發呆了,我連跟別人對話時都能發呆。」
「妳會回話嗎?」
「會阿,我還是能回答對方,對方不會發現我在發呆,我還是有在聽阿,我聽得到最後一句就大概猜得到在講啥,我就能回覆得了。」
「那你發呆時大概都是什麼表情呢?或是姿態?」
「嗯……我通常都是皺眉然後沒表情,身體會維持同一個姿勢不會動」
「喔喔,那就要叫你先生看到時先觀察妳一下,那你多久會『沉』進去呢?五分鐘?」
「嗯……很快ㄟ,可能不需要五分鐘,之前就很常被他打斷,從交往時期就這樣了,真的滿困擾的,我想發呆阿~讓我發呆~~~」吶喊。
「那……三分鐘?」
「嗯……三分鐘應該就差不多沉進去囉,我就會很不爽了。」努力地回想。
「那如果一分鐘、兩分鐘呢?妳會怎麼樣?」諮商師試探地問我。
「如果是一分鐘的話小劇場還沒有很具體,應該是還好我還能正常回應他,如果兩分鐘的話我大概就會『嘖』了」我回答。
「嗯嗯,那這樣,妳跟妳先生說,請他發現妳在皺眉不說話時,先觀察個兩分鐘,如果你的表情跟姿勢都沒變的話,那應該就是在發呆了,就先別管你,等妳主動跟他說話時,再跟妳確認剛剛是發呆嗎?還是心情不好?這樣你覺得好不好?」
「喔喔,這個好喔!我再跟他說,太好了!」終於有解決方案真的太好了。
我的一小步
「對了,最近有個進步就是,主管在問我們進度時,我不會不爽了,他問我就正常的回答何時可以交出來,比較難處理的就回覆說比較難估時間、比較不好說。」我小小小的進步。
「喔喔,太好了,這樣你工作時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了。」
「嗯嗯」我點點頭。
「嗯……今天時間差不多了誒,那看來小時候的事只能下次再說了。」諮商師看了看時鐘說。
「有機會再說吧。」我點點頭。
「我看看下次什麼時間喔……下就約這個時間吧,下次結束後會隔比較久喔,因為會隔一個農曆年」諮商師看完時間跟我說。
「哇,真的很久誒,有點不安,希望中間不會發生什麼事。」稍微不安的說。
「那……如果妳有突發狀況,還可以加約這個時間,不過如果被別人約去就沒辦法了。」
「好。」我點點頭。
「那下次見囉~」諮商師站起身,送我到門口。
我揮揮手,關上門,等待下次的時間。

後記:
不好意思,這篇比較瑣碎一點,事情有點小多,但對我跟我先生(照顧者)之間的相處蠻有關係的,想說,說不定可以幫助到人,所以還是寫出來,也順便做個記錄。
這篇是諮商完回到家就立刻打出來的文章,所以文句可能比較不夠美,比較偏
記錄,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那就這樣囉~
下篇我又做夢囉~
罹患焦慮症後,雖然與常人無異的生活著,但總覺得身在另一個國度,「為什麼我的反應和想法都跟別人不一樣?」。 探索自身罹患廣泛性焦慮症(GAD)的過程,期盼得到療癒並且得知真正罹病的原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