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性主義者總是人人喊打?讀《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破除女性主義者的汙名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這是一本以平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帶大家重新思考何謂女性主義者,並說明為什麼人人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者不應該被汙名化,也不應該變成一個人人敬而遠之的稱呼,是一本約一百頁以內的小書,能夠很快的跟著作者從不同角度再次思考女性主義者的意義,是本很好讀且一氣呵成的小書;以下就不針對書中內容作要點整理,就以個人讀後心得做抒發。

為什麼女性主義者總是人人喊打?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
女性主義者這樣的標籤,在許許多多的標籤中應該算是大家會盡量避免被冠上的稱號,常常會在討論性別平等的議題上,當大家滔滔不絕的說著何謂性別平等,最終都會補上一句:「可是我不是女性主義者啦…」女性主義者就成了這樣一個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覺得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員,因為大家想到的女性主義者,通常都會想到一個憤怒、一板一眼、有點神經質的形象,因為這些形象之強烈,強烈到女性主義者最終倡議的理念被抹滅掉。

女性主義者是性別不公的覺察者

女性主義者是在看到社會針對性別上有所不公的地方而大聲倡議的人們,這追根究柢並不是什麼應該要覺得丟臉的事蹟啊,就像是觀察到結帳服務生會將帳單擺在男生這一側等,人們往往會在不自覺中有這樣的行為及習慣,而女性主義者在這個角度上便是那些對於性別不平等上有了覺察的群體,有了覺察才能有所改變,也才有真正翻轉的機會。
這就好比之前有迪士尼卡通真人選角的爭議一樣,為什麼白雪公主要找黑人來演?為什麼硬是要有多元族群來當公主們?會不會過度強調多元性而毀了原著的創作?反過來也要思考,為什麼我們總認為公主必須是白人,一樣的故事情節難道變成了黑人或是少數族裔,整個故事就會變調了嗎?正因為我們過去所積累的習慣,導致了我們有這樣的所思所想,而真正要改變這些習慣,是不是就是該在教育、媒體,甚至更多的面向去翻轉這樣的約定成俗?
扯遠了,說到底是真的蠻推薦大家都看看這本書,女性主義者所倡導的性別平等並不僅僅限於女性,也許正是需要更多的人一起起身倡導這樣的理念,更多人的挺身而出,也才能真正解放在社會約定俗成中,要男性多多負擔這種額外的社會期待,不需要再因為自己所擁有的「性別腳色」而再度受到什麼責難,說到底,怎麼會有什麼性別腳色的存在?每一個人都有其獨立性,真正也不需要有什麼所謂的性別歸屬,而讓自己陷於應該活在怎麼樣的期待及框架下,正因為是有這樣落實真正平等的大夢,才更應該人人都跳出來支持,因為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給大家。
我是軌軌,是個喜愛讀書的科技業上班族,發現自己如果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等到同事或是朋友請我推薦時,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理由,最後只能霸氣的說:「反正就是本好書啦!」深感這樣子實在不行,故養成了讀完書進行反思的習慣,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忙碌的大家鼓起勇氣,勇敢地打開書,省去一些挑書選書的時間,享受讀書的平靜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注意力商人是一本揭櫫媒體、廣告如何透過吸引群眾關注來獲利的歷史書籍。注意力商人是如何因應媒體的變革來跟著改變其獲利模式,增加廣告、達到效益,並拿捏廣告的臨界點避免引來群眾的反彈,作者以宏觀的角度來看每一個時代「注意力商人」的樣態,以歷史的角度來找出簡易的定律,是一本廣告媒體界都該看看、很有洞見的歷史
這是一本介紹睡眠的科學書籍,書中以許多關於睡眠的臨床實驗,說明生物在進入睡眠狀態時會有的生理反應並驗證睡眠之於生物體的重要,最終將所有實驗出的結果與現代人的生活作結合,揭櫫當今社會的作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提供企業主及個人建議方針,鼓勵眾人正視普遍睡眠剝奪的現象並隨之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這是蜜雪兒‧歐巴馬寫的傳記,從其出生的成長背景到一路成為第一夫人,以其自身的故事緊扣對美國種族議題的觀察、女性在職場地位上的困境及其自我探索的對話與經歷,以敘事的角度帶大家了解其一生,從中理解蜜雪兒在擔任第一夫人時所擁有的理念及欲達成的目標。
在職涯規劃上,人們會去找尋自己嚮往的工作的Role Model或是Mentor,透過了解其過去的布局及經歷,讓自己能夠一步步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工作邁進;而追求快樂又何嘗不是如此?作者透過觀察幸福指數最高的丹麥人生活,歸納出丹麥人快樂的組成分子及核心理念 Hygge,寫成一本溫馨可愛快樂指南給大家參考。
注意力商人是一本揭櫫媒體、廣告如何透過吸引群眾關注來獲利的歷史書籍。注意力商人是如何因應媒體的變革來跟著改變其獲利模式,增加廣告、達到效益,並拿捏廣告的臨界點避免引來群眾的反彈,作者以宏觀的角度來看每一個時代「注意力商人」的樣態,以歷史的角度來找出簡易的定律,是一本廣告媒體界都該看看、很有洞見的歷史
這是一本介紹睡眠的科學書籍,書中以許多關於睡眠的臨床實驗,說明生物在進入睡眠狀態時會有的生理反應並驗證睡眠之於生物體的重要,最終將所有實驗出的結果與現代人的生活作結合,揭櫫當今社會的作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提供企業主及個人建議方針,鼓勵眾人正視普遍睡眠剝奪的現象並隨之做出相對應的調整。
這是蜜雪兒‧歐巴馬寫的傳記,從其出生的成長背景到一路成為第一夫人,以其自身的故事緊扣對美國種族議題的觀察、女性在職場地位上的困境及其自我探索的對話與經歷,以敘事的角度帶大家了解其一生,從中理解蜜雪兒在擔任第一夫人時所擁有的理念及欲達成的目標。
在職涯規劃上,人們會去找尋自己嚮往的工作的Role Model或是Mentor,透過了解其過去的布局及經歷,讓自己能夠一步步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工作邁進;而追求快樂又何嘗不是如此?作者透過觀察幸福指數最高的丹麥人生活,歸納出丹麥人快樂的組成分子及核心理念 Hygge,寫成一本溫馨可愛快樂指南給大家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想研究女性主義很久了。有人向我推薦了由女書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讓我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女性主義。 此書由顧燕翎主編,另有其他九位作者分別整理各家流派資料並撰稿。各人思考脈絡不同,也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路徑。 為何會對女性主義產生興趣? 先來說說自己為何會開始對女性主義感興趣。雖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想研究女性主義很久了。有人向我推薦了由女書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讓我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女性主義。 此書由顧燕翎主編,另有其他九位作者分別整理各家流派資料並撰稿。各人思考脈絡不同,也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路徑。 為何會對女性主義產生興趣? 先來說說自己為何會開始對女性主義感興趣。雖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