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22章】誠全歸一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經文:
王弼本: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帛書(校):
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章,不自見也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胃曲全者,幾語才!誠全歸之。
楚簡: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曲:偏、彎。
枉:歪。
窪:坑。
敝:破舊。
曲、枉、窪、敝到全、直、盈、新,從負的一面轉向正的一面,有逐漸好轉的趨勢,帶給人希望,像是在慰藉處於低潮的人們,吃虧就是佔便宜、事情總有轉機,保持良好心態就會有好的結果。
但實際上,這是描述自然現象,萬物不會一直保持在某一狀態,因為物極必反,無論是高低曲直、新舊盈缺,到達閾值,便會反向運動,如同太極,至陰中有陽、至陽中有陰,致使萬物流動、循環運作、生生不息。
它既是自然規律,則無論在「曲」或在「全」,都只是在展現一種狀態,而人會在意,是將自我意識投射在其中。
舉例來說,花開花謝,你不會惋惜花的凋謝,因為時間到了它就會凋零,但是你會在意家中的那盆花枯萎了,因為你的意識投放在那盆花上,它就不再「自然」,只要與你有關,便無法像看待自然現象一樣,一旦投放「意識」便有了在意。
「將意識投放在其中」會衍生出「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因為將自身投放在身外所有與自己有關的事物上,在每個事物都留下自己的意象,自己像是核心,與那些事物產生連結,所以自己就顯得重要,那是意念的投射,只要事物一變動,即使不在視線內,心思仍然跟著起伏,因為關乎自己,無論是好事或壞事,都被牽動著。
需回歸到自然狀態,自己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曲」或「全」,也僅是自然流動的現象而已,在不在意就看把自己看得淡不淡,而要看得淡,得先收回那些被投射出去的「意識」。
當「意識」回歸到自我,心就比較平穩,每有獲得一點什麼,便可清楚知道自身產生什麼變化,即是「少則得」,但人的意識容易受牽引,接收的越多、訊息越雜就越混亂,若無法即時辨清,便會模糊判斷,接著影響決定,產生行為,累積成習性,所以「多則惑」。
因此,聖人以「抱一」為天下式,面對天下萬物,他皆採取一種應對方式:「抱一」。
「一」,宇宙萬物皆為一體,整體運作循環,即是「道」,世界本為一元,但因人類的意識,而分為二元,二元意指主觀客觀、自己他人、內與外……等,這些意象皆屬於意識活動。
難以理解的是,我跟他明明有不同軀體,各自有各自的感受,怎麼會說是一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覺、想法、個性是事實,就像千萬種動植物,牠們各自有表現生命的方式跟態樣,但是所有的物,都會照著一定的軌跡走,例如動物分草食性跟肉食性,牠們的特性在物種出現前就被設定,誰來設定?是「天」,或稱「道」。每一物種的特性不同,但牠們都按照自己的特性生存下去,所以鳥不會想游泳,魚不會想飛,但是人類會,因為人的意識複雜,牽動著欲望跟情緒,又以自我主觀為核心,導致一動念,就是二元分割,將自己跟外界切割開來。
所謂「抱一」,倒不是物體上的合體,而是讓意識回歸自然,理解道的運作,體悟自己身在道中,與萬物無異,同屬於道的一部分。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自見:不侷限於「見」。「見」是接收外界的訊息,同時也會生成己見,我們通常只接收表層訊息,忽略深層意涵,以局部的資訊,當作認知,然後不自覺地鑽牛角尖。例如:某人態度不好,口氣很差,不斷測試聽者的耐性,通常我們會猜測他可能遇到鳥事在轉嫁情緒,或是事態緊急口無遮攔等,但也許有更深層的原因,可能在不知多久以前,他發生重大事件,產生強烈的「在意」,這股能量成為隱性因子,埋入他的淺意識,因而影響他的習性。當然,影響個人習性的原因有千百種,如果能了解到他的習性從何而來,便不會侷限在當下的言語,當下講了什麼,其實只是習性的外顯,很多時候與講的內容關係不大,沒什麼好在意。
不自是:不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是強調謙卑,而非否定自己,如果一直認為別人是對的,凡事都歸咎於自己的不足,這不是謙卑,是打壓自己,能量會萎縮,謙卑是真正體悟到宇宙浩瀚、天自有其道,自己因崇敬而自覺渺小,從而面對萬事萬物時刻保持虛心。虛心便會吸納,聚集能量,能量飽滿便會外溢,然後自顯光芒。
不自伐:不認為自己有功。「伐」是開拓,開創就有功績,「自伐」則認為功績都是自己創造的。做了同樣一件事,產生相同的成果,但心態不同,便有不同影響,當認為自己有功,就會想獲得獎賞,有付出就要有回饋,這是自己應得的,給出去就得要回來,存在一種能量單向流動的狀態;相反的,若認為自己的產出沒什麼,能量給了出去,造就的是受此成果的人事物,他們也許因此變好,也許再傳遞下去,形成正循環,而這才是真正的「功」。
不自矜:不自大自滿。自信,是符合個人狀態、使其穩定成長的力量,人要有自信,才能正常發揮,自信若太少會自卑,過多會自大,而人會自大自滿通常起於自卑,當內心缺乏能量,便容易處於這種狀態,因為求助無門,所以需要向外索取,像是博取目光、尋求慰藉、期望認同等,皆是從他人身上汲取能量,以填補自身匱乏,如果心不定,這樣的汲取,會不斷地在淺意識中進行,而自己只會怪罪外界,無法察覺內心變化,因此,心定才能長久,自信是定心的核心要素之一,自信不一定來自強大的能力,而是所想的事、所做的事都符合自己的靈魂,本性如此,秉性而行。
以上「不自......」有共通的核心要點,即是拋開自我,自己真沒有那麼重要。若以自我為核心,就會在意所有與自己關聯的事物,因而影響身心。放下自我,融於自然,自己便是自然,心開眼擴,沒有在意,便沒有爭之心,因為無爭,天下想爭也無從爭起,爭,起碼兩兩相對,一邊無爭,另一邊則無趣,鬥不起來。人總要成長,無爭並非無欲,而是不以掠奪的方式發展。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豈虛言哉:哪裡是空話呢。
誠,全而歸之:誠為誠然、實然。
誠全,而歸之:誠指內心本性。
自古以來,早已存在「曲則全」,其本身是種自然現象,在道的運行中,再正常不過,只是有些狀態發展緩慢,慢到人的一生都還未見其成果,所以有些事,人無法探究完全,因而質疑「曲則全」,比起宇宙,人的生命是多麼短暫,能了解的有限。因此,文中出現「豈虛言哉」,以強調自然運作真實不虛。
放下自我,回收外放的「意識」,觀自身存在,循本心之志,使心通透,便不在乎「曲」與「全」,那些僅是過渡的狀態,心不在此層,所以即使身在「曲」(可當成不好的遭遇),心也不受干擾。
回歸本心,則「誠全」,意指心與自然一致,內在同於外界,可感觸外界的點點滴滴,又不受制於自我意識,超脫假我,真我與道相融,則能實歸於「一」,與世界同在。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2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a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孔,可解為大,或為空;容,也兩解,一為形象,二為容納,因此「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有兩種涵義:一是大德之人,無所不容,循道而作;二是以空為德,乃能動作從道。
「學」的本質是向外接收訊息,訊息虛虛實實、詭譎複雜,如果沒有一套過濾系統,便容易受訊息影響,隨之起伏,如此心就不定,越「學」越憂心,所以「絕學」並非拒絕學習,而是心中須有一把尺,藉以辨清並防止訊息對身、心、靈的各種影響。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到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主角艾迪在天堂遇見曾出現在他一生當中的5個人,有的很重要,有的不曾見過,藉由他們的引導,艾迪逐漸了解人生,並從中獲得解脫。隨著故事的發展,逐漸地引起一些省思。
在大道未廢之時,一片祥和,人心循道而安定,當人對道無感的時候,人心便開始浮動,失去支撐,於是胡亂找支撐,認為仁義是支撐,因為仁義可以有效規範人心;認為孝慈是支撐,因為孝慈是修復六親的曙光;認為忠臣是支撐,因為忠臣才能消弭國家的弊端。
如果在未有統治權力之前的時代,「上」是否有其他的詮釋?會形成上與下,是否一定存在某一種權力結構?若不以權力為基礎,「上」與「下」又會是怎樣的關係?權力是什麼?若以道的角度來看「百姓」,又似乎不存在權力。
孔,可解為大,或為空;容,也兩解,一為形象,二為容納,因此「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有兩種涵義:一是大德之人,無所不容,循道而作;二是以空為德,乃能動作從道。
「學」的本質是向外接收訊息,訊息虛虛實實、詭譎複雜,如果沒有一套過濾系統,便容易受訊息影響,隨之起伏,如此心就不定,越「學」越憂心,所以「絕學」並非拒絕學習,而是心中須有一把尺,藉以辨清並防止訊息對身、心、靈的各種影響。
前面三種絕棄(聖智、仁義、巧利),是為避免人心紊亂,像是三到閘門,若放開,人心便如大水奔流,往複雜迷亂奔去,但即使設閘,卻也只能防止,難以改變源頭,真正的核心在於心之歸屬,這是比認知想法更早形成的意識意念,人的一切由此開始衍生,所以源頭應為: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主角艾迪在天堂遇見曾出現在他一生當中的5個人,有的很重要,有的不曾見過,藉由他們的引導,艾迪逐漸了解人生,並從中獲得解脫。隨著故事的發展,逐漸地引起一些省思。
在大道未廢之時,一片祥和,人心循道而安定,當人對道無感的時候,人心便開始浮動,失去支撐,於是胡亂找支撐,認為仁義是支撐,因為仁義可以有效規範人心;認為孝慈是支撐,因為孝慈是修復六親的曙光;認為忠臣是支撐,因為忠臣才能消弭國家的弊端。
如果在未有統治權力之前的時代,「上」是否有其他的詮釋?會形成上與下,是否一定存在某一種權力結構?若不以權力為基礎,「上」與「下」又會是怎樣的關係?權力是什麼?若以道的角度來看「百姓」,又似乎不存在權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禪師示頌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疏親。 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 情分萬法沉前境。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這首詩深刻表達了禪宗關於覺性本質和解脫道的教導。 它強調放棄執著、成見和二元思維的重要性,以便體驗超越一切形式和區別的現實的真實本質。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