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旅途依然經過我──重訪《乘著光影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編按:本文收錄於《釀電影》vol.9「美感先決」,入手本期季刊請往此!
這次專題來到尾聲,而我再次點開數年未看的《乘著光影旅行》,這是台灣攝影師「賓哥」李屏賓的人物紀錄片,由姜秀瓊和關本良執導,二〇〇九年上映。作為一部紀錄片,它當然呈現了賓哥的「專業」──他對光色的鑽研,他執掌鏡頭的流動,他的創作哲學。它也拍下了他這個「人」──和家人的關係,和夥伴(導演、助理、演員、同輩與晚輩)的關係,以及電影路對人生的影響。
多年來,我在演講和受訪場合講到《乘著光影旅行》,則會形容:這是影響我最深的一部電影。
二〇〇九年,我還在軟體公司上班,白天寫程式、晚上在部落格寫影評。因為珍貴的機緣,我加入本片的宣傳團隊,也和兩位導演及出品人 Tony 哥建立十多年的友誼。這樣的距離,讓我反覆、深入地觀看賓哥的故事──或更精確地說,是賓哥待人與面對創作的態度。他的柔軟、開放、不強求,成為我個性的基底;他對電影的信仰,以及「堅持下去,總會等到」的泰然,更陪著我一路走來。
或許,説沒有《乘著光影旅行》就沒有現在的《釀電影》,是誇飾了點。但的確我想像不了沒有遇見這部片的時空,我的人生路會怎麼走?「我」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電影開場,關導的粵語旁白說著:「時間賦予了生命意義,把時間放在什麼地方,就得到什麼樣的生命。」我真想讓編輯室的夥伴們都來看,告訴他們:不是我打造了《釀電影》,是我一直都在這,一棵樹就這麼長出來了。
那之後,它成為我看待所有紀錄片的基準。《乘著光影旅行》拍人物,有成長歷程,有創作成就,有藝術哲學,也有親情的曲折。有犧牲、不足也有無奈。它夠近也夠遠,敬仰它的傳主,又不至於歌功頌德。這在後來這些年,漸成顯學的台灣人物紀錄片中,實屬難得。當操作紀錄片的「懸疑魅力」成為世界性的流行──從二〇一二年《尋找甜秘客》到近期 Netflix《我們的金髮藍眼父親》都有這樣的痕跡──《乘著光影旅行》的安分與誠懇,更顯得珍貴。
關於本片的領悟及美學意義、時代價值,我在部落格/網站/書裡寫過 N 次了。這一回重看,尤其在做了這本專題之後,我更感受到:藝術家的絕學,從來不在一招一式,不在哪個理論或是哪個門派,而是退後一步,能夠看見「勢」的流動。能夠順向而為。
所有的創作,都是人與他的時代及際遇的化合。說到底我們只是媒介,試著說出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每個創作者都靠他手上的筆,或眼前的鍵盤,或操作自如的攝影機,搭造出一個世界,但那其中仍然有一半的成敗,端看老天給你什麼天色,讓你經歷什麼故事,或靈感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在《乘著光影旅行》裡,賓哥說他要 dolly man 把他「像風一樣推來推去」,摹仿一雙漫無目的的眼睛。如今我們談的是用 iPhone 拍整部電影,把 IMAX 攝影機塞進戰鬥機駕駛艙──工具日新月異,但要在故事中窺見真理,仍只有一眨眼的時機。當初他用爆米花,用絲綢衣裳,用藍色塑膠袋打光,這次我發現一整套線上的 color grading 課程,教你一秒把沒有任何風格、配色可言的影片變成霓虹夜店風,或大衛芬奇的冷冽鏡頭──技術門檻越來越低,但要找到自己的「味道」所需要的、和世界對話的過程及耐心,卻成了奢侈品。
這或許是為何,明明這是一期關於美學,關於視覺,關於攝影和美術的專題,卻幾乎所有受訪者聊到最後,都在說人生,在說心境與機緣吧。方法可以學,技巧可以練,但待人的心,對世界的好奇,面對挫敗的反應,以及認識自己的意願──這些,才會沉澱成真正的你。
戲外,十多年前認識秀瓊導演,是我這一路上最感謝的緣分,不只是專業上的引領,也是精神上的。當年在片中,我看見賓哥堅持本分,默默積累經驗、善待他人,終能成為自由自在的宗師,現在再看才意識到:是他正好趕上八〇年代新電影的台灣,九〇年代全盛期的香港,及二十一世紀頭十年、開門奔放的中國。這是他的「時」與「勢」。也因此一直在路上,離開母親、髮妻與子女。
這些年,我也看著秀瓊導演在台灣、日本、中國之間,尋覓想說的故事,但際遇畢竟很難複製。漂泊仍然是電影人的宿命,當時局不同、又碰上疫情,唯一不變的,只有對家人的割捨。
寫這篇文章此刻,我正惦記著答應導演「一有空就約」,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了。曾經在最惶然的時候,她告訴我:善良對待這個世界,它會以善意回報你的。這彷彿童話般的正能量,年少的時候很難真心相信,要到某個階段才會明白,這句話不是在說世界的真理,而是對自己的領悟。當我理解了這就是我想對待世界的方式──且明白背後的幸運──我才接受了自己,不再勉強去改變。
這一切,離當初的電影,或許已經很遠很遠了。或也許還身在其中。我想,一部好片就像一束乍現的光,或一陣剛剛好揚起的風──它帶你看見的,還有後來的事情。
全文劇照提供、攝影:有得電影、關本良導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追隨父母踏進魔法世界的那一刻起,千尋不得不開始自己做決定。但她所作的每一個選擇,皆未有半分的蓄意模糊,更無意遮蓋掩埋,甚至敢於承擔。就像她曾本於良善,將無臉男迎入湯屋,她也會負責領他踏上離開的路。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人們為何會被故事(戲劇/電影/小說/音樂)所吸引?單純喜歡聆聽精彩刺激的故事?或者,我們在故事中窺見自身渴望卻無力實現的夢想?人們藉由虛構的故事來填補內心空缺的所在,但越是癡迷於故事的人,內心是否越空洞?精靈的故事喚醒艾莉西亞壓抑多年的孤獨感,喚醒了艾莉西亞想要找到靈魂伴侶的慾望。
無臉男是虛無、千尋是實在。無臉男人云亦云、過份討好,以為只要有資源就能買到一切,他雖然有面具保護,真身卻透明飄渺,是個漂泊的鬼魂;反觀千尋的實在,是因為她清楚自己行為的目的,她要救父母、要救白龍,她還知道要在沼底站下車─別小看這件事,人若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那電車搭哪個方向、搭到哪一站,都是沒有意義的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從追隨父母踏進魔法世界的那一刻起,千尋不得不開始自己做決定。但她所作的每一個選擇,皆未有半分的蓄意模糊,更無意遮蓋掩埋,甚至敢於承擔。就像她曾本於良善,將無臉男迎入湯屋,她也會負責領他踏上離開的路。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人們為何會被故事(戲劇/電影/小說/音樂)所吸引?單純喜歡聆聽精彩刺激的故事?或者,我們在故事中窺見自身渴望卻無力實現的夢想?人們藉由虛構的故事來填補內心空缺的所在,但越是癡迷於故事的人,內心是否越空洞?精靈的故事喚醒艾莉西亞壓抑多年的孤獨感,喚醒了艾莉西亞想要找到靈魂伴侶的慾望。
無臉男是虛無、千尋是實在。無臉男人云亦云、過份討好,以為只要有資源就能買到一切,他雖然有面具保護,真身卻透明飄渺,是個漂泊的鬼魂;反觀千尋的實在,是因為她清楚自己行為的目的,她要救父母、要救白龍,她還知道要在沼底站下車─別小看這件事,人若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那電車搭哪個方向、搭到哪一站,都是沒有意義的
當家國、種族、進步與原始、人間與靈界之間,那條幽微的界線逐漸模糊,置身於交界處的我們,面臨思想的撞擊,走回自身、或是更深處的,面對生命的探問──千千萬萬,必須小心,一不小心是會被摔碎的,而這正是生命的凶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看電影的人,也會觀注國內外重要影展, 得獎者除了影帝影后劇情片外,必定常聽到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李屏賓。 李屏賓,滿熟悉的名字,人很陌生,因為攝影師是站在鏡頭外, 觀眾看到的是演員,聽到的導演的名字,攝影師和編劇,眾多幕後工作人員一樣, 都是被忽略的,不見得會在海報被掛名的。 有時,會在影劇
Thumbnail
我是怎麼踏上剪輯影片之路的,要知道那個年代,影片還沒有現代這麼猖獗,抖音甚至還沒出來毒害我們,製作一個影片工程浩大,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影片之路,說實在的一切的開始都要從我們奔的翔哥開始,那時候班導樹皮在班會結束後,興奮的醒了祥哥上來分享, 「我們班出黎個大導演,他的影片實在是太棒了,讓大家分享一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聽到是安畔錫導演的戲,連劇本都沒有看就直接答應,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看劇本就決定出演。」安畔錫導演的戲究竟有什麼魅力,甚至讓鄭麗媛在拍攝最後一天決定將《畢業》視為個人代表作。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在車上》熱潮時我並沒有跟上,但三年後首次觀看卻極度震撼。濱口龍介導演的作品往往能將所有的不凡變得平凡又深植人心,《偶然與想像》是如此,《在車上》亦如是。至於兩部作品的共通點,我覺得或許是「人與人」。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看電影的人,也會觀注國內外重要影展, 得獎者除了影帝影后劇情片外,必定常聽到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李屏賓。 李屏賓,滿熟悉的名字,人很陌生,因為攝影師是站在鏡頭外, 觀眾看到的是演員,聽到的導演的名字,攝影師和編劇,眾多幕後工作人員一樣, 都是被忽略的,不見得會在海報被掛名的。 有時,會在影劇
Thumbnail
我是怎麼踏上剪輯影片之路的,要知道那個年代,影片還沒有現代這麼猖獗,抖音甚至還沒出來毒害我們,製作一個影片工程浩大,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影片之路,說實在的一切的開始都要從我們奔的翔哥開始,那時候班導樹皮在班會結束後,興奮的醒了祥哥上來分享, 「我們班出黎個大導演,他的影片實在是太棒了,讓大家分享一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大會上,我是男主持人,我訪問一位外國人。我好像問他為什麼會選擇來台灣。我忘了他講什麼,反正他講完以後,全場就是熱烈拍手。 然後場景變成我在訪問海事會的 Cindy 和一位男老導演,這導演頭上還綁著布條。 這位老導演在台上講述他拍電影的熱情,好像想要表現出台灣文化什麼的。 此時我的腦
Thumbnail
「聽到是安畔錫導演的戲,連劇本都沒有看就直接答應,這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看劇本就決定出演。」安畔錫導演的戲究竟有什麼魅力,甚至讓鄭麗媛在拍攝最後一天決定將《畢業》視為個人代表作。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話說觀映當日剛巧碰到《4拍4家族》的MO導又在戲院外跟一班戲迷交流,散場時又看到女神袁澧林Angela Yuen跟導演合照,星光熠熠(笑) 相比英文原名《Your Lovely Smile》,香港的中文譯名《光影戲遊》更為直觀──就是電影、遊記,以及一絲絲玩味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在車上》熱潮時我並沒有跟上,但三年後首次觀看卻極度震撼。濱口龍介導演的作品往往能將所有的不凡變得平凡又深植人心,《偶然與想像》是如此,《在車上》亦如是。至於兩部作品的共通點,我覺得或許是「人與人」。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Thumbnail
期待透過導演的分享,能夠讓大家對於《台灣佛教淨土先行者:李炳南居士》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