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常會在電話那頭唸說:「什麼時候要回家?」但通常等到真正回家的時候,又會因為小事情後的爭吵而脫口而出:「你為什麼要回家?」除了難以言喻的內心攪動外,「家」這個詞對我而言大概是全世界最複雜的詞彙。 上週協助志工培訓工作因為一些小插曲,開啟了跟 D 的對話 ( D 是組織裡的一位我很害怕的後勤夥伴 )(跟 D 講話到底是什麼恐怖的環節)(怕爆),雖然大部分的內容都圍繞在「我為什麼不敢跟他講話」和「我為什麼覺得他很恐怖」,但其實那天讓我反思最久的對話環節(大概是從離開辦公室到回到淡水都還在思考這麼久),就是 D 用各種角度跟我分析為什麼我畢業後應該要先去C12而不是先考研究所再去C14(看起來像是某種招募)(?)(但他真的很認真在說服我)
關於我對未來人生規劃的決定,我花了好大的力氣跟我媽解釋我生命經驗中的整個脈絡,試圖讓他理解我的深思熟慮並非一頭熱的栽進某些想像,對話的細節其實不再重要,但直到他雙眼堅定的向我說出:「我知道了,媽支持你!」的那一刻,我彷彿已經成功的跟過去的自己和解,原諒過去那樣笨拙的彼此,願意相信,也願意成就。 其實那天在辦公室門口, D 跟我說:「他們支不支持你的決定跟他們愛不愛你其實互不相干,他們不支持你不代表他們不愛你。」我本來還有點懷疑這句話,但故事的結局證明了一切,而且相當幸運的是,「愛」與「支持」我同時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