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Revery夢想團隊
「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是越來越遠離家鄉?」常常我們說到:北漂、返鄉遊子,可當這種行為愈趨常態,又有誰去真的思考過背後的原因呢?
Revery這次來到雜學校的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從2019神鬼雜學的線上參展,再到這次與來自中部的地方團隊夥伴們,一起為在地找解方,Revery雖然從中部發跡,但因為是由全台各地的學生組成,每個人的家鄉都不一樣,目前中部只有台中清水、南投鹿谷這兩個固定的據點在行動,但這也更像共識營時,聽到林事務所的林承毅mentor分享:中部地區常見教育印象「對於家鄉認同感不高、家鄉沒什麼好說嘴的、特色不顯著、自信心偏低或不足……」。或許特色太難被看見才要花更久的時間理解創生該如何好好行動。
你也是北漂讀書的人嗎?
或許更多時候,離鄉到其他地區求學的孩子們,也不會想刻意去說自己是中部人、彰化雲林人;即便提到也只聯想到治安不好、太陽餅、爌肉飯的時候,在這些一笑而過的背後所潛藏的,是刻板印象和更多在地社區美好特色不易被看見。
所以Revery如何去解決中部特色及值得被看見的團隊:先解決看到的在地需求、接著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要怎麼在地化接軌去有效處理並發起行動,創造社會影響力,就像熊塾雲端顧問,在台中霧峰持續蹲點;就像我們也在清水持續服務,串連在地網路與資源,找出行動脈絡內容。
Revery據點足跡
依稀記得種種影像,用劇本殺和影像藝術傳遞,就像團隊在南投鹿谷,透過孩子的攝影展,推廣多元教育促進親子交流,或者像飛雀餐桌行動,面對疫情持續影響的時候,持續思考餐桌還能怎麼轉型,讓西螺醬油與雲林物產更被人所知。
與卓越的團隊一起實體交流、腦力激盪中部議題實屬精彩。
放諸四海皆準 台灣的縮影
其實,不論是「在地串連、推廣交流、策略應對……」,雖然放到全台也都有這樣的問題,但不代表中部地區的行動沒有特色,而是能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的扎根,讓這些新聞媒體時時刻刻提到的內容,能夠有所呼應,嘗試於在地解決。
同時也線上連線,與去年訪談的Only實驗教育提問,蕭典義老師仍細心的與我們說起盈利模式與組織需要如何定位與設計以及小人小學的扣扣老師,也仔細分享Revery若真的希望落實駐點,需要先具備什麼認知與準備和思考的方向。
「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
這是這次共識營的旗幟所寫,也是在地瓜校長分享這段話的時候,在思考這篇文章起初提到: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過程,越來越遠離家鄉?
可能會因為政策與推拉力,如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老師帶著我們從政策與社會面由上往下思考各項議題。也如立賢基金會執行長與我們交流時分享道幾位夥伴支持全台行動的心路歷程,並對於人才的理解與行動脈絡;或者像The One李惠銘校長分享如何用社區經營的角度「不太乖」的改善校園經營。
回到Revery身上
我們也一直相信不論是新聞上出現的低生育率、高齡化,再到各個議題,如共識營所提到:最終都是回歸教育,所以我們才會由青年牽起青少兒少有些人學以致用去看見需求、有些人發揮所長去勇敢行動,更多的是透過志工與工作坊的培力,期待最終培養出一個個由地方人自己長起的地方團隊,有自己的資源與力量落實永續扎根。
不論看到這篇文的您是來自哪裡,一起走入在地、看見自己的社區有什麼議題、嘗試去回應它們,讓我們最後在家鄉、不用離鄉也能有專屬的教育
「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踏在這塊地的每一個人真的認識自己的家鄉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表明自己多熱愛家鄉,卻對自己的家鄉特色不了解,像是龍潭不只花生糖還有東方美人茶。
地方你知多少?
這次來到雜學校普列斯製造共識營,剛開始詢問了夥伴們,中區想到什麼特色呢?
●公園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嘉義
●世界第二大橋—雲林西螺大橋
●林家花園—台中霧峰
●八卦山大佛—彰化
從這些答案感受出大家對於家鄉的認知,因為這些地方都是充滿家鄉的特色風景及文化的傳遞。
Revery夢想團隊定位
Revery夢想團隊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集結了許多對於家鄉有認同感,想為家鄉多一份心力的年輕族群。我們想做的是能將地方特色文化更佳繼續的將他發揮出來,甚至是能將沒落的村落文化推廣、村落特色產物-苦茶油、環境保育的山麻雀復育,透過我們將各地的地方特色讓在地人產生家鄉認同,更能帶動起地方的發展,並且特過教育的方式讓在地的孩童更能從小培養家鄉認同感。
遇到地方的波折
地方特色發展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質疑以及什麼樣的做法更能讓孩子知悉自己的家鄉,產生對於家鄉的認同感,對於自己的故鄉不是只有淺淡的印象及不好的部分。
像是雲林六輕的污染大家耳熟能詳,但卻沒看見附近也有非常美的一片綠地種植美生菜,又或者是清水廖添丁的故鄉,能有多少人知道廖添丁的故事,在這些地方掩蓋掉的特色,透過教育讓孩子知道原來自己的家鄉也是很美好和濃厚的文化特色,因此期許孩子能在未來的生活裡願意回到家鄉,產生家鄉依戀成為家鄉的青年學子。
共識營彼此凝聚
還有在這之中我們要採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以及什麼做法對於在地是好的發展,更是如團隊根基是台中起源,但卻更多發展是在不同的縣市,因此林事務所林承毅mentor帶著大家凝聚中部地方特色思考,再引領如果從中找出突破點,更進化每一個組織的地方模式以及彼此合作,讓容易被忽略的中部,透過我們這些人的力量,讓中部的地方特色更加的被看見。
因此希望能回到最初的教育,透過教育牽起不同世代,發揮彼此所長建構起地方永續扎根,讓更多人投入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