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兒育女這件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突然想來聊聊生兒育女這這件事
很多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我不生小孩
通常我都只會簡單的答覆:因為我不喜歡小孩
但更多的是,我其實是害怕複製我的童年
我沒有信心能讓我的小孩能在有安全感又快樂的環境下成長
我想說的是,小孩真的不是只要生出來就會自己長大的
父母這個角色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相當的重要
父母要付出關懷、愛心、耐心跟陪伴
這些都是最基礎,小孩子最需要的東西
我最害怕的是,我不確定我沒有那樣的能力去愛人
小時候,我的父母經常爭吵
我的母親經常上演自殺的戲碼
而我父親經常在外拈花惹草
一直到我8歲左右,我的母親開始經常性的離家出走
我的父親礙於面子,總是在過年過節時,一次次的把她找回家
但也因為母親的一次次出走,我的父親也開始變得陰陽怪氣
他對我們經常性的言語傷害及冷暴力
在我們家,不存在所謂的稱讚和鼓勵
似乎只有透過言語上的詆毀自己的小孩
才能撫慰父親在生活中的不順遂
在那樣的環境下,很難不讓人感到壓抑和憂鬱
長大後,我和姊姊聊天時才知道原來彼此都曾試圖自殺過
我曾試圖想要理解他們
不停的說服自己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當個好父母
長大後,母親承坦言她想要好好活下去,所以她選擇了拋棄我們
而父親只說,我們就是他人生中的一種責任罷了!
啊!原來他們不是不愛我們,他們只是比較愛自己罷了!
我還是感謝父親沒有拋棄我們,讓我們衣食無憂的長大成人
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會希望我不是他們的小孩
——————————————————————
前幾天,接到父親的電話,因為一件小事
他又開始口無遮攔的羞辱我,說我沒腦等言語來表達他的不滿
在掛斷電話後,我平靜的承受了父親的情緒
但我突然意識到我似乎也經常性的使用相同的語言在羞辱厭世先生
在這之前,我從不曾為此感到不安
原來,一直以來,我理所當然的接受父親言語傷害的同時
我其實也理所當然的對我愛的人使用相同的暴力
那時,我突然很慶幸,還好我們有共識不生小孩
否則,我可能會潛移默化的將父親的手段應用在小孩身上吧!
今天,父親又打電話給我了
打了好幾通,我沒接
我在間接的表達我的不滿
我想讓父親理解,我沒有義務要無條件接受他對我的傷害
他應該要為他的口無遮攔負責
他可以選擇無理的對待我
但我也有拒絕被傷害的權利!
因為疫情影響,導致無法與遠距多年的韓國郎見面,因而毅然決然的遠嫁他國,從此展開了厭世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厭世韓國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和韓國郎結婚一年半了吧! 婚前的他工作相當的穩定,但自從我嫁來韓國後,他已經換了4份工作了,而我也從一開始的支持變成了擔心。 我開始自我省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 在交往的時候,我就不曾干涉過他的決定,或許有時會給點建議,但他若是堅持,我也絕對支持他。 昨天韓國郎又去面試了新工作,我問了問他的心得,
和韓國郎結婚一年半了吧! 婚前的他工作相當的穩定,但自從我嫁來韓國後,他已經換了4份工作了,而我也從一開始的支持變成了擔心。 我開始自我省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 在交往的時候,我就不曾干涉過他的決定,或許有時會給點建議,但他若是堅持,我也絕對支持他。 昨天韓國郎又去面試了新工作,我問了問他的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近期,家裡發生了一些小事 親戚小孩的父親打電話向小孩借錢。 我又傻眼又憤怒,我向家人講了我的生氣和價值觀 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子,我這樣說。 再怎樣沒錢,都應該自己好好想辦法,向外求救 而不是找上自己的小孩,尤其,孩子還沒有出社會,還在就學中   媽媽不同意我的觀點 她認為,父母沒錢了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小時候心大認知也不多,等到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發現,原來我的家長不是合格的家長,他的對於自己的情緒掌控極度不穩定,本來我想試著跟他好好溝通,但試了好幾次之後發現根本做不到,我毫無辦法...... 嘗試了那麼多次,真的不是我不想溝通,是他根本就無法溝通,他沒辦法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聊,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