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KAMI電子報〗 No.8 分手的決心、漂流少年,與方格子(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親愛的收件人:
還記得第一封電子報的內容嗎?
我當時去聽張懸演唱會,live結束後,碰巧與她坐在同一張長椅上,躲了約五分鐘的雨。我一直在想,張懸有種特別的距離感,就是她在講黃色笑話時都會有的那種距離感。
或許是太過聰明的女生都會有的那種。「太過聰明的女生」,好老朽的分類,大概到了2025年就會跟艘輪船一樣沉在高雄港的海底吧。
這件事一直沒什麼好寫的,所以也就一直放著。
另外還有一件事。
有陣子我一直感覺到一種怪異的,個人經驗與外部世界的奇妙重合。
比如我開始做小誌,就碰到好幾個也在做小誌的人。其他還有很多,很多人年齡跟我都不一樣,卻同時做著和我一樣的事。有時會心想:屁啦我大一大二的時候才沒有在幹這個。
個人經驗與外部世界的奇妙重合。
兩件事都是我在第一封電子報的時期就想寫,卻一直沒寫的。
喀噠喀噠,記憶的齒輪轉到了頭,想不起來比這更早的事,就停在這裡。
寫到了第八封電子報(上一期編號忘了更新),才將記憶中遺落的碎片算是收攏完成。不覺得這意象很不錯嗎?
說回漂流少年。其實前兩封已經將理論面講得很詳盡了,所以最後就是其他部分的集合。
首先是材質。
漂流少年許多片段是以畫面做為訊息的,換句話說,採取了只能用動畫表現的方式,這是為什麼許多人都曾說這是一部講了故事大綱也沒有用的動畫。
舉例而言,電影院裡失焦的那段就非常非常厲害,好像能直接摸到動畫這個媒材的材質似的。
然後是音樂。
mitsume、落日飛車跟toe都是我蠻愛的團(好吧飛車真的還好),然後不可諱言的我最近都在讀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所以得時常克制自己在電子報中寫出「輕盈」的次數。
好吧,輕盈。
最後應該是倒數第二集跟結局。
我超愛倒數第二集的氛圍的,但我寫到這才發現,我真的不想用文字敘述它,所以還是請大家自己去看。那是累積了一定長度的故事才能呈現的東西。
至於結局,
結局其實是我的守備範圍。
也就是說,懷抱著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或只有極少數人)知道的世界線的回憶,存活下去,這樣子的故事是我的守備範圍。所以看了多少會有種「果然還是被寫到這裡來了,自己必須再寫快一點」的感覺。
但撇開這個,我覺得結局呈現得很好啊。
把漂流少年分成三集寫果然還是太多了,使用起文字不得不感覺到時間的重量,一點都不輕盈。下次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
最近真的花了比多時間在方格子,也有一些新作在上面,有興趣的人可以上去看看。(再丟一次:https://vocus.cc/user/@merman)
...雖然我有預感可能過陣子又會放棄它,QQ
那麼我們下一封電子報見了。
祝 快樂
蔡翔宇/DEKAMI
原文於 2022年8月22日 凌晨發送
avatar-img
54會員
109內容數
我的小說創作、日常隨筆,與非當期電子報存放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鮫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走出高鐵的冷氣風門,就到了南國。 這是《雪國》的開頭,一本我從沒看完的書。 這期電子報的標題是否叫做「吃書脊的人」? 如果沒有,肯定是我改變了心意。 還是回到漂流少年上面來吧。 是的,還要再介紹兩種能(概)力(念)。 建構式世界,還有心理學導向與寫實主義導向的。
親愛的收件人: 欸說真的,這期的電子報可能會很長,你們想直接看,還是我先貼我寫成專欄的方格子文章連結? …… 嗯,我寫的東西總被說有種自言自語的感覺,但問問題又得不到回答,這總不能怪我吧? …… 開玩笑的。 緣由說明起來有點複雜,總之我最近決定往方格子這個坑跳下去。 真的是坑哦。每次發文章為了排版、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美美只要打開email的撰寫欄就能寫出東西,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寫。 所以美美是誰? ... 不好意思。 請容我先記述一下靈感: 說起來,藤本樹在〈再見繪梨〉中以漫畫介質呈現電影(手持攝影機)質感的手法之所以不會令人感到不安(我反而還覺得有些心安),大概是因為它如此軟爛地向這個時代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今天的曲目是she her her hers 的Episode 33。 聽著它時我總想到〈國際夏威夷日〉。我的確是在那個暑假聽著這首歌寫它的。 上個暑假。 暑假的尾聲,電波星人終於也要回去他的星球了。 一一過馬路時想到了這樣的句子。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這次選a: 離上一期的電子報才沒隔多久,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達成所謂模組化的寫作(好像故意和一直以來強調人性化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反而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親愛的收件人: a. 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b. 前陣子聽到一個說法:把一篇小說的開頭切掉,總是能得到一篇更好的小說。如此,沒訂閱第一期的你,是否也收到了一封更好的電子報? 如此,又寫出了兩個版本的開頭。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走出高鐵的冷氣風門,就到了南國。 這是《雪國》的開頭,一本我從沒看完的書。 這期電子報的標題是否叫做「吃書脊的人」? 如果沒有,肯定是我改變了心意。 還是回到漂流少年上面來吧。 是的,還要再介紹兩種能(概)力(念)。 建構式世界,還有心理學導向與寫實主義導向的。
親愛的收件人: 欸說真的,這期的電子報可能會很長,你們想直接看,還是我先貼我寫成專欄的方格子文章連結? …… 嗯,我寫的東西總被說有種自言自語的感覺,但問問題又得不到回答,這總不能怪我吧? …… 開玩笑的。 緣由說明起來有點複雜,總之我最近決定往方格子這個坑跳下去。 真的是坑哦。每次發文章為了排版、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美美只要打開email的撰寫欄就能寫出東西,或者說只有這樣才能寫。 所以美美是誰? ... 不好意思。 請容我先記述一下靈感: 說起來,藤本樹在〈再見繪梨〉中以漫畫介質呈現電影(手持攝影機)質感的手法之所以不會令人感到不安(我反而還覺得有些心安),大概是因為它如此軟爛地向這個時代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今天的曲目是she her her hers 的Episode 33。 聽著它時我總想到〈國際夏威夷日〉。我的確是在那個暑假聽著這首歌寫它的。 上個暑假。 暑假的尾聲,電波星人終於也要回去他的星球了。 一一過馬路時想到了這樣的句子。
給訂閱電子報的你: 這次選a: 離上一期的電子報才沒隔多久,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沒想到這麼快就能達成所謂模組化的寫作(好像故意和一直以來強調人性化的文學傳統背道而馳),反而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親愛的收件人: a. 從電子報的發送頻率,可推算作者期末壓力 b. 前陣子聽到一個說法:把一篇小說的開頭切掉,總是能得到一篇更好的小說。如此,沒訂閱第一期的你,是否也收到了一封更好的電子報? 如此,又寫出了兩個版本的開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張晴出道的時候,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 當時穿著學校批發似的制服的他不是特別吸睛的類型,唯有一開口那明亮的聲音總讓人不禁全身起雞皮疙瘩。據某些當代的樂評人的說法,他的聲線就像幾年前因故去世引起各界譁然的那位同姓歌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一名年輕女孩在郵輪上走失,意外被一群年輕人帶到另一艘神祕的船上,與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展開了一場奇幻探險的故事。這位女孩被帶到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和海豚拉的馬車一起遨遊,還遇到了人魚,結合了魔術表演,精彩絕倫。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20240225 知道「張西」是在「故事貿易公司」的粉專,覺得這個小女生的筆觸非常細膩優雅,且富有哲思邏輯。 才20幾歲已經出了八本書,是高人氣暢銷作家,這本《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2022年出版,同一版本兩種外觀,藍、綠書封構成鏡像,繫連當中橘、白斑駁的紋路,堆疊成一條
Thumbnail
開始的旅程路線第二章 一封意外的簡詢,掀起了一個意外的旅程,也算是人生的另一個課程.... 張:夢夢今天忙了一整天有沒有記得用餐。 方:有的,謝謝,您呢? 張:有的,不知夢夢今天工作如何呢? 方:還好,但我不喜歡跟別人討論我的工作,謝謝.. 就在張志文跟方夢華聊天的同時,張志文也在跟另一名女林可可
Thumbnail
還記得那是一個夏末的午後,我騎著摩托車呼嘯越過一座濱海的橋,頭頂的艷陽高照。在後座輕摟著我腰際的女孩有一頭紅棕色的長髮,隨著海風飄動著。 「快要到了嗎?」女孩不耐煩地問。 「什麼?我聽不到!」風聲好大。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張晴出道的時候,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 當時穿著學校批發似的制服的他不是特別吸睛的類型,唯有一開口那明亮的聲音總讓人不禁全身起雞皮疙瘩。據某些當代的樂評人的說法,他的聲線就像幾年前因故去世引起各界譁然的那位同姓歌手。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一名年輕女孩在郵輪上走失,意外被一群年輕人帶到另一艘神祕的船上,與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展開了一場奇幻探險的故事。這位女孩被帶到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和海豚拉的馬車一起遨遊,還遇到了人魚,結合了魔術表演,精彩絕倫。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Thumbnail
三位女主角在各自的生命中追尋著目標和意義,雖然她們是虛構的角色,演出的卻是真實的人生 — 關於時間、關於成長、關於選擇。張西溫柔地敘說著故事,撫慰著仍在生命之流中載浮載沉的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選擇了什麼,我們的人生,都沒有白費。
Thumbnail
#20240225 知道「張西」是在「故事貿易公司」的粉專,覺得這個小女生的筆觸非常細膩優雅,且富有哲思邏輯。 才20幾歲已經出了八本書,是高人氣暢銷作家,這本《大概是時間在煮我吧》2022年出版,同一版本兩種外觀,藍、綠書封構成鏡像,繫連當中橘、白斑駁的紋路,堆疊成一條
Thumbnail
開始的旅程路線第二章 一封意外的簡詢,掀起了一個意外的旅程,也算是人生的另一個課程.... 張:夢夢今天忙了一整天有沒有記得用餐。 方:有的,謝謝,您呢? 張:有的,不知夢夢今天工作如何呢? 方:還好,但我不喜歡跟別人討論我的工作,謝謝.. 就在張志文跟方夢華聊天的同時,張志文也在跟另一名女林可可
Thumbnail
還記得那是一個夏末的午後,我騎著摩托車呼嘯越過一座濱海的橋,頭頂的艷陽高照。在後座輕摟著我腰際的女孩有一頭紅棕色的長髮,隨著海風飄動著。 「快要到了嗎?」女孩不耐煩地問。 「什麼?我聽不到!」風聲好大。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