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讀很多、記很多但收穫卻很少?高頻率的小輸出才能真正獲得我們想要的成果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因為要寫「使用 Obsidian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的書籍,我製作問卷收集讀者問題。在回答中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超過 70% 的人都想要做好知識管理。
我納悶了:到底什麼叫做知識管理?又或者大家期待的知識管理,究竟想獲得什麼結果?
我從 7 年前開始追蹤 Esor 的《電腦玩物》,當時第一次知道「個人知識管理(aka 第二大腦)」的概念,並且深深著迷。我把「管理好筆記」跟「個人知識量」畫上等號。
但隨著「筆記數量」增多,我發現自己的知識量並沒有等比例增多,甚至開始懷疑:究竟我做了那麼多的筆記管理,用處何在?
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就會持續相信「只要找到知識管理方法的聖杯,就能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有成就!」但實際上效果有限。
在 2019–2022 這 3 年持續的寫作輸出後,我發現以前的觀念錯了,我該加強的能力
  • 不是各種千奇百怪的「讀書方法」與「筆記管理方法」
  • 而是把「筆記有效率轉換成輸出成果」
寫 10 則筆記不如寫一篇社群短文,寫 100 張卡片不如寫一本小專題電子書。
我釐清了 3 個重要觀念:
  • 知識管理只是假議題,重點是輸出
  • 高頻率的輸出,而且靠的是小輸出
  • 定期整理小輸出為文章,才是真正的學習

觀念 1: 知識管理只是假議題,重點是產出

知識管理是管理知識運用的方法,但我們要的其實是方法背後的產出。
產出有哪些呢?例如
  • 每天寫一篇 500–1000 字的社群短文
  • 解答一個 Google 搜尋不到的問題
  • 提出個人的觀點與背後的論證
如果不能產生成果,再厲害的知識管理方法都是假的。

觀念 2: 高頻率的輸出,而且靠的是小輸出

如何產生成果呢?我的方法是採取高頻率的小輸出。
方法有很多,可以每天:
  • 寫作:寫一篇 100 字短文,定期組織 3–5 篇性質類似的短文後,分享在社群媒體上
  • 對話:跟朋友聊天,分享自己看到的酷東西
  • 圖解:用畫圖的,把腦中的概念畫在紙上
小輸出能夠平衡心理的負擔,同時快速將觀點產出成具體可見的成果。

觀念 3: 用小輸出回頭優化輸入與知識管理(處理)

小輸出的好處是快速產出、馬上檢驗自己的想法。
當我們不斷進行小輸出時,
  • 在輸入上:了解自己的問題,進一步決定是否還要加強閱讀/吸收資訊的能力(多數時根本不用,我們已經看的夠多了)
  • 在處理上:檢查自己的知識管理、筆記管理、想法管理流程是否有問題(這時學習新的管理方法才有效果)
  • 在輸出上:直接產出具體成果,讓自己獲得好處 (文章、影片、對話都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專業)
小輸出看起來只是在輸出,實際上優化了「輸入→處理→輸出」流程中的每個環節。
你可以馬上開始的行動是: 調換輸出的佔比。
例如
  • 修正前:輸入/處理 : 輸出 = 8:2
  • 修正後:輸入/處理 : 輸出 = 2:8
我們已經塞進了夠多的網路內容 (文章與課程),要看自己有沒有真正學透,直接從小輸出開始吧 !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 訂閱電子報 加入 850+ 學習愛好者的行列,每週 1 個學習行動建議!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 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avatar-img
210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發現這世界「成為老師」背後的規律都一樣:分享自己「從 0 到 1」的過程,讓其他人也能夠重複執行,這就是教學。但過去我跟多數人一樣,完全沒有紀錄與整理的習慣,因此浪費了許多可分享的做事經驗。為了避免讓寶貴的經驗遺失掉,我整理出「該如何紀錄與分享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步驟,讓大家都可以學習。
Twitter 是一個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保持訊息同步的地方。但Twitter設計成「讓使用者拼命往下滑」的瀏覽模式,這在找資訊上是非常浪費生命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分享 Twitter 的周邊產品-TweetDeck的使用方式,能排除 Twitter的雜音、留下高含金量的資訊。
知識圖解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能,但不是很好掌握。這篇文章分享由軟體架構師 Simon Brown 提出的 C4 模型,可以很好地讓圖解變的「見樹又見林」,最後我還會分享在軟體業之外的應用。如果你是需要在工作場合中思考與溝通複雜事物的人,就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這兩年網路上出現許多整理筆記的方式,讓人眼花撩亂。這麼多的筆記方法,每種整理方式想達到的目的都不同。礙於網路上的資訊太多太雜,許多人往往看到一個方法就直接使用,結果容易把自己的筆記庫弄的一團亂,最後只好放棄(然後重複這個循環)。這篇文章將分享 5 種筆記整理結構,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這篇文章回答了從「卡片索引編號」延伸出來的 3 個問題:(1) 卡片索引是一種分類嗎?(2) 卡片如何命名?(3)卡片索引如何表達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簡單摘要答案就是:(1)卡片索引不是一種分類 (2) 卡片命名可以靠索引編號解決,因為它有「唯一性」(3)卡片索引可以寫成「索引筆記」,功能是紀錄思考
許多人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連結卡片。連結卡片在「卡片盒筆記法」中太重要了,我們寫下的卡片若只是一個點、卡片連結的品質將決定我們後續產出成果的品質。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讀了2篇美國研究卡片盒專家的論文、1篇長達 7000字 的德國卡片盒論壇的文章。這篇文章討論我們該如何建立卡片連
我發現這世界「成為老師」背後的規律都一樣:分享自己「從 0 到 1」的過程,讓其他人也能夠重複執行,這就是教學。但過去我跟多數人一樣,完全沒有紀錄與整理的習慣,因此浪費了許多可分享的做事經驗。為了避免讓寶貴的經驗遺失掉,我整理出「該如何紀錄與分享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步驟,讓大家都可以學習。
Twitter 是一個和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保持訊息同步的地方。但Twitter設計成「讓使用者拼命往下滑」的瀏覽模式,這在找資訊上是非常浪費生命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分享 Twitter 的周邊產品-TweetDeck的使用方式,能排除 Twitter的雜音、留下高含金量的資訊。
知識圖解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能,但不是很好掌握。這篇文章分享由軟體架構師 Simon Brown 提出的 C4 模型,可以很好地讓圖解變的「見樹又見林」,最後我還會分享在軟體業之外的應用。如果你是需要在工作場合中思考與溝通複雜事物的人,就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這兩年網路上出現許多整理筆記的方式,讓人眼花撩亂。這麼多的筆記方法,每種整理方式想達到的目的都不同。礙於網路上的資訊太多太雜,許多人往往看到一個方法就直接使用,結果容易把自己的筆記庫弄的一團亂,最後只好放棄(然後重複這個循環)。這篇文章將分享 5 種筆記整理結構,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這篇文章回答了從「卡片索引編號」延伸出來的 3 個問題:(1) 卡片索引是一種分類嗎?(2) 卡片如何命名?(3)卡片索引如何表達卡片之間的連結關係?簡單摘要答案就是:(1)卡片索引不是一種分類 (2) 卡片命名可以靠索引編號解決,因為它有「唯一性」(3)卡片索引可以寫成「索引筆記」,功能是紀錄思考
許多人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連結卡片。連結卡片在「卡片盒筆記法」中太重要了,我們寫下的卡片若只是一個點、卡片連結的品質將決定我們後續產出成果的品質。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讀了2篇美國研究卡片盒專家的論文、1篇長達 7000字 的德國卡片盒論壇的文章。這篇文章討論我們該如何建立卡片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手寫書目卡不僅是整理閱讀心得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思考質量和寫作深度的預寫作技巧。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取並有效整理知識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尤為重要。它能幫你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真正有價值的觀點,並以此促進個人的思想成長和寫作技巧的提升。這裡有三大理由說明為何手寫書目卡能成為你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的有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手寫書目卡不僅是整理閱讀心得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能夠提升思考質量和寫作深度的預寫作技巧。對於那些希望從閱讀中獲取並有效整理知識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尤為重要。它能幫你從海量信息中提煉出真正有價值的觀點,並以此促進個人的思想成長和寫作技巧的提升。這裡有三大理由說明為何手寫書目卡能成為你學習和寫作過程中的有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