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真的很難取悅

Chütopia-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愛恨情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人的個性和生活型態隨著年紀逐漸建立起來自己的風格,開始痛恨每次驚喜和失控。疫情到現在也走到尾聲,三年的時光竟然就這樣消逝了,三年前其實就有準備換工作但因為失序的環境打算等情況穩定一些再說,可惜一轉眼就呆了七年!我錯過最佳轉職時機,現此時要為當時的決定負責,而在人肉市場裡已經不是新鮮的肉了。
我二十多歲時,在紐約一家大法律事務所工作,一群才華洋溢的聰明人,卻可以完全彼此替代,每個人都在做其他人也在做的事,大家瘋狂競爭、厭惡彼此。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競爭的價值,競爭並不會給你你想要的結果。 by Peter Thiel
開始接觸理財之後,Peter Thiel 的想法讓我思考也許“比較”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以前總是覺得要比較才能分出優劣,才能過比較好的生活,但生活有很多面向在職場上贏了那又怎麼樣?況且在大公司每一個人都是可以隨時被拋棄,那比較有意義嗎?有人贏了就有人輸,社會的運作是建立在總是有人受傷的競爭遊戲嗎?既然大家都是打工仔,又怎麼樣能夠在大家都不受傷的情況下還夠得到自己想要滿足的那個部分呢? 而且一直比較的我真的快樂嗎?抱怨公司、抱怨老闆決不了任何事情,都快奔四不會有人想聽那些廢話。樂觀如我也記不住上一次笑開懷是什麼時候了。
靈性圈常說:當下就是最好的安排,而把自己活成不喜歡的樣子也是最好的安排嗎?
avatar-img
8會員
18內容數
嗨,謝謝你點開我的小本本 :) ChüChü 的本本裡記著職場認真魔人變成隱形人的事、中年跨國追星花心熟女的事、擺攤跑市集賣東西去海外的事、沙發衝浪和被衝的事、人生第二次出國直上德打 317 天的事... 人生啊~不一樣不會怎麼樣,只要管好自己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üChü 寫在小本本 的其他內容
對未來失去想像真的好可怕。有人能告訴我 40 之後的人生會面對怎樣的人生嗎?
自從聽過這首歌之後不管在哪一國只要坐火車、地鐵、捷運這種耳邊都會響起 Bye-bye, bye-bye meine Liebe des Lebens ~
做功課時各種朋友灌的迷湯,荷蘭人超友善、一定要吃吃看大麻蛋糕、尿尿小童薯條超好吃、還有紅燈區很特別要去看看,對於一個人要去這麼開放的城市我這俗辣滿心期待,但...
幾乎是第一眼我就決定要住這間了!
看過維多莉亞後我就不太看電影了
對未來失去想像真的好可怕。有人能告訴我 40 之後的人生會面對怎樣的人生嗎?
自從聽過這首歌之後不管在哪一國只要坐火車、地鐵、捷運這種耳邊都會響起 Bye-bye, bye-bye meine Liebe des Lebens ~
做功課時各種朋友灌的迷湯,荷蘭人超友善、一定要吃吃看大麻蛋糕、尿尿小童薯條超好吃、還有紅燈區很特別要去看看,對於一個人要去這麼開放的城市我這俗辣滿心期待,但...
幾乎是第一眼我就決定要住這間了!
看過維多莉亞後我就不太看電影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篇文感覺會寫很長,便分了段落。 出社會之後,就很遇到比較以及被比較的事情, 那個時候其實也沒甚麼感覺,就只是覺得很煩, 那時候就覺得無奈,如果我能做到年薪100萬 我也很想做到 但我就不是,我所選的行業,年薪大概60-70而已, 要是能重來,我會選科技業。 以上大概就是我其中一段的
有些時候,開頭往往都是非常美好的,直至中間的轉折後,一切急轉直下,最終無法回頭,皆因[私心]作祟,職場、社會、家庭、情愛皆是,但凡大利益之下,又有誰?能夠初心不變呢?於此,就連我也不再像以前的樣子,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了。 實話來說,有時揮刀深深入骨,於他人、於自身皆是,兩面具傷,從最初最初
Thumbnail
在職場時間總是不夠用,時而羨慕有人提早退休,但真正失去工作時,時間太多反而成了生命的殺手。有工作時,時間被工作推著走,失去了工作時,時間仍會繼續走但生命卻呈現定格的狀態,一時之間要找到有興趣、能持續做的事還真是一項考驗,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的獨處,很容易就陷入了自我迷惘的狀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職業規劃直接關係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品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涯發展,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 以下是產生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問題的一些原因 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人們需要在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這篇文感覺會寫很長,便分了段落。 出社會之後,就很遇到比較以及被比較的事情, 那個時候其實也沒甚麼感覺,就只是覺得很煩, 那時候就覺得無奈,如果我能做到年薪100萬 我也很想做到 但我就不是,我所選的行業,年薪大概60-70而已, 要是能重來,我會選科技業。 以上大概就是我其中一段的
有些時候,開頭往往都是非常美好的,直至中間的轉折後,一切急轉直下,最終無法回頭,皆因[私心]作祟,職場、社會、家庭、情愛皆是,但凡大利益之下,又有誰?能夠初心不變呢?於此,就連我也不再像以前的樣子,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了。 實話來說,有時揮刀深深入骨,於他人、於自身皆是,兩面具傷,從最初最初
Thumbnail
在職場時間總是不夠用,時而羨慕有人提早退休,但真正失去工作時,時間太多反而成了生命的殺手。有工作時,時間被工作推著走,失去了工作時,時間仍會繼續走但生命卻呈現定格的狀態,一時之間要找到有興趣、能持續做的事還真是一項考驗,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個人的獨處,很容易就陷入了自我迷惘的狀態。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職業規劃直接關係到個人的事業發展和生活品質。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變化,人們更加重視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涯發展,以確保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 以下是產生職業規劃與生活抉擇問題的一些原因 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的競爭壓力巨大,人們需要在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Thumbnail
最近朋友想換工作, 但苦於不清楚自己的長處. 出來工作一段日子, 發現愈來愈同代30歲後的打工仔都會陷入職場樽頸, 既不滿意目前的工作, 不是專業人士資格, 但想換工作但是不知道方向, 又或是根本不敢投入轉職市場. 踏入職場接近十年, 有一定資歷和薪金標準, 換工作的成本自然更大, 用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