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解析《俗女養成記》、《俗女養成記2》是在紅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FⅩⅩK!」
一句爆大聲的粗口,喊出了金鐘57的最高潮,也催出了陳嘉玲代謝盈萱領獎的錯覺。
何以這樣尷尬的失誤致詞,卻反而贏得觀眾的捧腹大笑、寬容以待?
唯有一字能解釋,那便是「真」吧!
要再多添加形容,就是「不矯揉造作」。
而這樣的精神,貫穿在電視劇《俗女養成記》裡頭,不論第一季或第二季,所以本篇提及的《俗女養成記》是將這兩季做綜合解析。

《俗女養成記》裡的真

不諱言的,當初剛看《俗女養成記》時,一度因為帶入舞臺劇的手法而略感不適應,尤其是飾演陳李月英的阿媽楊麗音,類舞臺劇的誇大表情與肢體,偶爾讓我因為感到浮誇而不小心出了戲,但《俗女養成記》的玄妙之處就在於,你看著看著也就被說服了,因為明白了這或許就是出身自劇場的導演嚴藝文所想要顛覆的傳統電視劇進行模式。

時代背景

身為與陳嘉玲同樣歲數、同樣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同樣一路向北工作,失業後一路往南歸巢的女子,我們身上沒有華麗的台北女子圖鑑,有的僅是對於原生那草根的依戀。
和臺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的我與陳嘉玲,對於《俗女養成記》中出現的各種居家佈置(如浴室牆上那個附有鏡子的收納櫃、馬賽克磁磚浴缸)、大眾文化(如豬哥亮的歌廳秀、四大天王)、家具(如印有注音符號及九九乘法表的折疊書桌),還是半夜削蘋果見未來老公這樣的都市傳說,那已經不是用共鳴可以形容,簡直是將童年又活了一遍,更別說將小孩帶去學鋼琴那一段,讓家母也忍不住回憶起當年是如何大老遠的送大姊去學琴,最後也跟陳家一樣,鋼琴成了家中的擺設。

語言

《四樓的天堂》臺詞的部分仍稍嫌文藝,另外由阿媽帶大的小綠,兩人對話的語言一臺一國,難免讓我感到美中不足,我想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俗女養成記》能引起廣大討論,而《四樓的天堂》獲得的共鳴卻沒有我預期中的高吧。
《俗女養成記》不論是陳嘉玲人在臺北的華語、英語,還是回到臺南與親友穿插混搭的臺語、華語,聽來都極其自然,反觀讓謝盈萱拿下本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的《四樓的天堂》,在語言的使用上無形間就拉出與觀眾的微妙距離,但它仍是一齣值得一看的優質戲劇。

音樂

若要問樂壇中誰的風格既能貼近市井小民、又帶著復古可愛、又可以將華語與臺語搭配得毫無違和感,簡直就跟《俗女養成記》整齣劇給人「能笑中帶淚、溫馨踏實、赤子之心」的感受如出一轍,那麼非旺福樂團不可了!
對於金鐘57能新增「戲劇配樂獎」「主題歌曲獎」我感到特別開心,多久了,從唱片公司發片歌曲搭上戲劇的風潮開始,就很難再看到有一齣劇能有所謂量身打造的主題曲,現在依稀能想起的是《我可能不會愛你》裡頭依照情節就會浮出的角色歌曲,當年如果就能有這兩個獎項,相信抱回的不僅是7項大獎。就像《俗女養成記》劇情中曾出現的《包青天》,我們可以很快就聯想到片頭曲〈包青天〉、片尾曲〈新鴛鴦蝴蝶夢〉,現在問你《後宮甄嬛傳》的歌怎麼唱,你哼得出來嗎?同樣的時代夯劇,當你在看《後宮甄嬛傳》,聽著與劇情完全不搭的流行歌曲〈斷〉、〈最近好嗎〉、〈淚崩了〉,不曉得你的心情感受是否與我一樣感到一陣尷尬,恨不得能快轉過去,懷念起像是《六個夢》都能發行電視原聲帶的年代,那個只要說出劇名就能把主題歌曲朗朗上口唱出一段的年代,以至於後來看《後宮甄嬛傳》的重播,聽見原創片頭曲〈紅顏劫〉與片尾曲〈鳳凰于飛〉,那種感覺就像長久便秘終於解放般的通體舒暢!
我想戲劇音樂原創性的重要就跟看外國影劇必須聽原聲一樣重要吧,配音員配得再好,終究還是失了原味。對於這兩個獎項增設所將帶來的轉變,我是樂觀且期待的,搭劇打歌一晃眼都十來年了,是時候給戲劇換上一身訂製的戲服,而不是給古人硬套上時裝。
雖然《俗女養成記》的〈莎喲娜拉Sayonara〉、〈蚵仔麵線〉這次沒能獲得「主題歌曲獎」,但我相信連同第一季的〈一人一半〉,都已深植許多戲迷的心中。
註:原獲獎「主題歌曲獎」 〈I Promise〉因不符資格,文化部在11/1公布,〈I Promise〉取消得獎資格 ,由〈蚵仔麵線〉獲獎。

劇本

上頭提到的「語言」除了靠導演現場的適時調整,最功不可沒的其實是編劇,過去寫過對白的經驗,讓我知道一個劇本裡頭語言的呈現,其實在編劇下筆的時候就已經在內心反覆的演過好幾輪了,別說該用什麼語言呈現這句話,就連這句話的語氣、語調、角色表情和肢體動作,編劇們的內心小劇場可是超乎觀眾想像的精采!所以我其實是很贊成編劇跟戲,並且在片場有發聲的機會,可惜編劇們呢往往苦哈哈,寫完了一齣,還要趕緊為下一餐努力,而拍攝期是如此冗長哪…
經費不足,又要編導,又要客串好幾個角色的嚴藝文。
嚴藝文、黃小貓(黃馨萱)、范芷綺能以《俗女養成記2》獲得「戲劇節目編劇獎」除了實至名歸,也算眾望所歸了,當初知道第二季開拍,心裡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實在是很少有第二季的作品不會翻車的,回想起當初《琅琊榜》把我迷得即便到現在轉到重播還是會停下來看,但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卻是讓我看到一半便棄劇了,當然確實會因為不是原班人馬而影響,但是縱觀那些引爆討論的好劇,可以在第二季或翻拍電影時與第一季的聲量持平甚至超越,真是少之又少,現在想到的就是《麻醉風暴》跟《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吧。
像是自己雖然對《我可能不會愛你》評價甚高,難免還是會覺得電影版沒能拍成也好,不然你看看《犀利人妻》跟《花甲男孩轉大人》搬上大銀幕,是不是也會突然心生「舊愛還是最美」的喟嘆?
當嚴藝文、黃小貓上臺致詞得獎感言,眼尖的觀眾應該會發現黃小貓就是在戲中教小嘉玲的鋼琴老師,得獎後她在她的網誌寫下一篇《在我眼中你是如此光芒萬丈》,文中的親生弟弟小她僅有十一個月,相較於陳嘉玲與陳嘉明相差九歲之多,我卻覺得她在劇本中無形的帶入自己親身的姊弟之情,這或許連當事人都沒有意識到,看看陳嘉玲與陳嘉明在感情上是如何力挺對方,在生活上又是如何支援彼此,你可能就能恍然明白《俗女養成記》為何給人的感覺如此真?
從搭景、語言、音樂、劇本、選角…等等,全都貼近我們的真實生活,所以即便陳嘉玲沒有偶像劇女主角的完美,但歲數接近的女性們仍是忍不住的入戲,將自己帶入這個角色,與她同悲同喜、與她粗魯率性,一句「FⅩⅩK」只是讓我們更愛陳嘉玲/謝盈萱而已。

《俗女養成記》裡的女性自覺

陳嘉玲(謝盈萱 飾)

即便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認可同志婚姻的國家,有些根深蒂固的社會暗示仍在女性的心中流轉,於是和同居男友(溫昇豪 飾)交往多年卻等不到求婚的陳嘉玲直接主動套牢對方,戴上婚戒後的她在遇上Mark後,才驚覺「戀愛→結婚→生子」也許不等於幸福公式,這雖然是一個多麼痛的領悟,畢竟青春一去不回頭,究竟要不捨那些付出而將錯就錯,還是過去讓它過去,給自己機會看看浴火後會變成鳳凰還是火雞?
最後我們看到了選擇重新開始的陳嘉玲是如何...

看完上半段的文章,是否意猶未盡呢?
邀請你陪我織情網,一次解鎖百篇文章 ლ(╹◡╹ლ)
或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918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戲劇人的情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9.4K會員
200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 音 文學 夢 的其他內容
劇中的那些創傷,連同我的,相信你多少也能瞧見自己的影子,只是有沒有意識到那些創傷是如何拖垮我們身心,甚至於一步步拖垮了人生;有沒有病識感去察覺自己需要求助?不管是做諮商、看身心科,還是設法讓靈性成長。就像張琪說的:「你以為只要不去看,事情好像忘了就過了;但其實那個傷口它還是一直都在。」
從小跟著阿媽使用母語也跟著欣賞野臺及電視臺上演的歌仔戲,入迷到會在床上披著床單,和姊姊們演起歌仔戲來,甚至到後來才曉得原來那些俊俏小生全是女子所反串,內心一度受到衝擊。回味童年那深植入心的英俊小生,赫然察覺日後對可愛的男生毫無招架之力,莫非都是因為紀麗如那帥氣中帶著可愛的氣質影響了對男子的審美觀?!
當不擅長獨處的方佳瑩與不擅長相處的丁志明,開始學習自己欠缺的那一半,他們就已經在圓滿自己的路上了。 「愛自己」不是流行用語,也不是前面加個#就代表自己有做到。 好好照顧這副借你使用的軀體、看見真實的自己並且接納他、讓靈魂回到最純粹的時期,像這樣身心靈的一致,才是「愛自己」。
導演用她的方式,溫柔的提醒我們,在觀看表面的同時,我們是否能靜下來、停一下,去探尋生命中每個與你能結緣的靈魂深處藏著的那些不欲為人知的秘密與苦痛?也許我們做不到一一理解,但起碼去試著了解,因為你我的共通點,不都是渴望能被同理的嗎?《火神的眼淚》是滾燙的吧,看完終於明白,那是原創人溫暖的心疼。
應該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害怕離別的場面,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害怕是因為不捨,不捨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愛,愛於是重視能否「好好說再見」。 有些再見,是再也不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哪一眼會是最後一眼,哪一面會是最後一面,是被迫的離開,還是自己選擇了永別。而你,是否有從此劇中學會了怎麼「好好說再見」?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社會高度關注與討論下,編劇要如何準確傳達出想說的訊息,那種心理壓力我不敢說「可想而知」,就像加害者與被害人家屬們,都不是非當事人能真的感同身受的。 雖然事件發生至今不到5年,但人是健忘、學不會教訓的。 在這裡,我們就來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角色原型。
劇中的那些創傷,連同我的,相信你多少也能瞧見自己的影子,只是有沒有意識到那些創傷是如何拖垮我們身心,甚至於一步步拖垮了人生;有沒有病識感去察覺自己需要求助?不管是做諮商、看身心科,還是設法讓靈性成長。就像張琪說的:「你以為只要不去看,事情好像忘了就過了;但其實那個傷口它還是一直都在。」
從小跟著阿媽使用母語也跟著欣賞野臺及電視臺上演的歌仔戲,入迷到會在床上披著床單,和姊姊們演起歌仔戲來,甚至到後來才曉得原來那些俊俏小生全是女子所反串,內心一度受到衝擊。回味童年那深植入心的英俊小生,赫然察覺日後對可愛的男生毫無招架之力,莫非都是因為紀麗如那帥氣中帶著可愛的氣質影響了對男子的審美觀?!
當不擅長獨處的方佳瑩與不擅長相處的丁志明,開始學習自己欠缺的那一半,他們就已經在圓滿自己的路上了。 「愛自己」不是流行用語,也不是前面加個#就代表自己有做到。 好好照顧這副借你使用的軀體、看見真實的自己並且接納他、讓靈魂回到最純粹的時期,像這樣身心靈的一致,才是「愛自己」。
導演用她的方式,溫柔的提醒我們,在觀看表面的同時,我們是否能靜下來、停一下,去探尋生命中每個與你能結緣的靈魂深處藏著的那些不欲為人知的秘密與苦痛?也許我們做不到一一理解,但起碼去試著了解,因為你我的共通點,不都是渴望能被同理的嗎?《火神的眼淚》是滾燙的吧,看完終於明白,那是原創人溫暖的心疼。
應該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害怕離別的場面,不管是生離,還是死別,害怕是因為不捨,不捨是因為在乎,在乎是因為愛,愛於是重視能否「好好說再見」。 有些再見,是再也不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哪一眼會是最後一眼,哪一面會是最後一面,是被迫的離開,還是自己選擇了永別。而你,是否有從此劇中學會了怎麼「好好說再見」?
《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社會高度關注與討論下,編劇要如何準確傳達出想說的訊息,那種心理壓力我不敢說「可想而知」,就像加害者與被害人家屬們,都不是非當事人能真的感同身受的。 雖然事件發生至今不到5年,但人是健忘、學不會教訓的。 在這裡,我們就來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角色原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大陸短劇:嬌妻歸來 男主角:舒童 女主演 :鐘熙 狗血誇張程度:5顆星 劇情完整度:5顆星 男女主演技:5顆星 CP適配感:5顆星 短劇大多是由網文改編的,因此劇名都挺雷人的。從疫情開始至今,雖然仍有不少粗製濫造的短劇,經過幾年的發展後,質量不錯的戲劇日漸增多了。這部在youtube上
Thumbnail
最近《慶餘年》電視劇第二季首播,又引發了一波熱潮,老安就趁機蹭點熱度,暴雷一些原著小說的內容吧。 一、《慶餘年》小說名稱的由來: 《慶餘年》這個小說名稱,根據作者貓膩的說法,是來自他由《紅樓夢》得到的靈感。 《紅樓夢》中有一首關於賈寶玉堂兄賈璉與堂嫂王熙鳳之女巧姐的曲子叫做《留餘慶》
最近,[不善良的我們]正熱烈播放中 因為育兒,需要放輕鬆,所以我也追了 這齣劇很貼近生活,很多重點都有演到,只是如果有觀眾的生活剛好跟他們很類似的話,感受會更加深刻。 裡面女角簡慶芬有時會利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獲利好人緣,反觀直率的張怡靜處處碰壁,只因為不愛說好聽的話? 但是到底是什麼規定或道
Thumbnail
京城貴門花府忽遭抄家流放,只剩滿門婦孺,花家長女花芷(張婧儀 飾)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面撐起整個家,帶著一眾女眷崛起創業擺脫危機。 話說這位抄她家的就是男主顧宴惜,雖說抄她家也是職責所在,但這部劇真的就是專心在抄家,之中沒有太多不捨及曖昧等等,讓故事少了很多的言情味,卻也因為這樣正經八百的好看起來。
Thumbnail
趙麗穎二搭林更新主演古裝劇《與鳳行》,播出後收視口碑一路狂飆,目前已刷新騰訊年榜紀錄,輾壓胡歌主演的爆款大作《繁花》,趙麗穎不愧是陸劇女王,女王一出馬,萬夫莫敵,連之前熱度超高的繁花都被超越,就知道這部劇如今有多火了。
「致全力以赴,卻依舊不完美的俗人們」 致各位俗人們,請不要排斥命運帶來的驚喜與驚嚇,讓我們繼續在人生舞台中哭哭笑笑,請相信,發生的一切都是好的!
Thumbnail
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推新作。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將於9月下旬於台視播出。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楊麗花阿姨獲得「臺北市新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她出生於歌仔戲發源地宜蘭,對於歌仔戲的貢獻不言而喻。在身為女性的作者跟柚爸請假至spa館放鬆身心,一位正妹老師提到她最喜歡的是「楊麗花歌仔戲」。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筆者的生活故事和對於楊麗花阿姨以及亞蘭姐的個人敬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撰文者:薛惠琪(飾演 女兒劉佳穎) 在這次的《從性憶起》性別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活動裡,我們首次以「沉浸式劇場」作為帶領觀眾親身體驗性別議題的方式。而在第三場社區的戲劇體驗課中,我們更以臺劇《俗女養成記》為整門課的主軸,讓觀眾一同參與劇場的演出。現在,就讓沒有參與到這場戲的女兒佳穎來和大家一起做場戲
Thumbnail
大陸短劇:嬌妻歸來 男主角:舒童 女主演 :鐘熙 狗血誇張程度:5顆星 劇情完整度:5顆星 男女主演技:5顆星 CP適配感:5顆星 短劇大多是由網文改編的,因此劇名都挺雷人的。從疫情開始至今,雖然仍有不少粗製濫造的短劇,經過幾年的發展後,質量不錯的戲劇日漸增多了。這部在youtube上
Thumbnail
最近《慶餘年》電視劇第二季首播,又引發了一波熱潮,老安就趁機蹭點熱度,暴雷一些原著小說的內容吧。 一、《慶餘年》小說名稱的由來: 《慶餘年》這個小說名稱,根據作者貓膩的說法,是來自他由《紅樓夢》得到的靈感。 《紅樓夢》中有一首關於賈寶玉堂兄賈璉與堂嫂王熙鳳之女巧姐的曲子叫做《留餘慶》
最近,[不善良的我們]正熱烈播放中 因為育兒,需要放輕鬆,所以我也追了 這齣劇很貼近生活,很多重點都有演到,只是如果有觀眾的生活剛好跟他們很類似的話,感受會更加深刻。 裡面女角簡慶芬有時會利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獲利好人緣,反觀直率的張怡靜處處碰壁,只因為不愛說好聽的話? 但是到底是什麼規定或道
Thumbnail
京城貴門花府忽遭抄家流放,只剩滿門婦孺,花家長女花芷(張婧儀 飾)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面撐起整個家,帶著一眾女眷崛起創業擺脫危機。 話說這位抄她家的就是男主顧宴惜,雖說抄她家也是職責所在,但這部劇真的就是專心在抄家,之中沒有太多不捨及曖昧等等,讓故事少了很多的言情味,卻也因為這樣正經八百的好看起來。
Thumbnail
趙麗穎二搭林更新主演古裝劇《與鳳行》,播出後收視口碑一路狂飆,目前已刷新騰訊年榜紀錄,輾壓胡歌主演的爆款大作《繁花》,趙麗穎不愧是陸劇女王,女王一出馬,萬夫莫敵,連之前熱度超高的繁花都被超越,就知道這部劇如今有多火了。
「致全力以赴,卻依舊不完美的俗人們」 致各位俗人們,請不要排斥命運帶來的驚喜與驚嚇,讓我們繼續在人生舞台中哭哭笑笑,請相信,發生的一切都是好的!
Thumbnail
國寶級歌仔戲天王楊麗花相隔16年再推新作。電視歌仔戲「忠孝節義」將於9月下旬於台視播出。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楊麗花阿姨獲得「臺北市新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殊榮。她出生於歌仔戲發源地宜蘭,對於歌仔戲的貢獻不言而喻。在身為女性的作者跟柚爸請假至spa館放鬆身心,一位正妹老師提到她最喜歡的是「楊麗花歌仔戲」。這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了筆者的生活故事和對於楊麗花阿姨以及亞蘭姐的個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