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造自由,自在生活

圖片來源:博客來
由身為射手座的作者森博嗣來談自由是最具有說服力不過了,打從將近四十歲出版了人生第一部小說而一砲而紅,賺來的豐厚財富已足以讓他一輩子不愁吃穿,也因此辭去了國立大學教授的公務員職務,真正實現了人人稱羨的自由生活。
在這本書當中,森博嗣說:「人生最終的目的就是獲得自由。」 所謂的自由就是能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然而在想要獲取自由的過程中,我們必定會遭受程度不一的不自由,從被生下來的那一刻,我們就被父母支配著,求學路上也被教育體制支配著,直到進入職場之後也被公司制度及主管交辦的工作支配著,幾乎絕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真正自由。
作者幾乎整本書都在講關於「支配」這件事,也描述其實人並非全然不喜歡支配的,比如我們有一個既定工作流程可以依循而使我們有安全感,或是法律讓我們了解做什麼事情是可行或不可行,在某種程度上人類對於被支配是感到舒適的,因為不需要特別去動腦筋思考,也不覺得支配對自己造成了負面影響,反而支配替我們形成了保護作用。
想要獲得自由的第一步就是要先覺察自己對什麼事情感到不滿或有所抱怨,偏偏許多人明明知道事情該如何解決,卻深信「自己做不到」,又或者是「討厭麻煩」,所以把自己的狀態形塑為為受到他人的限制而導致不自由,作者說其實只是希望有人在背後推一把肯定自己的想法,可以想成是在撒嬌,但我個人認為若是這樣的情況太過頻繁,就是習慣性把自己送上受害者的位置來逃避積極作為了。
作者說:「自由並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麼輕鬆,必需要靠自己思考、靠自己的力量前進。」
就如同我們現在看到作者是實現財富及生活自由的典範,但在此之前是經過了多年在大學每日工作16小時的時光,也經歷過養育小孩所需的必要支出與花費,雖然會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被犧牲,但從孩子身上得到的回饋很多,同時又因為自己早婚,所以等到真的成為了作家得以更自由運用時間的時候,孩子也都已經長大了,而自由自然水到渠成。
就好比現在有一些朋友會說羨慕我可以不必上班在家閱讀及寫作,但這也是我在結婚前犧牲許多自由及健康所換來的,即便現在的選擇是不得不,但跟過往在職場相比是相對自由許多,倘若我沒有過去辛苦努力的成果,現在的我是沒有任何資格利用孩子上課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所以通往自由的道路並非一蹴可幾
這本書中最想跟大家分享作者的一個觀念就是「別自我束縛及設限」,作者舉自己的例子說他考大學時最不擅長國文,而且也不看小說,閱讀跟書寫也都很慢,沒想到竟然在將近四十歲的時候創作了一篇小說而成為暢銷作家還賺取了巨額財富,這當中到底藏了什麼樣的撇步與技巧呢?作者說雖然自己也感到訝異,但是他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是無法寫小說的」,也因為沒有給予自己設下限制,所以更能自由發揮沒有包袱,於是創作出極為成功的作品,所以作者認為許多人之所以無法成功是在於「相信有著無法克服的困難」及「深信有著限度」。
我很認同作者的這個想法,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也肯定有真的努力了也實現不了的事,但如果尚未開始就認定自己辦不到而不去開始,那便是替自己設下了許多限制,而這些限制越多就會讓自己綁手綁腳,也會讓自己的視野變得狹隘,容易單憑片面的資訊就否定了自我,那當然就如自己所預期的實現不了,殊不知這些限制是自己設下的,並非是外力或其他因素導致。
作者說:「能感受到自由的人是想感受到自由的人,而感覺不到自由的人,則是恐懼自由的人。」
我認為這段話非常有哲理,就如同許多人會說當全職媽媽很沒有自由,但我反而認為當全職媽媽是我人生中最能感受到自由的時光,為什麼呢?因為我在生活上全面可以達到自由選擇及自主的程度,在教養上也一樣可以不受他人指點,雖然旁人會覺得有小孩勢必失去許多自由行動的機會,而且凡事需要事先安排及考量,再也沒有說走就走的無拘無束,但我卻覺得少了工作上的壓力反而讓我的身心得以恢復健康,不再因為主管及客戶的支配而感到焦慮及痛苦,這也是因為我想要獲得自由而讓自己擁有選擇離開的選項,而非困在原地而成天抱怨,那些不斷碎唸著不滿現狀的人們,其實就如同作者所說的是害怕選擇自由之後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所以就日復一日讓自己安於被支配而不去找尋當中「自由」的感受。
很喜歡這本書的書名用「創造」這個詞,我們既然不能百分之百完全脫離日常的「支配」,不如就自己來「創造」自由,自由的感受不應該只是被動,也可以是積極的意義,端看我們有沒有抉擇判斷的勇氣與智慧了。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