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困

Grace-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現場觀察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以下是以任教國小特教的大女兒的視角寫作的。

那天才打上課鐘沒多久,資源班的4個小朋友已乖乖坐好,準備要上課了,原本應該恢復安靜的走廊,隱隱約約傳來吵架的聲音,我問學生:「你們有人聽到聲音嗎?好像有人在走廊吵架?」學生們都表示沒聽到。

根據過去的經驗,特教資源班學生偶有情緒不穩狀況,光靠一個老師有時很難擺平發飇的學生,眼前這四個學生都很乖,我先交待一下作業,決定前往支援。

走廊上空無一人,隨著聲音來源,我走向厠所,其中一間男厠傳來哭聲,因為哭得太悽厲了,完全聽不清楚他說了些什麼,反復安撫及詢問,推敲出門把壞了,他被關在厠所出不來,我試圖從外面打開門,但也失敗,先詢問了他的年級和班別。

我:「先別哭,我馬上去找救兵幫忙。」於是請其中二位學生去總務處找主任或組長,報告有學生被反鎖在厠所,另外二個學生去班上跟導師報告,免得班上也在瘋狂找人。

我則重回厠所陪伴該位學生,總務處的維修人員很快到了現場,沒想到還是沒辦法從外面打開,只好找來椅子墊腳,爬高並用言語指導該生從內部開鎖,終於讓這一場混亂落幕。

這個厠所離師生的主要活動區比較遠,上課時間鮮少有人會經過,若非今天的課程比較靜態,恐怕那個小孩就要在厠所待更久了。

我也趁機提醒眼前的4個小孩,遇到類似狀況還是要保持冷靜,不要把力氣浪費在大哭大鬧,上課了才要去上厠所時,務必要讓老師、同學知道。

老實說一開始聽到「有人在謽面嗎?,我被困在裏面」的呼救聲時,也愣了一下,還好沒有發生更糟糕的事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90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2025/03/18
我剛當導師時,曾有學生拿著小抹布,跑去停車場幫我擦車子,因為我前一天專程載他去醫院看緊急住院的爸爸。 後來快退休時,只因我不同意修改學生「上學期」的英文成績,「害」他拿不到畢業證書,有個學生就威脅要刮花我的車子,我不改的原因是,是我的計算過程完全正確無誤。 我還是個小菜鳥導師時,有個年年被留校查
Thumbnail
2025/03/18
我剛當導師時,曾有學生拿著小抹布,跑去停車場幫我擦車子,因為我前一天專程載他去醫院看緊急住院的爸爸。 後來快退休時,只因我不同意修改學生「上學期」的英文成績,「害」他拿不到畢業證書,有個學生就威脅要刮花我的車子,我不改的原因是,是我的計算過程完全正確無誤。 我還是個小菜鳥導師時,有個年年被留校查
Thumbnail
2025/03/18
延平中學今年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那一天,我留下了眼淚」 第一時間覺得這出題老師在想什麼? 我有乾眼症,很多時候明明很感動、很難過、很驚喜,只會覺得悸動,並不會流下眼淚,若孩子也有類似問題,他該怎麼辦?硬掰嗎? 事實上很多孩子為了高分,紛紛寫了至親死亡的作文內容,人世間忽然多了很多「未亡人」
Thumbnail
2025/03/18
延平中學今年入學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那一天,我留下了眼淚」 第一時間覺得這出題老師在想什麼? 我有乾眼症,很多時候明明很感動、很難過、很驚喜,只會覺得悸動,並不會流下眼淚,若孩子也有類似問題,他該怎麼辦?硬掰嗎? 事實上很多孩子為了高分,紛紛寫了至親死亡的作文內容,人世間忽然多了很多「未亡人」
Thumbnail
2025/03/08
若按常理推斷,家境差的孩子早熟,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業成績應該比較好,在我求學期間,窮人家的小孩是可以靠用功讀書來翻身的,但根據我在教育現場的觀察,這個理論在我民國79初入教職時是成立的,隨著歲月的更迭,這個現象慢慢地改變了,班上前十名甚少有家境差的,有時領有低收證明的學生,也是成績墊底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3/08
若按常理推斷,家境差的孩子早熟,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學業成績應該比較好,在我求學期間,窮人家的小孩是可以靠用功讀書來翻身的,但根據我在教育現場的觀察,這個理論在我民國79初入教職時是成立的,隨著歲月的更迭,這個現象慢慢地改變了,班上前十名甚少有家境差的,有時領有低收證明的學生,也是成績墊底的學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國小一年級的我差點迷路,因為下課沒人來接我,爸媽午睡過頭,鬧鐘也沒有響。我在危險時刻學會自救,但卻被爸爸臭罵。如果你的孩子也曾在危機面前,你會怎麼做呢?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來信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在此概述自己本身感應,跟大家分享。小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在校情緒突然大失控,對於師長說的話完全不聽,只要一不高興就大吼大叫,使整班都不能上課,最後我就辭去工作,跟校陪讀,在他情緒上來時,我就安撫他,才不至於影響其他同學.......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來信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在此概述自己本身感應,跟大家分享。小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在校情緒突然大失控,對於師長說的話完全不聽,只要一不高興就大吼大叫,使整班都不能上課,最後我就辭去工作,跟校陪讀,在他情緒上來時,我就安撫他,才不至於影響其他同學.......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Thumbnail
我已忘記當時的代課老師究竟是甚麼時候走的,但原班導「陪伴」我們的時間肯定較長。 前幾篇提到的分組等都只是家常便飯,如果整天沒人找我聊天那還沒什麼,因為在家我也沒有人能說話。但分組簡直是這世界上最恐懼的事,這種尷尬超乎想像,如何為了湊到剛好的人數找盡各種藉口把不喜歡的人剔除、如何想辦法讓自己留下來、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Thumbnail
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事件,並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討論。文章探討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案,並特別關注特教老師的工作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增加對教育體系和特教知能的支持,並提出對情緒教育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