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高職生跳樓、學生對老師暴力,難道孩子的情緒問題真的只有學校可以解決?

高雄高職生跳樓、學生對老師暴力,難道孩子的情緒問題真的只有學校可以解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kanshi

今日2024/3/4在高雄發生一起高職生跳樓的事件,撰文的時間點尚未釐清真正原因,只怕過幾天新聞又被其他流量蓋過,只不過這樣的新聞倒是每個月都有,散落在各個縣市,看到時心中只有滿滿的無奈,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殞落。

並且就在昨日看到網路上轉貼的影片,內容是一名高中生與老師對嗆甚至對老師拳打腳踢,場面一度失控,對學校進行採訪後,發現該名學生是一位特殊教育的孩子,我目前剛好就在學校輔導體系中與特教老師們合作,我知道照顧一名特教有多麼不易,特教的體系有多麼不為外人所知,各不論特教本身在台灣的地位聽說是學術與實務有相當大的落差,一個特教老師能負責的數量有限,現在情緒障礙的孩子又越來越多,議題越來越複雜,身心俱疲的情況下要負起教學與半個輔導老師職責,老實說真的替特教老師們抱不平。

令人難過的留言區

在影片下方的留言更令我感到痛心,像是【這種學生就應該關到離島管制】、【現在教育養出猴子不意外】、【以後就是8+9】、【都是XX黨亂改體制才會這樣】...諸如此類的言論,完全沒有看到有關於【應該如何增進情感教育】的留言出現,可見觀看影片的人也對於現場發生的事情判斷能力欠佳。

首先事發當時就有聽到有學生去請教官過來,後來發現在教官室沒人,學務處這時也派了一名老師前往現場協助,而老師應該第一時間上去制止及帶離現場,因為該生明顯情緒失控,但老師到場時,學生似乎已經慢慢往門口移動,不料又衝回教士對任課老師施以二度攻擊,此刻班上同學皆上前制止,可見班上同學皆了解該生的狀況,也能聽到同學大喊該聲名字希望其冷靜。我想這樣的過程並非教育失敗,跟8+9也無關(無辜的+9),單純就是我們的情緒教育還不足夠。

我也相信學校裡若有輔導老師或是特教老師,絕對也不樂見孩子有這樣的情況,但這種事件背後的原因太複雜了,大多數也來自家庭的議題(生活型態、情緒交流、溝通模式等等),現在的系統不會對此置之不理,因為上新聞...天啊,那是一個難以處理的狀況,更重要的是如果危害到他人的安危,那並不是大家的本意。

我看到有人留言侃侃而談要把他們集中,或是把他們流放,我心一揪,你一犯錯或是跟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就得外放,現在到底是民主社會還是封建體系阿。

孩子的情緒有狀況,是學校的問題還是家庭?

孩子送給學校,老師們就要教好,為甚麼我的孩子會變成這樣?!

這幾年貌似會有這樣的聲音出現,但爸爸媽媽可知道孩子會複製父母的情緒因應方式。在小學尤其明顯,並且孩子會用一種拙劣的複製技術,因為他們的表達都還不成熟,像是:暴力的對待他人以抒發情緒、透過命令式的語氣企圖奪回掌控感、採取先否認的態度以避免自己受傷害。任何一項都足以讓大人頭痛,更頭痛的是他竟然在同一個孩子身上出現的時候,才是最無奈的部分。學校只能提供一個小型社會供孩子學習,適時提供輔導(無論是心理、生活或是課業),但孩子終究會回歸家庭,父母依然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你當然可以責怪教育體制、社會文化帶給孩子的影響,但孩子始終得靠你自己教,甚至用你的言行告訴孩子,你該如何生活。

我們可以檢討體系,也能夠試著增加老師們的輔導、特教知能,或是試著增加校園專業人力,仇視絕不是一個解方,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跟底線,在那條線上時你能不能把持住,但孩子們還在學習,期望龐大的社會安全網能守護住他們,若是可以從教育做起,拜託,一週一堂情緒教育課,別拿去考試,相信成效會好一些。

從小我們被告知情緒別被外人察覺,長大時想抒發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不是沒有說出來的能力,是被戴上了文化的噤聲令。
avatar-img
大城市的小樹洞
7會員
15內容數
湍流的大城市,流淌著小小的人,卻依舊裝著大大小小的煩惱,彷彿城市的烏煙瘴氣是人們口中吐出的壓力,綿延不絕。 這裡是我的碎碎念,也歡迎你一起加入,成為城市的空氣清淨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城市的小樹洞 的其他內容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文/kanshi 史丹佛大學的史坦柏格教授曾經發表過愛情三元論,【親密】、【激情】與【承諾】是組成親密關係的元素,就像薩諾斯湊滿寶石,像七顆龍珠聚集,似乎這些條件聚集就能夠圓滿一段完整的關係,但事實上卻沒那麼容易。而有幾個條件我覺得一段關係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也是最近進入親密關係中的體悟,與大家分享
文/kanshi 動漫<<一拳超人>>中,描述一個光頭夢想成為英雄,於是刻苦鍛鍊(?),終於成為了一個無論面對任何對手都可以一拳擊倒的故事,但他的表現也時常令身旁的人覺得永遠追不上,有些人會變得更努力訓練,有些人則直接放棄。 你身邊也有很優秀的人嗎? 還是在哀居上時常看到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嗎
筆者在為數不久的生命過程中,談了數十次戀愛,有些能全心全意投入,有些就是淺嚐輒止,有人說:「嘿!談戀愛還有淺嚐輒止的,不是都應該全部投入嗎?」那我們得回到戀愛的本質,雖然我也還沒參透(不然我怎麼還是單身),不過我透過整理自己跟身邊友人還有書籍電影中的親密關係得出一些結論,分出以下幾種戀愛的遊戲種類,
到如今25年的人生,也許只過了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實在沒有想活百年),有時候會去想自己擁有的特質或是性格,還有對待事物的價值觀到底是哪裡來的? 最大的寶庫就在原生家庭,有趣的是,有時候我會討厭家人的一些特質,但卻有意無意的在自己身上也看到這樣的特質,發現的那一刻真的是哭笑不得,原來自己早已被血脈深深
今年8月接下代理的職位,首次進入校園擔任老師,過了人生第一個被叫老師的教師節,便有點愛上這個工作環境,偶爾還是會苦惱怎麼跟這群死小孩相處(有些孩子你看到真的很想打他?),但是很幸運來到現在的學校,氣氛都不錯。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工作內容跟心得,也許有人也正在想嘗試這條路的路上~ 個別輔導 這件事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文/kanshi 史丹佛大學的史坦柏格教授曾經發表過愛情三元論,【親密】、【激情】與【承諾】是組成親密關係的元素,就像薩諾斯湊滿寶石,像七顆龍珠聚集,似乎這些條件聚集就能夠圓滿一段完整的關係,但事實上卻沒那麼容易。而有幾個條件我覺得一段關係非常需要被重視的,也是最近進入親密關係中的體悟,與大家分享
文/kanshi 動漫<<一拳超人>>中,描述一個光頭夢想成為英雄,於是刻苦鍛鍊(?),終於成為了一個無論面對任何對手都可以一拳擊倒的故事,但他的表現也時常令身旁的人覺得永遠追不上,有些人會變得更努力訓練,有些人則直接放棄。 你身邊也有很優秀的人嗎? 還是在哀居上時常看到他人光鮮亮麗的生活嗎
筆者在為數不久的生命過程中,談了數十次戀愛,有些能全心全意投入,有些就是淺嚐輒止,有人說:「嘿!談戀愛還有淺嚐輒止的,不是都應該全部投入嗎?」那我們得回到戀愛的本質,雖然我也還沒參透(不然我怎麼還是單身),不過我透過整理自己跟身邊友人還有書籍電影中的親密關係得出一些結論,分出以下幾種戀愛的遊戲種類,
到如今25年的人生,也許只過了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實在沒有想活百年),有時候會去想自己擁有的特質或是性格,還有對待事物的價值觀到底是哪裡來的? 最大的寶庫就在原生家庭,有趣的是,有時候我會討厭家人的一些特質,但卻有意無意的在自己身上也看到這樣的特質,發現的那一刻真的是哭笑不得,原來自己早已被血脈深深
今年8月接下代理的職位,首次進入校園擔任老師,過了人生第一個被叫老師的教師節,便有點愛上這個工作環境,偶爾還是會苦惱怎麼跟這群死小孩相處(有些孩子你看到真的很想打他?),但是很幸運來到現在的學校,氣氛都不錯。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工作內容跟心得,也許有人也正在想嘗試這條路的路上~ 個別輔導 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