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化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新」經濟政策,當然相對於「舊」經濟。漢初對經濟採取放任態度,經濟迅速從秦末的匱乏中恢復過來,卻帶來地方勢力的過度活躍。商賈豪強以種種手段謀取暴利,干擾百姓生活,甚至威脅中央權威。因此,新經濟政策的「新」,不是推動經濟增長,而是透過經濟改革來整頓商賈豪強。
其一,統一貨幣。諸侯、商人和地方豪強私鑄錢幣,造成幣制紊亂。漢武帝採納桑弘羊的建議,以五銖為唯一合法貨幣,其圓形方孔的型式較難盜製。五銖錢由政府統一鑄造,嚴禁民間私鑄,舊幣全部銷毀。這不但有利於經濟交流,也削弱地方勢力,提高中央權威。
其二,興辦國營事業。鹽、鐵、酒是民生必需品,漢武帝把該三項收歸國家專利營專,政府在地方設置鹽官、鐵官和榷酤官,管理鹽、鐵、酒的生產和銷售,嚴禁民間私自經營。這不但增加政府收入,也斷絕了商賈的盈利來源。
其三,推行平準均輸。漢武帝於長安設立平準官,負責於地方收購物品,貴賣賤買,以調節供求,穩定物價。漢武帝又推行均輸法,各地設均輸官,能近易遠,節省上貢的高昂運費,將京師不需要的上貢物品就地出售,然後採購京師所需,盈餘歸國庫。平準與均輸角色不同,負責官員不同,但目標一致,均是以政府直接參與市場,以收取防止商人囤積居奇的效益。
其四,徵收財產稅。漢武帝向商人及手工業者徵收財產稅,稱為「算緡」,由商人上報財產,然後徵收約十分一的稅收,以稅收方式分享商賈的營利,增加國庫。配合「算緡」,迫使商賈如實報稅,漢武帝又設「告緡錢」,鼓勵告發瞞稅者,告發者可得瞞稅者一半的財產為報酬。
相對於獨尊儒術及削奪諸侯,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引發的爭議較大,正面及負面評論皆有。
新經濟政策最直接的貢獻,是增加國家收入,政府參與不同經濟活動,取得豐厚收入。當時沒有具體經濟數據,但從武帝積極於對外經略,尤其對匈奴發動大規模征討,以至耗盡國庫,卻沒有帶來苛捐雜稅,反映了政府的強健財政實力。錢從何來,新經濟政策對籌募軍費的貢獻是明顯的。
從政府的角度,新經濟的首要目的,不在於經濟圖強,而在於糾正漢初以來放任政策之失。新經濟政策下,商人的活動空間大受限制,部分富商破產,部分富商吸納為經濟官員,解除商賈豪強對中央的潛在威脅。
新經濟政策的得益者,也不限於政府。政府透過種種手段,穩定經濟社會,有利民生。統一貨幣便利百姓生活,專賣制度及平準均輸,收取平抑物價之效,商賈難以謀取暴利,百姓生活受到保障。
新經濟政策受到負面批評,或從理念出發,政府積極介入市場,有與民爭利之嫌,打撃了民間的經濟活動。民間不得參與專賣項目,影響了原有經營者的生計,加上政府干預市場運作,又以告緡配合算緡,令部份商賈破產。然而,市場需要多大自由,政府需要多大干預,卻是一個不容易平衡的政治智慧。
新經濟政策受到負面批評,或從執行出發。由官員執行經濟政策,不依據市場需求管理經濟,往往帶來有違原意的結果。例如鹽鐵酒由官員管理生產,非其專業,結果質素參差,部份官員為了領功,更強迫百姓以高昂價錢購買劣質產品。
官員為了追求利潤,官員出現不少失當行為,或向百姓索取他們不生產之物,或強迫百姓賤賣貨物給官府,或要求百姓高價購買官府不需要的貢物。加上官商勾結,調節物價的本意,卻變成操控市場,官員從中取利,反令百姓受累。
從漢武帝創立盛世,盛世延續至昭宣兩代,新經濟政策帶來的正面影響應蓋過了負面影響。同時,新經濟政策正好總結了一個道理,一個成功的改革,需要有切合時代的措施內容,也需要有執行力的配合,不少改革的失敗,不是執政者看不到問題,而是力不從心,不但達不到原意,甚或向相反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