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偶爾會在「該睡覺 」或是「停止玩遊戲 」時表現出來「發脾氣 」或是「情緒低落 」,但是,當孩子們經常發脾氣,或者他們似乎經常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而動手打人,爸媽可以從旁觀察發生頻率是否會過高,以下5個需要注意的跡象:
(1) 當問題行為干擾了孩子「結交朋友 」或「與其他孩子相處 」
(2) 當問題行為使得孩子在家裡「與父母發生多次衝突 」,擾亂了家庭生活
(3) 當孩子覺得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 」,而且他對自己感到很失望
(4) 當孩子的行為在學校給老師或同學們帶來「多次麻煩 」
(5) 當孩子的行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險 」
孩子亂發脾氣、動手打人怎麼辦?
如果爸媽擔心孩子的行為並且很難自己處理,可以請在兒童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專業知識的醫生進行評估,除了請醫生評估,其實可以先從「ICPS方法 」著手,而且在家就可以實行。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大學心理學教授舒爾博士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一書中提出的人際間認知問題的解決(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簡稱ICPS方法,作者通過「提問 」而不是講述、「啟發 」而不是評判,以獨特的方式教孩子們如何自己解決問題,如何處理與朋友、老師和家人的日常衝突,如何找到解決辦法並考慮後果,以及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美國家長為了好記,將ICPS方法改成「I Can Problem Solve」(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點出核心的精神就是放手讓孩子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作者在進行ICPS的輔導的過程當中,有「3個爸媽需要知道的原則 」特別重要。
一、第一個原則:爸媽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弄清楚孩子的想法」以及「孩子對事物的看法」
聽起來有點咬文嚼字,爸媽或許會想自己的想法以及對事物的看法,也時常模糊、捉摸不定,對於孩子,這種深層的心理學,更是難以投入太深。
原則就是不要嘗試將孩子的價值觀拉到大人的層次上,盡量做到傾聽、不評論,然後瞭解孩子內心的需求以及渴望。
跟孩子在談話的時候,要學會不評論,這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不評論的談話是一個極高難度的談話,爸媽總是覺得我就是要「給孩子最正確的觀念 」,但經常這麼做,孩子就會逐漸向外界關閉,心想「反正也沒有人懂我,說了也沒有人願意聽,所以我只找朋友、跟網友說 」。
以上是心理學原則,實際上爸媽是怎麼進行,關鍵在於「提問 」,多跟孩子聊聊並且試著用一些詞句問孩子「你說得很有趣,可不可以跟爸比說說,為什麼是那樣呢 」、「之前你覺得怎麼樣 」、「之後你覺得呢 」,引導孩子自己去講講「前後過程、原因及結果 」,表達內心的感受。
只要孩子願意多說,爸媽就可以弄清楚「孩子的想法 」以及「對事物的看法 」。
二、第二個原則:放手讓孩子解決,而不是爸媽幫忙解決
我得承認:放手用說的容易,做出來卻很難;手才剛放,心就後悔不想放了。
一個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強的孩子,會有怎麼樣的家庭?一位知名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孩子的爸媽會經常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任務,孩子經常性的練習,內心產生特別多的責任感,當孩子表現得不錯時,爸媽會毫不吝嗇的給予讚美與表揚,此外,爸媽還有一種特徵,就是當他們說起自己的孩子時,那種從內心發出的稱讚與感激,是非常明顯的,感激上天給我們這麼好的孩子,甚至爸媽間的互動也是這樣,老公在講到老婆時,那種感覺是很自然地在說老婆的好,老婆在講老公時,是那種發自內心崇拜的樣子,家裡的氣氛是令人羨慕的。
三、第三個原則:解決問題的重點在於「過程」
其實很多方法都教我們重點在於「過程 」,而不在「結果 」,但我覺得「結果 」與「過程 」同樣重要,無法偏向一邊,「好結果 」使得爸媽更有動力關心孩子成長的「好過程 」。
還是回到作者提出的第三原則,解決問題的重點在於過程,爸媽會不願意讓孩子嘗試解決自己的問題,爸媽可能會對孩子說:「你這樣做會錯 」、「你這樣做會得罪人 」、「你這樣做不對,我來告訴你怎麼做 」,爸媽總是擔心孩子做每件事的結果。
但是比每件事情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孩子經過這件事成長了嗎?因此,爸媽的重點不應該是每件事情解決後的具體結果,而應該是教孩子解決事情的過程,這才是「I Can Problem Solve」(我可以自己解決問題 )的核心精神。
延伸閱讀
兒童程式教育
教育趨勢
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