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釀影評|《美味關係》:你就是我麵包上的奶油
付費限定

釀影評|《美味關係》:你就是我麵包上的奶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熱愛美食的導演諾拉.艾芙蓉最後一部作品《美味關係》,打從一開始就用奶油收服了我。梅莉.史翠普飾演的茱莉亞.柴爾德,剛與外交官丈夫搬去法國,夫妻倆至餐廳享用午餐,侍者端上還在銅鍋中滋滋作響的法式比目魚(Sole meunière),熟練取骨、盛盤,接著鏡頭轉向笑盈盈的茱莉亞,她對丈夫說找不到詞彙形容此刻的感受。而我呢,光是瞄一眼那滾燙液化的奶油跳舞的模樣、那魚肉的金黃油亮,腦海頓時浮現過去品嘗類似食物時體驗到的焦香滋味,幸福(與飢餓)感溢滿心頭,也理解到茱莉亞稱她丈夫「你是我麵包上的奶油,也是我生命裡的每一次呼吸」是多麼熱烈而激情的示愛。

一般人最常動腦的問題,大概就屬「要吃什麼」了。飲食的功能包羅萬象,可以滿足最基礎的生存所需,也能療癒身心,而《美味關係》將兩位身處不同時空女性的人生故事,以下廚的經驗相串聯,呈現烹飪如何帶給人們許多層次的影響。這兩位女性,分別是享譽國際的美國廚師茱莉亞.柴爾德,以及住在紐約皇后區的小職員茱莉.鮑威爾。

raw-image

在二戰之後,茱莉亞.柴爾德與丈夫住在巴黎,被法國美食深深吸引,但當時法國料理沒有英文食譜,所以她努力學習法文,並申請成為當時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的唯一女性學員,積極學習法國料理。沒想到無心插柳之下,茱莉亞不僅成為精通法菜的美國主婦,還出了暢銷書、主持烹飪節目,這些都是一開始只為追求法式美食與幸福家庭的茱莉亞始料未及的。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7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