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面前識人心 第十回 林清玄《玄想》|鵬勛的讀書心得 @garysideas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關公面前識人心
  林清玄的文章,文意總是淺白。正好我的功夫還不到家,用來練習是再好不過了。這是我首次擬定寫作策略,而且有照計畫進行。常聽人家說寫作是痛苦的,但我這次卻很開心。
君問知己何處有 化險為夷智慧多
  人都希望與他人產生共鳴,成為知己。隨著交情日漸增加,話題觸及到生活的各個區域。彼此樂意接受的食衣住行,就會形成一種文化。
  在我們社會中,飲食是一種文化。從陌生到朋友之間,雙方一起吃頓飯是免不了的。從點菜的組合到調味料的搭配,就可以判斷對方和自己是不是同一國的。雞鴨魚肉不太會分派系,但有人吃素不吃葷、吃葷不吃牛、吃肉不吃內臟等等;調味料則是類似挑食一般,會引起爭執的食物戰爭。有許多佐料任君挑選的火鍋店,最容易成為戰場。要不要吃香菜、加不加蒜末等等,都是生命之中不可回答的問題;吃異國料理時,酸甜苦辣鹹的偏好就被凸顯了。酸的泰國菜、辣的韓式料理,不見得人人都愛。由此可見,要想吃出共鳴,就跟要找到聊得來的伴一樣,沒那麼簡單。
  聊天,是最容易判斷彼此有無共鳴的方法。聊天總是從最近的現象談到過去的事件,聊到未來的發展。從一件事情,連結到另一件事情。如果順利,不論是八卦緋聞或學術專業,都會聊成一種文化。不過,我們只能聊自己或自己有興趣的話題。聊到一方沒興趣的話題,馬上就冷場了;聊到彼此都有興趣的話題但是意見相異,或許就吵架了。所以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得不到知己。
  知己,是要對方了解自己。但是,現代人總要把好處全部占為己有。壞的都留給別人,別人怎麼可能會想接近你、了解你呢?因此我們講「禮」,禮也是一種文化。為了要提醒世人,「以禮相待」才會流傳後世。禮又分成看不見的尊敬與看得見的物品,不過能送進心坎的禮只會是看不見的物品。什麼是看不見的物品呢?那就是智慧。在適當的時機,用對方能夠理解與接受的方法指點他。可是我們都沒什麼智慧啊!所以我說:朋友可得,好友難得,知己特別難得。
  在《玄想》中的<分享生之苦樂>,林清玄藉由麵包皮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感嘆人的一生,一直在尋找知味的人。而我以前也在別的書上看過類似的話:「人的一生,為的就是獲得認同。」人生說起來很抽象,我就從食衣住行育樂開始思索。把玄之又玄的共鳴,以具體的生活發想。過程中發覺,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能令人產生共鳴。而多數人的共鳴就會形成文化,譬如流行、民俗、建築等等。這是沉溺在感嘆知音難尋時,沒能察覺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沒有限定主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曉風散文,風格多變。最著名的特色是「亦秀亦豪」,最卓越的表現是結合耶穌。其他作家當然也會寫到經典,但總會變成經典的眾多見證者之一。為了表現對經典的震撼,淡化了從事件得來的情感;也有專門傳福音的文章,多半以虛構故事包裝經典。往往人物不夠生動,情感不夠深刻。而曉風散文兩者兼具,感性的故事中蘊藏經典。
林清玄說:「尋常的花樹猶如平淡的人生,難得有什麼高潮迭起;卻因為有思慕、有情愛,也常常能開出動人的花。」然而,平淡的人生就是幸福。不必高潮迭起。
起初我認為林清玄的見解很草率,不值得看。後來想想,他要是真有學問不就與一般讀者距離很遠了嗎?讀者看不懂就不會買,那樣書就不可能大賣了。以前的讀書人是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時代變了。是我對林清玄抱有錯誤的要求,錯怪他了。
  《杜子春》流傳千年至今,受歡迎的關鍵並非煉丹成仙的特別令人好奇,而是杜子春失敗的人生引人共鳴。
為人子女,困難的不在於從父母親給的傷害中長大。而是自己組成家庭時,能否描繪出嶄新的藍圖。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努力成為自己不討厭的那種大人。
  曉風散文,風格多變。最著名的特色是「亦秀亦豪」,最卓越的表現是結合耶穌。其他作家當然也會寫到經典,但總會變成經典的眾多見證者之一。為了表現對經典的震撼,淡化了從事件得來的情感;也有專門傳福音的文章,多半以虛構故事包裝經典。往往人物不夠生動,情感不夠深刻。而曉風散文兩者兼具,感性的故事中蘊藏經典。
林清玄說:「尋常的花樹猶如平淡的人生,難得有什麼高潮迭起;卻因為有思慕、有情愛,也常常能開出動人的花。」然而,平淡的人生就是幸福。不必高潮迭起。
起初我認為林清玄的見解很草率,不值得看。後來想想,他要是真有學問不就與一般讀者距離很遠了嗎?讀者看不懂就不會買,那樣書就不可能大賣了。以前的讀書人是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時代變了。是我對林清玄抱有錯誤的要求,錯怪他了。
  《杜子春》流傳千年至今,受歡迎的關鍵並非煉丹成仙的特別令人好奇,而是杜子春失敗的人生引人共鳴。
為人子女,困難的不在於從父母親給的傷害中長大。而是自己組成家庭時,能否描繪出嶄新的藍圖。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努力成為自己不討厭的那種大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網路上突然冒出來一堆弘一法師說過的話。 比如這麼一句,緣起,我在人群中看見妳,緣滅,我看見妳在人群中!這是很成熟的白話文體了,而李叔同先生是八股文出身的,很難想像在當時,可以寫出這樣的白話文。 但是確實把緣解釋的不錯,所以何必在乎到底是不是弘一法師說的? 莊子的外篇中,有一類叫做重言,虛構孔子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心知我心,相約心靈。悟真吾假,正反兩覺。 心知你心,相約意願。波菜青菜,綠豆紅豆。 心知他心,相約夢想。德行嗔恚,能量笨巧。 這段文字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理解。它以心知我心、心知你心、心知他心作為開頭,強調了心靈相通的重要性。 接著描述了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目
Thumbnail
用心去理解別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瑣碎的事物和瑣事所困擾,忙碌的腳步讓我們時常忽略了身邊的人事物。然而,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理解別人,世界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這種用心的理解並非單純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心的角落,感知每一份情感和每一種渴望。 學會放下偏見 首先,用心去理解別人需要我們學會放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網路上突然冒出來一堆弘一法師說過的話。 比如這麼一句,緣起,我在人群中看見妳,緣滅,我看見妳在人群中!這是很成熟的白話文體了,而李叔同先生是八股文出身的,很難想像在當時,可以寫出這樣的白話文。 但是確實把緣解釋的不錯,所以何必在乎到底是不是弘一法師說的? 莊子的外篇中,有一類叫做重言,虛構孔子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心知我心,相約心靈。悟真吾假,正反兩覺。 心知你心,相約意願。波菜青菜,綠豆紅豆。 心知他心,相約夢想。德行嗔恚,能量笨巧。 這段文字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理解。它以心知我心、心知你心、心知他心作為開頭,強調了心靈相通的重要性。 接著描述了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目
Thumbnail
用心去理解別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瑣碎的事物和瑣事所困擾,忙碌的腳步讓我們時常忽略了身邊的人事物。然而,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理解別人,世界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這種用心的理解並非單純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心的角落,感知每一份情感和每一種渴望。 學會放下偏見 首先,用心去理解別人需要我們學會放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