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真相裡,真實的對立面也是真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來要求自己碩士畢業後每週發一篇(妨害)性自主權議題相關文章【會全數發佈於個人臉書粉專,不一定放Vocus】,10月文章速率還行,但自11月下旬始發生好多緊急重要的事,有努力再寫了1、2篇便中斷,大概1月開始可以恢復。
另一方面,
兩週前某天在某情境下淚崩,原來有些情緒一直憋著沒有處理,以為自己吸收過不少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知識,自我內在剖析過應該算消化好了,噴淚當下才明白只是通通掃進某個抽屜裡暫時鎖起來。
然後我逃往書店,從溫柔的字裡行間,緩緩汲取新能量:
❝人們生命中的問題、困惑、挑戰、掙扎,常常都集中於兩個核心問題:
(1) 我所想的和我體驗到的不同;
例:以為事情會成功,但我體驗到失敗和丟臉。以為別人會如何回應,但我體驗到另一種反應。
(2) 我想成為那個人,但我真正體驗到的是,自己並不是那個人;
例:我想成為一個專注投入的人,卻總是拖延和分心。我想成為 ___ 專業,卻體驗到自己哪方面的專業不足。
我們常常以為消除生命裡那些「壞的」東西,剩下的就會是「好的」——以為去掉了擔心、無力、恐懼、煩躁,剩下的就是勇氣、力量、平靜、信心、熱情。
而這種試著「解決問題」的努力,變成了問題本身...往往讓我們陷入了改變的陷阱,對自己發起一場內在的戰爭。❞ [*]
#每一個負面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
❝羅伯特的父親說:「這是我唯一的,屬於自己的時間。」
頃刻間,他被父親煙癮背後的正向意圖深深觸動,他也完全理解了為什麼父親即使身患肺癌,依然無法放棄吸菸。
熬夜,是我們在為自己創造寧靜時刻。
焦慮,提醒我們多做準備,面對未知。
失眠,是內在一部分想要醒著,得到一些資訊才安心、放下。
表面看來負面、有損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面動機,滿足著潛意識的需求。但有著正面動機的負面行為模式,沒有真正在意識的現實世界為我們帶來正向的好處...
榮格說,潛意識總是試著找到平衡,而為了能夠轉化負面模式,我們要去聆聽潛意識的需求。我們必須在正向的情境之下抱持兩者——例:抽菸的好處 vs. 戒菸的好處——矛盾的兩者需要在一個正向的空間中被聆聽、被了解,同時,我們會看到兩者都是有價值的,都擁有獨特的意義和道理。❞ [*]
❝膚淺的真相裡,真實的對立面是虛假;在深刻的真相裡,#真實的對立面也是真實。所以,我們要創造一個空間,讓看似對立的兩面同盟,彼此貢獻,並將其整合到一個更深層的整體之中,創造一種和諧、高品質的狀態。
當互補的兩面同時在一個正向情境中被啟動,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在沒有二元對立的地方,一個更大的、整體的創造性潛意識海洋裡,解除意識框架的限制,探索更多放鬆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領受 #創造性潛意識的智慧,然後用 #意識的頭腦翻譯出現實世界裡的一個新模式,一個正向的行為,用以滿足我們內在的需求。
完整自我的認知:我是OO,也是OO,我是兩者,同時,我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比如:我是自信的,也是自卑的... 我是勇敢的,也是懦弱的... 我是付出的,也是自私的...我是兩者,還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讓自己在矛盾、衝突和混亂中待一會兒,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轉化的可能在問題與目標之間的場域裡。願我們一起體驗這種更深刻的真相。❞ [*]
#我們不可能避免受傷,但是可以選擇把人性帶到傷痛之中,體驗到:傷痛最深的地方不是傷痛,悲傷最深的地方也不是悲傷,那是靈性發芽的地方。❞ [*]
讀到這兒,若你心底冒出困惑:「#靈性 到底是什麼意思?」以下兩種詮釋或許可參考。
#象與騎象人》作者暨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於該書〈靈性的覺醒〉章節裡提到:
❝我其實是在研究人類的道德情操時得出以下的結論:不管上帝存不存在,人心很自然便會感受到神性及神聖...這不是社會階級的「上升」,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提升」之感。
人一但喪失神性,讓自己的世界窄化成二維關係(以親密或喜愛組建的 #水平維度;以階級或社會地位構成的 #垂直維度),就會變得非常貧乏。如果一心想建立一個完美的 #三維世界,並把這個想法強加在所有人身上,就會變成狂熱的基本教義派,一心想活在一個所有法律與宗教經典協調一致的國度中。❞
#脆弱的力量》作者暨社工學者 Brene Brown 對靈性的定義為:
❝承認與慶祝我們在一股超越所有人的力量之下,密不可分地連結在一起;而與那股力量的連結,以及彼此之間的連結,源自於愛與惻隱之心❞
我猜不同宗教或知識背景的人們,對於靈性應該也會有各自的解讀,而這樣的豐富多樣,或許正呼應了「創造性」於內在療癒旅程中的重要意涵。
隨著情緒釋放蜿蜒流轉至此,原本僅是想分享黃仕明著作這本《#停止你的內在戰爭》。讓汲汲營營於知識生產、為下個社會位置和泥砌磚而時感挫折疲憊的自己,頓悟出另一種與他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全新感知向度。關係裡權力互動間的荒謬及動態平衡的巧妙變換,便不那麼令人憤慨,反倒莞爾了。
This is a note of my journey from grief to an epiphany.
---
[*] 內出處皆為《#停止你的內在戰爭》,作者黃仕明。
小提醒:各家心理治療或心理療癒背後的理論眾多,方法亦有不同,請斟酌參考;如有需要請向具合法執證照之專業工作者進行諮詢或諮商。
---
[*] 內出處皆為《#停止你的內在戰爭》,作者黃仕明。
小提醒:各家心理治療或心理療癒背後的理論眾多,方法亦有不同,請斟酌參考;如有需要請向具合法執證照之專業工作者進行諮詢或諮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己從小就好奇心蠻重的,成長過程則愈發對於 “我是誰?我為什麼這樣感覺/那樣思考?” 有興趣而持續藉由各種社會科學來探索。 也常聽聞身邊認識的朋友,在人生某個時間點上,開始投注心力涉獵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的知識。 我想這是因為,人類是慣性的生物,卻又不僅只是如此。我們常在情感受到強烈觸動,或陷入未
本文支持將將「墮胎」一詞改為更不具道德評價、更為中性的「終止妊娠」、「終止懷孕」一詞,但為求引述原文之完整,而保留原文出現的墮胎一詞。 以下摘錄自Kate Manne著作、巫靜文中譯的《不只是厭女》(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麥田出版)
權力不是地位(status)、不是職權(authority),且跟影響力(influence)是兩碼事。 簡單講,權力是社會控制的能力。權力不是個人的特質或財產,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扮演的角色。 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她展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教和譴責,而是頗為理性地分析各種關於權力的多元情境。
#接住孩子  上學期 性別思潮與當代批判 課程進入尾聲時,指導邀請另一位助教和我為這學期的 基礎法學導論「助教 Part II」,工作內容相似(除了性別同溫層學生比例降低之外 =w= ),便欣然答應了~   老師開出約18項指定閱讀,有些是書,有些是期刊論文或專文;其中一本書特別吸引了我——道歉。
不知為何,我常被朋友們拿來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實驗組”。通常他(她)們會先跟我說一個故事,然後問我“怎麼看”,待我 “作答” 完後,再持續兩相參照與追問,有許多討論,也有不少挑戰。 談話進入尾聲時通常有幾種回應: A) 對我來說還有點難承受/我不是那麼認同,但能聊聊也不錯啦! B) 你的想法我同意,但
自己從小就好奇心蠻重的,成長過程則愈發對於 “我是誰?我為什麼這樣感覺/那樣思考?” 有興趣而持續藉由各種社會科學來探索。 也常聽聞身邊認識的朋友,在人生某個時間點上,開始投注心力涉獵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的知識。 我想這是因為,人類是慣性的生物,卻又不僅只是如此。我們常在情感受到強烈觸動,或陷入未
本文支持將將「墮胎」一詞改為更不具道德評價、更為中性的「終止妊娠」、「終止懷孕」一詞,但為求引述原文之完整,而保留原文出現的墮胎一詞。 以下摘錄自Kate Manne著作、巫靜文中譯的《不只是厭女》(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麥田出版)
權力不是地位(status)、不是職權(authority),且跟影響力(influence)是兩碼事。 簡單講,權力是社會控制的能力。權力不是個人的特質或財產,是你在別人的故事裡扮演的角色。 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她展現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教和譴責,而是頗為理性地分析各種關於權力的多元情境。
#接住孩子  上學期 性別思潮與當代批判 課程進入尾聲時,指導邀請另一位助教和我為這學期的 基礎法學導論「助教 Part II」,工作內容相似(除了性別同溫層學生比例降低之外 =w= ),便欣然答應了~   老師開出約18項指定閱讀,有些是書,有些是期刊論文或專文;其中一本書特別吸引了我——道歉。
不知為何,我常被朋友們拿來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實驗組”。通常他(她)們會先跟我說一個故事,然後問我“怎麼看”,待我 “作答” 完後,再持續兩相參照與追問,有許多討論,也有不少挑戰。 談話進入尾聲時通常有幾種回應: A) 對我來說還有點難承受/我不是那麼認同,但能聊聊也不錯啦! B) 你的想法我同意,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2001年發行的經典遊戲Max Payne,作者回憶了獨特封面設計及首次開箱的緊張感,並大致分享了遊戲的劇情設定以及遊戲機制,如子彈時間和血量系統。文章中也探討了當時購買正版遊戲的困難與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其對於玩家時光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回憶,呈現了Max Payne對作者成長過程的影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妳不好奇,為什麼蘇想想會出車禍?」宓宓眼中閃著詭譎的興奮,彷若迫不及待想與人分享她的秘密。   「是妳做的?」翟寧激動起來:「為什麼?蘇想想跟這一切沒有關係,妳為什麼要傷害無辜的人?」總不會只是因為蘇想想和司夜合作了戀綜節目吧?   「無辜?」宓宓嗤之以鼻:「哼,蘇想想利用司夜炒作緋聞,她
Thumbnail
  「不是我!我沒有!」宓宓的眼神倏地瘋狂起來:「是妳、是妳!都是妳害的!」   一個狠絕的巴掌猛地甩上翟寧的臉!   「妳為什麼要跟司夜上酒店?如果不是我碰巧在酒店看到司夜,跟了上去,還不曉得妳竟然勾搭上司夜!」宓宓睨向她的眼神彷彿正看著一隻低賤的蟲子。「我明明警告過妳的,可是妳為什麼不乖乖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嘶──」   翟寧迷迷濛濛睜開眼,只覺腦袋昏昏沉沉的,不甚舒服。她想揉揉太陽穴,卻赫然驚覺雙手動彈不得!她心頭一顫!隨著徒勞無功的多次掙扎,翟寧怵然發現自己被捆綁在一張椅子上,雙手被束縛在椅背後,雙腳也被捆住。   怎麼回事?   翟寧猛地回想起先前穿越公園要趕赴和司夜的約會時,似乎有人
Thumbnail
我到這幾年才真正明白自己心裡缺口是什麼,才知道根源是什麼。挖過去很痛很煩,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過去,將來遇到問題,我一定又無意間走到錯誤的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在人與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被眼前的問題困住,以為解決了它們就能心安。然而,真正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表面的事,而是我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與其在小事上糾結,不如退一步看看整體情況。當我們能夠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就能用更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人生就像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我認為旅行分成兩種,第一種是計劃好每一天要做什麼、要去哪看哪個東西;第二種是沒有規劃,你根本不知道明天要幹嘛。我很喜歡第二種,並且只有這樣過一次沒有規劃的旅行。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2001年發行的經典遊戲Max Payne,作者回憶了獨特封面設計及首次開箱的緊張感,並大致分享了遊戲的劇情設定以及遊戲機制,如子彈時間和血量系統。文章中也探討了當時購買正版遊戲的困難與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其對於玩家時光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回憶,呈現了Max Payne對作者成長過程的影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妳不好奇,為什麼蘇想想會出車禍?」宓宓眼中閃著詭譎的興奮,彷若迫不及待想與人分享她的秘密。   「是妳做的?」翟寧激動起來:「為什麼?蘇想想跟這一切沒有關係,妳為什麼要傷害無辜的人?」總不會只是因為蘇想想和司夜合作了戀綜節目吧?   「無辜?」宓宓嗤之以鼻:「哼,蘇想想利用司夜炒作緋聞,她
Thumbnail
  「不是我!我沒有!」宓宓的眼神倏地瘋狂起來:「是妳、是妳!都是妳害的!」   一個狠絕的巴掌猛地甩上翟寧的臉!   「妳為什麼要跟司夜上酒店?如果不是我碰巧在酒店看到司夜,跟了上去,還不曉得妳竟然勾搭上司夜!」宓宓睨向她的眼神彷彿正看著一隻低賤的蟲子。「我明明警告過妳的,可是妳為什麼不乖乖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嘶──」   翟寧迷迷濛濛睜開眼,只覺腦袋昏昏沉沉的,不甚舒服。她想揉揉太陽穴,卻赫然驚覺雙手動彈不得!她心頭一顫!隨著徒勞無功的多次掙扎,翟寧怵然發現自己被捆綁在一張椅子上,雙手被束縛在椅背後,雙腳也被捆住。   怎麼回事?   翟寧猛地回想起先前穿越公園要趕赴和司夜的約會時,似乎有人
Thumbnail
我到這幾年才真正明白自己心裡缺口是什麼,才知道根源是什麼。挖過去很痛很煩,但是我知道如果我不接受自己的過去,將來遇到問題,我一定又無意間走到錯誤的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在人與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很多時候,我們被眼前的問題困住,以為解決了它們就能心安。然而,真正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表面的事,而是我們的心態和思維方式。與其在小事上糾結,不如退一步看看整體情況。當我們能夠看清事情的真相,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就能用更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人生就像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我認為旅行分成兩種,第一種是計劃好每一天要做什麼、要去哪看哪個東西;第二種是沒有規劃,你根本不知道明天要幹嘛。我很喜歡第二種,並且只有這樣過一次沒有規劃的旅行。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