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最深刻的三本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其實在今年度大概看了三十多本書,我挑了讓我最為深刻的三本書,這三本書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面向。
  •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商業綜合心態
  • 「 心念的力量」-心態
  • 「只上班,不工作的自主人生」-職涯
會挑選這三本書主因,因為近期我體會到「職涯與生活」是非常息息相關的,而且是可以「規劃」,只是在我們人生成長的經歷當中,似乎很少有人可以跟討論這樣的話題。
所以我也希望透過這三本書,能夠開啟我們對於「職涯與生活」更多的啟發以及想法。然而這篇文章比較像是簡介,之後會再分享更詳細的閱讀筆記。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商業書籍,而作者史蒂芬科維也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商業管理學大師。
如同標題上面寫的,這本書當中提到了「七個習慣」,而培養出這些習慣就能成為高效能人士,也許「高效能」這三個是會讓你聯想到「商業行為」,但實際上在我閱讀之後,這些效能甚至是可以應用到家庭或是生活當中,所以我會再推薦先從這一本書開始閱讀
你在這本書開頭的部分寫到一句很棒的話「要改變現況,就得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代改變我們看待外界的觀點」,也就是說我們都是用「主觀的觀點」在看待這個世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我們就能夠改變自己的行為甚至改變現況。所以這七個習慣,都是「由內而外」去發展的。
七個習慣分別是「主動積極」「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己解彼」「 統合綜效」「不斷更新」,這七個習慣是有順序的,有第一個「主動提起」到最後的「不斷更新」。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培養出「主動積極」的習慣。
我會先分享「主動積極」這部分,其餘的部分叫我等到更詳細的閱讀筆記再來做介紹。
「主動積極」有兩個篇章,其中的副標題分別為「專注做好你能控制的是」、「造成影響,不要被影響」,其實這兩個副標題,就已經很完整的表達了「積極主動的概念」
我們都能夠知道「人生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往往我們都會把專注力放在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上,但這是一個很謬誤的思考方式,因為我們總想著去掌控不能控制的事情,但是我們卻沒有專注在「能控制的事情」
其實我也很常怪東怪西的,總覺得事情的發生都不是自己的問題,而都是外界的干擾,讓我無法達成心裡的願望。我們常常都會說「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卻又會把責任推給外界的因素。
我很喜歡其中一個標題「行動勝過感覺」,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過重點應該要放在「我們為了期待做了什麼樣的行動」。我自己本身從事業務的工作,而我們都知道過程當中一定是起起伏伏的。我有一次我在特別不順的時候,我詢問了一個很資深的前輩,想了解前輩在遇到低潮的時候,前輩會做什麼樣的應對方式。
前輩只有淺淺的回答我一句「繼續做原本的事情,甚至更多做一些」,這樣的一句話甚至經過了好幾年以後,至今還放在我的心裡,每當我不順的時候,我很常都會想起這句話。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但是我們又在這十常八九當中做了什麼樣的事情呢?或是我們在這過程當中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所以現在的我慢慢調適了,不順的時候反而要更多的行動。

心念的力量

這本書是討論運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心念帶來的影響,在第一章當中提到,根據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家的說法,大腦是一種「預測機制」,當原始資訊觸及感官時,他會基於「預期心態和過去的經驗」,建構一個複雜的模擬世界。
看到這段解釋,有沒有覺得跟上一本書「與成功有約」提到的概念非常相識呢?「要改變自己,先改變自己看待外界的觀點」。如果要來詮釋心念的力量,有一種我們很常聽到的物品可以來類比,你有聽過「安慰劑」這個名詞嗎?
安慰劑代表的是儘管使用的藥品,內含的物質並不具有療效,但是仍然可以發揮療效。其中提到了在戰爭當中,當醫生施打生理食鹽水給受傷士兵,而且讓受傷的士兵也相信施打的是止痛藥,沒想到生理食鹽水竟然能夠發揮跟止痛藥有效性近90%同樣的效果。
相反地,如果當我們相信身體受到威脅的時候,就會出現「反安慰劑效應」,透過預測機制的作用,這種預期心底同樣的會改變我們的生理狀況,就有可能讓我們產生生病的狀態
這本書談到很多如何運用信念來面對生活中許多的挑戰,包括運動、飲食、健康、意志力等等。而我自己最常使用的就是在運動的部分,舉例來說,當我知道接下來可能要走好幾層樓梯的時候,在走之前可能會覺得好累喔,為什麼要走這麼多樓梯。
但事實上是可以稍微改變一下心態,現在的我都會想爬樓梯就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也許會有一點喘,但可以讓我的心肺功能變得更好。很有趣的是,當我在爬樓梯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那麼的痛苦,反而會有一點開心自己正在變健康的道路上。
這本書教我如何用期望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發生,所以這也是我很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是我在2022年買的最後一本書,會買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 我聆聽「閱讀前哨站 Podcast」超過一年的時間,聽到作者要出書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有趣,好像一位認識很久的朋友,很驚喜的竟然出了一本書,想當然的會很想要閱讀看看。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很熟悉,但是又很驚喜的感覺。很熟悉的原因,是因為書中大多數的概念都是在Podcast當中曾經閱讀過的書籍,會很驚喜的在於作者把書中的概念化成具體的行動,然後把自己的行動經驗匯集之後再成為一本書
這本書再談如何創造出自己的夢幻工作,我相信有過職場經驗的人都能夠體會,我能換了多少份的工作,似乎沒有一份工作能夠百分之百的適合自己, 甚至有些工作跟自己的適合度非常差,就如同書中提到金句「夢幻工作從來都不是找到的而是創造出來的」
我很喜歡裡面其中一篇在討論如何做到「自我實現預言」的做法,書中提到兩個很棒的方式「 十年願景」「兩年封面」, 先設想十年後的願景,再用兩年作為「短期規劃目標」, 就像是把它目標裁成小目標的過程,並用兩年的時間作為循環,並且不斷地修正,最終可以讓自己達成十年願景。
這個概念其實結合了「與成功有約&心念的力量」兩本書的概念當中提到的「以終為始&大腦實際上是種預測機制」,當我們開始運用想像未來的預測機制,佐以行動加強信念就能成為十年後的願景

先簡單地介紹這三本我最推薦的三本書2022年, 後續我也會繼續完成這三本書更詳細的閱讀心得。 明年度我也給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要準備開讀書會,目前也正在籌備的階段,如果活動的具體方案出來的時候,也會再分享給大家,期待能夠有你的參與,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的防疫保單之亂常常都在新聞上不斷地上演,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都擺在防疫保單的投保受到疫情很大的衝擊之外,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保險其實也默默的受到波擊。
    也許你還記得近幾年發生過一起社會事件,某位男士開著BMW在東海商圈與四位開著Toyota年輕人行車糾紛,四位年輕人因為不滿BMW男士按喇叭,因此拿球棒砸BMW。而BMW車上載著妻小,於是BMW男士開車衝撞Toyota。 如果把行車糾紛以及最近的賞一巴掌來對比,會不會覺的情況非常類似?
    買保險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然而買保險可不像是買衛生紙一樣。保險條款跟衛生紙後面的商品說明,在理解的難度上差異甚大。加上保險費用跟一包衛生紙的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電話&電視銷售推薦】 【無法拒絕的人情而投保】 【解除舊保單購買新保單】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特別討厭一個時間,就是每個禮拜天的下午三點過後一直到當天晚上。每到這個時刻,我就會開始莫名的呈現淡淡的憂鬱狀態,渾身都感到不自在,像是有重量的背後靈趴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卻又能感受到。 Blue的原因是因為日子還是心情呢? 【是自己賦予日子意義】
    在我穿梭在台中市區所看到的競選看板,大多數都是政壇前輩站台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於是我內心幾個的疑問 這樣的政壇站台競選看板真的有效果嗎? 為何看不到政治抱負或是訴求呢?
    所有的遇到第一次面臨到死亡,是在小學的時候。在當時古早的年代下,當家中有往生者時候,會在家裡擺起靈堂,甚至棺木也會擺放在家裡。 當時的我凝視死亡,看到躺在棺木當中的阿公,我的內心感受是「疑惑」,年幼的我不懂什麼是死亡,只知道阿公躺在棺木裡面睡著了,而且是「不會醒來」的睡眠。
    最近的防疫保單之亂常常都在新聞上不斷地上演,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都擺在防疫保單的投保受到疫情很大的衝擊之外,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保險其實也默默的受到波擊。
    也許你還記得近幾年發生過一起社會事件,某位男士開著BMW在東海商圈與四位開著Toyota年輕人行車糾紛,四位年輕人因為不滿BMW男士按喇叭,因此拿球棒砸BMW。而BMW車上載著妻小,於是BMW男士開車衝撞Toyota。 如果把行車糾紛以及最近的賞一巴掌來對比,會不會覺的情況非常類似?
    買保險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然而買保險可不像是買衛生紙一樣。保險條款跟衛生紙後面的商品說明,在理解的難度上差異甚大。加上保險費用跟一包衛生紙的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電話&電視銷售推薦】 【無法拒絕的人情而投保】 【解除舊保單購買新保單】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特別討厭一個時間,就是每個禮拜天的下午三點過後一直到當天晚上。每到這個時刻,我就會開始莫名的呈現淡淡的憂鬱狀態,渾身都感到不自在,像是有重量的背後靈趴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卻又能感受到。 Blue的原因是因為日子還是心情呢? 【是自己賦予日子意義】
    在我穿梭在台中市區所看到的競選看板,大多數都是政壇前輩站台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於是我內心幾個的疑問 這樣的政壇站台競選看板真的有效果嗎? 為何看不到政治抱負或是訴求呢?
    所有的遇到第一次面臨到死亡,是在小學的時候。在當時古早的年代下,當家中有往生者時候,會在家裡擺起靈堂,甚至棺木也會擺放在家裡。 當時的我凝視死亡,看到躺在棺木當中的阿公,我的內心感受是「疑惑」,年幼的我不懂什麼是死亡,只知道阿公躺在棺木裡面睡著了,而且是「不會醒來」的睡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圖1)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的哪一個部分進步了或成長了? 看到圖上像是一個蛋糕,上面插了一些蠟燭,這麼多的蠟燭感覺到是非常重要的慶賀,讓我想到今年5月份自己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於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帶著自己出走獨自去輕旅行,對於能感覺到自己的生日是重要的,是一個明顯的成長。 另外一個部
    Thumbnail
    2025年將至,我帶來過去兩年的回顧!我記錄了自己在困難中成長的韌性故事,從學業上的成就到病痛中的頓悟。一份免費的Notion模板即將上線,幫助大家也能進行自我檢視!無論是學習接納自我限制,還是找到生活中支持力量的感動,日日風渴望與大家一同成長!敬請期待接下來的模板,也別忘了溫暖地照顧好自己喔❤️
    Thumbnail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批:衛福部18歲以上吸菸率統計111年以上漲至14%,有心人士卻拿行政院性平會資料宣稱吸菸率僅10.9,連吸菸率都搞認知作戰,太離譜了!。圖:擷取自衛福部國健署。
    作者分享了三本他最推薦的自助書籍,這些書籍對於提升生產力和改善習慣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作者學會如何專注於重要事務。第二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透過實驗教會了作者如何追蹤和優化生產力。最後,《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習慣形成和改變的過程。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充斥著忙碌和混亂,我們習慣於應對當前的緊急情況,卻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務。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用的習慣養成指南,幫助我們找回對生活的掌控。這些習慣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還能幫助我們在人際交往和職業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接下來,我將採用「5W1H」的框架來簡單剖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七個人生原則供讀者參考。我簡單的摘要各習慣的核心內容,包括主動積極、以終為始、雙贏思維等,並引導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可以花些時間慢慢閱讀的書。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陷入焦慮的狀態,感到徬徨與無助。後來,我讀到了《七個習慣高度效人》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這七個習慣讓我學會瞭如何積極主動,合理安排時間,理解他人,並達成雙贏的局面。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可以擴展到團隊的合作上。從而讓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
    Thumbnail
    (圖1)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的哪一個部分進步了或成長了? 看到圖上像是一個蛋糕,上面插了一些蠟燭,這麼多的蠟燭感覺到是非常重要的慶賀,讓我想到今年5月份自己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於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帶著自己出走獨自去輕旅行,對於能感覺到自己的生日是重要的,是一個明顯的成長。 另外一個部
    Thumbnail
    2025年將至,我帶來過去兩年的回顧!我記錄了自己在困難中成長的韌性故事,從學業上的成就到病痛中的頓悟。一份免費的Notion模板即將上線,幫助大家也能進行自我檢視!無論是學習接納自我限制,還是找到生活中支持力量的感動,日日風渴望與大家一同成長!敬請期待接下來的模板,也別忘了溫暖地照顧好自己喔❤️
    Thumbnail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批:衛福部18歲以上吸菸率統計111年以上漲至14%,有心人士卻拿行政院性平會資料宣稱吸菸率僅10.9,連吸菸率都搞認知作戰,太離譜了!。圖:擷取自衛福部國健署。
    作者分享了三本他最推薦的自助書籍,這些書籍對於提升生產力和改善習慣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作者學會如何專注於重要事務。第二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透過實驗教會了作者如何追蹤和優化生產力。最後,《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習慣形成和改變的過程。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充斥著忙碌和混亂,我們習慣於應對當前的緊急情況,卻忽視了真正重要的事務。史蒂芬·柯維的《與成功有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用的習慣養成指南,幫助我們找回對生活的掌控。這些習慣不僅影響個人的成長,還能幫助我們在人際交往和職業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接下來,我將採用「5W1H」的框架來簡單剖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七個人生原則供讀者參考。我簡單的摘要各習慣的核心內容,包括主動積極、以終為始、雙贏思維等,並引導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可以花些時間慢慢閱讀的書。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陷入焦慮的狀態,感到徬徨與無助。後來,我讀到了《七個習慣高度效人》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這七個習慣讓我學會瞭如何積極主動,合理安排時間,理解他人,並達成雙贏的局面。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可以擴展到團隊的合作上。從而讓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