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比不能說自己是個完全沒有偏見的人,但是豆比對於靠自身、集結眾人力量打破偏見這件事很有興趣。
甚至每當我聽到誰完成夢想的故事而且是種人都認為不可能的夢想,都比這種是會感動到眼眶泛紅甚至落淚。例如身心障礙奧運的一位來自埃及的桌球選手
哈馬杜(Ibrahim Hamadtou),在10歲時,因為火車意外失去雙臂,因為朋友的一句話被刺激:「你永遠都不可能打桌球。」開始用嘴咬著桌球拍加上脖子轉動的力量練打桌球,靠著毅力和不服輸的精神,打進奧運,打進世界前二十強(注意!他的對手都是健全人,用雙手打桌球),看了他打球的過程整個人會震撼不已、狂起雞皮疙瘩!
以及台灣一位
變裝皇后薔薇。他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台灣家庭,但是長大之後因為受到一個國外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的啟發,毅然決然決定踏上這條路。其實她從小到大不斷因為他的性傾向和性別氣質而被嘲笑、霸凌,他自嘲說後來他決定更加做自己,反而遭到更多的霸凌(笑)。但是他在變裝皇后的這條路上非常堅定,做到最後爸爸為他買衣櫃專門放變裝皇后的服裝、鞋櫃專門放高跟鞋,媽媽也去現場看他表演,他甚至現在能以全方位的變裝皇后表演者和Youtuber的身份過生活。
說到聽障圈, 豆比也必須提 #
林靖嵐聽障舞蹈團 。社會大眾看待聽障者/聾人的眼光,即便是現在,仍有許多人認為這個族群能做的很有限,需要靠聽歌來抓節奏的舞者更不用說,「聽不到是要怎麼跳舞?聽不到是要怎麼抓節奏呢?」 從小因為聽障而被許多舞蹈老師拒絕門外的林靖嵐並沒有放棄,她的父母也是如此。後來真的遇到一位願意接納她並教導她的老師,同時她也靠著自身的努力透過地板的震動抓音樂的節奏學跳舞,甚至編舞,到現在她已經有自己的舞蹈團隊(全台唯一的聽障舞蹈團),各種大大小小的表演都難不倒她,豆比想起她時仍會相當感動。
這些應該都是沒有人想過的可能存在的「職業」,對吧?
豆比的意思是:這些職業的確存在(或者後來被創造出來),但是因為從事的人有些不同於眾的特質,生理上的也好、心理上的也是,當然還加上堅忍、不服輸的個性,他們都各自因為「自己」而讓所有人重新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他們的「職業」亦或者他們屬於的「族群」(身心障礙者、聾人族群、
LGBTQIA),你說個人的成就會帶給這社會什麼樣的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個人便影響了族群,族群便影響了社會,社會即是世界的一部份,不只影響自己的國家,這個影響是可以國際化的。
我們再來討論「手語翻譯員」好了。
前陣子我跟我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吃飯,聊到職涯相關的話題,當時豆比處在轉職期,他說了一句話:「以你的能力一定可以去外商公司上班的,當什麼手語翻譯員!」先無論我是否真的有這個能力或者有無興趣去外商公司上班,為什麼我朋友會講出這樣的話呢?他跟我同齡,社會歷練不深,他講出這句話之後,它有如膽固醇一般(?)時常浮現在我的思緒裡,既然他會這樣子想,代表可能許多年齡相仿或者其他年齡層的社會大眾也是這麼想的吧,當然我能理解原因是什麼。
最近豆比聽podcast 《
下一本讀什麼》,讀到一本書叫做《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可能有些手機螢幕前或電腦桌前的豆子看到書名就覺得莫名地亞利山大(壓力山大),「蛤?工作就工作,有錢就夠了,還要有意義有愛?我其實不要求這麼多…」 別緊張!每個人在生活上要求的都不同,這只是豆比理想的工作型態而已,不是所有人都要這麼做唷。豆比會提到這本書是因為,我想要先以我理想的工作標準來衡量手語翻譯員這個職業:
1.手語翻譯員有「愛」嗎?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有許多人會說手語翻譯員都是因為出於對聾人族群的愛才從事的:「哇你是手語翻譯員喔?好有愛心喔!」「手語翻譯員就是聽人與聾人的橋樑呀!」 、「欸你是我朋友,你可以幫我翻譯嗎?可以免費嗎?反正你不是有正職工作嗎?你不缺這點錢吧?」 、「歡迎手語翻譯志工協助唷」……豆比只是先舉出幾個手語翻譯員可能常聽到的話,如果有需要補充的歡迎留言告訴豆比喔!
2.手語翻譯員有「意義」嗎?
承上題,既然能夠幫助無聲世界接收吸取有聲世界的資訊,協助聾人和聽人享有資訊平權,也就是作為人最基本的權利之一,這當然有意義囉。加上現在的大眾仍將聽障者和聾人視為身心障礙者的族群之一(有些聾人其實不喜歡被冠上這樣的稱號,反而將自己視為少數語言的文化族群),台灣可是世界上在捐款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根據去年台灣公益責信協會和RIGHT PLUS多多益善公布一項台灣捐款行為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個人年度捐款高達1026億。同時,這數據也表示了台灣人對於弱勢者的關懷(特別是身心障礙者)和憐憫之心 (這現象有好也有壞,
台灣人的捐款現象請看這)。
3.手語翻譯員有「錢」嗎?
可能只有手語圈的人知道:依據政府的訂定,手譯員證照制度設計為甲、乙、丙三級(實際上最高級就是乙級),目前的人數、市場規模並不大。根據2020年的文章顯示:
「當年持有乙級證照的52位手譯員中,只有10多人是完全靠手語相關的翻譯、行政、教學收入維生。……手譯員主要收入來源是政府派案,公家單位固定行情根據不同類別分別是每小時500、1,000和1,500元;如果跟同樣需要即席同步翻譯的口譯相比的話,口譯員依照不同語種和能力,時薪約為3,000元到5,000元,甚至更高。手譯員接案維生,自然也有淡旺季,從事手語翻譯工作10年的專職手譯員丘安就說,她淡季時,月收入只有1萬多,整年平均下來其實就是一般上班族的薪水,『吃不飽但也餓不死。』」
的確手語翻譯員的現況就是如此,但是它是能改變的,豆比也想要成為讓更多人認識到手語翻譯員價值的的人、讓大家也覺得「哇!你是手語翻譯員歐!好酷!好厲害!」手語也可以很潮、很新穎、很特別、很有高價值,當然,豆比在說這句話的同時,我已經認定台灣手語的高度了,這其實早已是事實,只是需要推廣給更多更多人知道!
4.那麼關於手語翻譯員未來的發展趨勢呢?
這個是豆比另外小小的補充:手語翻譯員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會受到技術和社會變革的影響。
在技術方面呢,比較現實面的是: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的進步可能對手語翻譯員產生影響,例如語音識別軟體可以自動將口語轉換為文字,而語音合成軟體可以將文字轉換為語音。這些技術可能會降低對手語翻譯員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可能會促進手語翻譯員的工作,因為它們可以幫助手語翻譯員更快地完成工作,並且可以讓他們專注於更高級別的翻譯工作。
但是在社會方面,其實多虧了疫情,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聾人/聽障人士的需求,對於手語翻譯員的需求可能會增加。隨著社會對於聾人/聽障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度上升,手語翻譯員的專業地位和對手語翻譯員的需求也可能會上升。
總結來說,手語翻譯員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受到技術和社會變革的影響,需要手語翻譯員持續學習和更新技能來面對變化 (其實豆比覺得任何行業都是如此,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居安而思維總是無一壞處的~)。
最後豆比想說的是:
偏見是思想、是觀念,要打破很難,但它只是「很難」,不代表我們做不到,只是需要更多人的耐力、智力、體力結合讓它更容易且更快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