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他人很簡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服務業的存在有些人說是帶來了刁民,也有人說服務業總是把顧客當成是神是不對的,許多人對於服務業的誕生有許多不同想法。
確實服務業帶來的是服務,服務內容也絕對與「人」相關,也因此總是在面對「人」的問題。
「人」是很複雜的,所以容易造成誤會,判斷錯誤。
有時候我們可以同理他人,有時候我們不行,有時天氣好心情好,有時就是一般的日子也心情不好。
就是因為是人,所以無法準確判斷接下來的心情,不像氣象預報一樣,所以我們總是在人的相處中互相試探。
服務業其實是值得感激的,某方面來說雖然他銷售的是服務,所以「理所當然」必須要提供「服務」,而服務的範圍通常會包含「態度」。
有時候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太人道」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中間管理層來說是很大的壓力,因為第一線的人員出錯了,受到責罵的總是他們,而第一線的人員則是認為自己領的薪水就是這麼多,自然不需要負起「相應的責任」。
簡單來說就是他的薪水裡面不包含「被罵」的項目,而中間管理階層因為多少包含了這筆項目,所以理應「負起相應的責任」。
有沒有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心情不是那麼美好的時候,因為一個店員的微笑,親切的問候讓我們的心情好起來?或者原本我們打算掛著不與外界接觸的「臭臉」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店員熱心說明讓我們與這世界重新產生連結,感受到人的溫暖?
有時候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第一線的人員,儘管那是他的工作,或許他想要賺錢,也可能他就是這麼樣一個溫暖的人,無論如何,一句話、一個微笑能夠改變一個人、一個陌生人、一個可能不會是他的顧客,也可能會是的人,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有些人在自己的工作當中找不到熱忱,有時候可能是因為和「人」之前沒有產生過溫度,有時候在工作上不經意的一個小事情,一個良善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都可以為一個人掃除心中的陰霾,為他的生命帶來光。
不一定是服務業,各行各業的人,有工作、沒工作的人、所有人,我們都可以因為這樣做,因為自己的一個舉手之勞,一個善意的表現,嘴角輕輕一翹,可以帶來溫暖的社會,我們的周遭也會變得更美好。
如此做每個人每天都能夠輕易的服務他人,我們的每天都會充滿著意義,能感受到愛與和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世間有許多令人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痛苦,或者覺得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它來得太快,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疫情、戰爭、天災或其他的非人力可以抵擋的所有事情,我們的能做些什麼?比如最近發生土耳其大地震,比如說每日上演的內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比如說各地上演的氣候異常的災禍。 還有或許也有人為
最近因為被人誤解,所以讓自己也陷入一種新的思考,用各種角度去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樣的狀態去面對誤解? 首先在誤解本身上,需要由雙方來構成,一個是誤解對方的人,一個是被誤解的人。 但光這件事情就可以再換個角度想,或許對方並沒有誤解自己,或許只是自己想太多,或者是,言者的意思沒有傳達清楚給聽見的人。如果是在
到底責任心是什麼呢?是必須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還是無論如何要去擔起更多的責任?但人生有那麼多事情需要去操心了,每個人有自己要面對的事情,那麼我們也必須要幫助其他人一起扛嗎? 如果因為社會上的角色關係,自己莫名去扛下許多的責任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嗎? 我最近聽見身邊有人說有個人很值得他尊敬,他的「責任
有些人會很在意自己的天賦問題,甚至是有點「迷信上」了,就是說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就不能夠去做某些事情。 這種狀況在華人世界裡面尤其明顯,至少我感覺到許多人的特殊天賦會被壓制,或者是因為被認為比起其他人來說「還差得用」,所以在一開始萌芽的時候就被捏死了,一點發展空間也不給。 這種狀況有時候是自己給的限制,
最近跟自己的配偶產生了意見上的分歧,因為擔心自己的家人而產生了悲傷的情緒,對方卻告訴我,你不應該先擔心自己嗎? 他告訴我,別人看我們都覺得我們令人擔心,你卻反過來擔心他們不是很好笑嗎? 他又舉例說,就比如他曾和一個家產萬貫的人一起在外聊天,對方整個人健康堪慮,沒有運動,並表示他的快樂就是整天在家打電
語言學上有個有效溝通的四個合作原則,分別是「質」、「量」、「關係」、「方式」。有時候兩個人之間的溝通總是要溝通很久,可以了解一下語言學上的這個四個合作原則,避免浪費時間。 總是發現和對方一直起衝突,每次溝通個什麼事情都老半天沒有辦法決定之外,又會引發新的爭端嗎? 簡單的日常對話很容易出現溝通失效,舉
人世間有許多令人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痛苦,或者覺得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它來得太快,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無論是疫情、戰爭、天災或其他的非人力可以抵擋的所有事情,我們的能做些什麼?比如最近發生土耳其大地震,比如說每日上演的內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比如說各地上演的氣候異常的災禍。 還有或許也有人為
最近因為被人誤解,所以讓自己也陷入一種新的思考,用各種角度去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樣的狀態去面對誤解? 首先在誤解本身上,需要由雙方來構成,一個是誤解對方的人,一個是被誤解的人。 但光這件事情就可以再換個角度想,或許對方並沒有誤解自己,或許只是自己想太多,或者是,言者的意思沒有傳達清楚給聽見的人。如果是在
到底責任心是什麼呢?是必須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還是無論如何要去擔起更多的責任?但人生有那麼多事情需要去操心了,每個人有自己要面對的事情,那麼我們也必須要幫助其他人一起扛嗎? 如果因為社會上的角色關係,自己莫名去扛下許多的責任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嗎? 我最近聽見身邊有人說有個人很值得他尊敬,他的「責任
有些人會很在意自己的天賦問題,甚至是有點「迷信上」了,就是說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就不能夠去做某些事情。 這種狀況在華人世界裡面尤其明顯,至少我感覺到許多人的特殊天賦會被壓制,或者是因為被認為比起其他人來說「還差得用」,所以在一開始萌芽的時候就被捏死了,一點發展空間也不給。 這種狀況有時候是自己給的限制,
最近跟自己的配偶產生了意見上的分歧,因為擔心自己的家人而產生了悲傷的情緒,對方卻告訴我,你不應該先擔心自己嗎? 他告訴我,別人看我們都覺得我們令人擔心,你卻反過來擔心他們不是很好笑嗎? 他又舉例說,就比如他曾和一個家產萬貫的人一起在外聊天,對方整個人健康堪慮,沒有運動,並表示他的快樂就是整天在家打電
語言學上有個有效溝通的四個合作原則,分別是「質」、「量」、「關係」、「方式」。有時候兩個人之間的溝通總是要溝通很久,可以了解一下語言學上的這個四個合作原則,避免浪費時間。 總是發現和對方一直起衝突,每次溝通個什麼事情都老半天沒有辦法決定之外,又會引發新的爭端嗎? 簡單的日常對話很容易出現溝通失效,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人,可以幫助別人 但不必要幫別人承擔業力,介入他的因果 有些人,其實很賊 或許該換句話說,稱讚他比較會看人 哈,反正重點就是~~~ 別讓別人把自己該做的工作丟給別人 因為他們就是吃定你能夠接受承受住並幫他解決 或許,你會說,幫助人是好事 但是,每個人的功課只能自己做 他今生不做完,
Thumbnail
在品牌維修服務中,顧客對於價格與服務價值常常存在誤解。許多顧客認為專業維修應該無條件降價,這種觀念不僅影響品牌的定位,也削弱了對專業技術的尊重。本文探討了維修服務的真實成本及其背後的專業價值,並強調提升服務透明度和顧客理解的重要性。在品牌與顧客間建立相互尊重的關係,是創造良好服務體驗的關鍵。
Thumbnail
服務業中,內部講師制度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策略。本文探討了建立這一制度的五大好處,包括經驗傳承、強化企業文化、提升技術教導能力、建立晉升管道以及有效的留才方式。透過內部講師的示範與指導,企業不僅能加速員工成長,還能降低人才流失率,最終促進整體業務的持續發展。這是一個助力企業長期成功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現在的老闆不會帶頭洗廁所了,現在的老闆只要看看數字要求提高獲利,就可以了!
Thumbnail
服務業經營者將年度策略落實到門市執行面時所面臨的挑戰,包括策略與現場工作的脫節、部門協作的忽略、模糊的目標設定,以及價值觀的一致性缺乏。針對這些挑戰,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如設立可衡量的目標、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並結合SMART原則來確保策略的有效。經營者應訂定明確願景目標,以提升員工參與度和執行力
Thumbnail
服務業經營者常困於門市與總部之間的時間分配中。門市是企業營運的前線,需求即時回應;總部則是策略規劃的重心,需投入深思熟慮。兩者的需求錯綜交織,經營者往往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根據調查,超過六成的服務業經營者表示,由於過多時間投入總部,門市運營常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比起說話直接,我覺得語言只是中性的,我們更能感受到的是對方的態度。
Thumbnail
無論是門市或業務行銷人員,面對煩瑣的工作,如果沒有熱情,就很難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優質的服務來自於高漲的服務熱情與顧客應對技巧,由其是面對顧客需求急速變化的今日,要掌握顧客的需求已愈來愈困難。 學會了解顧客的溝通技巧再加上熱情的態度,將讓您的業績一路長紅。 強烈的動機感和成就感會促使一
Thumbnail
不知道需求的服務是一種自嗨。我們的分成兩個服務類別,一個是簡單家訪,另一個是打掃環境。服務有點像一份田野調查,需要細細的感受當地的環境和人文,需要更長期的了解和觀察,需要真正認識、愛上一個地方,才可以真正服務到社區。 我選擇的是打掃組。因著我的專業和其他任務分組,我希望更了解這
人,可以幫助別人 但不必要幫別人承擔業力,介入他的因果 有些人,其實很賊 或許該換句話說,稱讚他比較會看人 哈,反正重點就是~~~ 別讓別人把自己該做的工作丟給別人 因為他們就是吃定你能夠接受承受住並幫他解決 或許,你會說,幫助人是好事 但是,每個人的功課只能自己做 他今生不做完,
Thumbnail
在品牌維修服務中,顧客對於價格與服務價值常常存在誤解。許多顧客認為專業維修應該無條件降價,這種觀念不僅影響品牌的定位,也削弱了對專業技術的尊重。本文探討了維修服務的真實成本及其背後的專業價值,並強調提升服務透明度和顧客理解的重要性。在品牌與顧客間建立相互尊重的關係,是創造良好服務體驗的關鍵。
Thumbnail
服務業中,內部講師制度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策略。本文探討了建立這一制度的五大好處,包括經驗傳承、強化企業文化、提升技術教導能力、建立晉升管道以及有效的留才方式。透過內部講師的示範與指導,企業不僅能加速員工成長,還能降低人才流失率,最終促進整體業務的持續發展。這是一個助力企業長期成功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現在的老闆不會帶頭洗廁所了,現在的老闆只要看看數字要求提高獲利,就可以了!
Thumbnail
服務業經營者將年度策略落實到門市執行面時所面臨的挑戰,包括策略與現場工作的脫節、部門協作的忽略、模糊的目標設定,以及價值觀的一致性缺乏。針對這些挑戰,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如設立可衡量的目標、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和協作,並結合SMART原則來確保策略的有效。經營者應訂定明確願景目標,以提升員工參與度和執行力
Thumbnail
服務業經營者常困於門市與總部之間的時間分配中。門市是企業營運的前線,需求即時回應;總部則是策略規劃的重心,需投入深思熟慮。兩者的需求錯綜交織,經營者往往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根據調查,超過六成的服務業經營者表示,由於過多時間投入總部,門市運營常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比起說話直接,我覺得語言只是中性的,我們更能感受到的是對方的態度。
Thumbnail
無論是門市或業務行銷人員,面對煩瑣的工作,如果沒有熱情,就很難為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優質的服務來自於高漲的服務熱情與顧客應對技巧,由其是面對顧客需求急速變化的今日,要掌握顧客的需求已愈來愈困難。 學會了解顧客的溝通技巧再加上熱情的態度,將讓您的業績一路長紅。 強烈的動機感和成就感會促使一
Thumbnail
不知道需求的服務是一種自嗨。我們的分成兩個服務類別,一個是簡單家訪,另一個是打掃環境。服務有點像一份田野調查,需要細細的感受當地的環境和人文,需要更長期的了解和觀察,需要真正認識、愛上一個地方,才可以真正服務到社區。 我選擇的是打掃組。因著我的專業和其他任務分組,我希望更了解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