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失業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台灣的社會很有趣,把失業這檔事看得很重。為什麼看得這麼重呢?或許是因為台灣人很喜歡探人隱私,喜歡相互比較。只要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就東比比小孩西比比工作,好像除了比較之外沒別的話題。
這一陣子在找人,看了上萬封的履歷。發現一件很糟糕的事:在中國35歲的人可以有的職能,在台灣往往需要到五六十歲才會擁有。不用五六十歲人的最大原因當然是我支付不起這樣的薪水,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台灣人才的水準真的不高。(至少在我目前看到的履歷裡)
大多數35歲求職者的問題在於他這一輩子只換過兩個工作,一個工作約4年的時間,且這兩個工作的內容和性質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工作八九年都一直在做重複的工作,以相同的職能賺錢。
在過去這或許是個穩定人力,但在瞬息萬變的現在,我很擔心他沒有生存力。他是否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很弱?是否學習新職能的能力很弱?是否為了穩定而在固定的工作內容裡抱怨但又沒有勇氣離開?
如果以上我的推論都是對的,那我認為他無法在我生存的職場裡生存。不幸的,我請了不少人來談,我發現我的推論有八成是對的。
年輕人!勇於失業吧!這世界已經沒有能養活你一輩子的公司了!
#udalllia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79內容數
寫給中年不得志的我們。中年的我們,在激烈的競爭下,早已傷痕累累。面對工作,家庭及多變的年代。中年不得志的我們該如何面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男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中年這一年,下巴鬆弛,大腹便便。縱有一顆年輕的心,但白髮蒼蒼,有些還沒留在頭上。 每個人都頂著頭銜 ,但都帶著筆電。一邊點菜,一邊回信。三不五時還要安撫客戶情緒。 推著嬰兒車,心縱始再放蕩,責任還是扛在身上。看著那疲憊的神情,回想少年時的意氣風發,眼眶不免濕紅。 我們在這快速變遷的時代,失去了抱
一直以來,我老闆們都是我FB的朋友。但這週,我封鎖了新公司的老闆和我們公司的所有員工。 我理解這個動作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但我不太想改掉我喜歡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人是容易猜忌的動物,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件事經歷了六家公司後,我發現一直輪迴。 我一直期許自己的文章能漸漸的中性不帶攻擊,不過不自覺的Map
讓她帶著你的聲音入夢 有位獵艷無數的朋友和我說了這句話。他說:漂亮的女孩一天會有不同的追求者用不同的方式示好。但重點是,你要讓她帶著你的聲音入夢。 很多男人追求女人時一直迎其所好,這種方式某種程度是錯的。迎其所好能拉進彼此的距離,但很難成為致命的一擊。 所以男人要追求美女,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找出自己的
每天早上,我媽會把鑰匙掛在我的脖子上,然後給我十塊錢。爸媽出門後,我自己穿上吳興國小的制服,走路上學去。 中午下課,我用脖子上的鑰匙打開家裡的大門。拿出冰箱裡的小便當,放進大同電鍋。依照媽媽的交代,放進兩杯水,按下開關熱我的午餐。 便當很燙,媽媽教我要用抹布去拿。我總是很開心地打開它,然後就會看到我
最近和不少在四十上下的朋友聊天,大家都有種有志難伸的憂慮,一點茫然,一點徬徨。明明人生的上半場打拼的還不錯,為什麼在下半場的一開始就跌了一跤? 我這七八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漸漸了我有了比較清晰的輪廓: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台灣,努力的人很容易得到應有的成功。在經濟停滯不前的台灣
我人生最大的幸與不幸,就是在27歲那年開始了類創業者的生活。 為什麼說是類創業,也就是我每份工作都不是承接前人的成果加以發揚光大。而往往是在某個情境下不得不的選擇,一個多方妥協下的承擔者。 這十幾年的職涯讓我學會承受壓力,接受挫折。習慣面對失敗,接受批評。任何一個不被看好的承擔者,一開始往往就是這個
我們中年這一年,下巴鬆弛,大腹便便。縱有一顆年輕的心,但白髮蒼蒼,有些還沒留在頭上。 每個人都頂著頭銜 ,但都帶著筆電。一邊點菜,一邊回信。三不五時還要安撫客戶情緒。 推著嬰兒車,心縱始再放蕩,責任還是扛在身上。看著那疲憊的神情,回想少年時的意氣風發,眼眶不免濕紅。 我們在這快速變遷的時代,失去了抱
一直以來,我老闆們都是我FB的朋友。但這週,我封鎖了新公司的老闆和我們公司的所有員工。 我理解這個動作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但我不太想改掉我喜歡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人是容易猜忌的動物,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件事經歷了六家公司後,我發現一直輪迴。 我一直期許自己的文章能漸漸的中性不帶攻擊,不過不自覺的Map
讓她帶著你的聲音入夢 有位獵艷無數的朋友和我說了這句話。他說:漂亮的女孩一天會有不同的追求者用不同的方式示好。但重點是,你要讓她帶著你的聲音入夢。 很多男人追求女人時一直迎其所好,這種方式某種程度是錯的。迎其所好能拉進彼此的距離,但很難成為致命的一擊。 所以男人要追求美女,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找出自己的
每天早上,我媽會把鑰匙掛在我的脖子上,然後給我十塊錢。爸媽出門後,我自己穿上吳興國小的制服,走路上學去。 中午下課,我用脖子上的鑰匙打開家裡的大門。拿出冰箱裡的小便當,放進大同電鍋。依照媽媽的交代,放進兩杯水,按下開關熱我的午餐。 便當很燙,媽媽教我要用抹布去拿。我總是很開心地打開它,然後就會看到我
最近和不少在四十上下的朋友聊天,大家都有種有志難伸的憂慮,一點茫然,一點徬徨。明明人生的上半場打拼的還不錯,為什麼在下半場的一開始就跌了一跤? 我這七八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漸漸了我有了比較清晰的輪廓:我們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台灣,努力的人很容易得到應有的成功。在經濟停滯不前的台灣
我人生最大的幸與不幸,就是在27歲那年開始了類創業者的生活。 為什麼說是類創業,也就是我每份工作都不是承接前人的成果加以發揚光大。而往往是在某個情境下不得不的選擇,一個多方妥協下的承擔者。 這十幾年的職涯讓我學會承受壓力,接受挫折。習慣面對失敗,接受批評。任何一個不被看好的承擔者,一開始往往就是這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吃苦沒什麼大不了,反正年輕是本錢。但是中年以後發現苦也沒有比較輕,一直到晚年,苦終於稍退了一些,身體卻出毛病,終其一生都在吃苦受罪,沒一刻清閒。許多老先生老太太都有相同的生命歷程,早期的台灣社會普遍清苦,為了養家育兒,人人吃盡生活的苦,大家都一樣累,所以沒有人會抱怨,無端怨天尤人。有福緣有智慧的
Thumbnail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Thumbnail
以前台灣公司要找員工很容易,只要薪資條件不要太差,履歷就如雪花般飛來。 應徵人一多,挑人眼光及技巧不用太好,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便看走眼,挑到不適合的,再重新找人,反覆幾次,終究能招募到理想的員工。 然而,隨著台灣少子化加上高學歷,個人意識高,加上年輕人想追求自我發展需求,老闆如果還抱著被動等
Thumbnail
缺工,不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性的現況。 但因為缺工,企業願意擁抱壯世代人才嗎? 讓我們來探討企業的擔憂,及身為壯世代的你(45歲以上)該如何準備?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輕吃苦沒什麼大不了,反正年輕是本錢。但是中年以後發現苦也沒有比較輕,一直到晚年,苦終於稍退了一些,身體卻出毛病,終其一生都在吃苦受罪,沒一刻清閒。許多老先生老太太都有相同的生命歷程,早期的台灣社會普遍清苦,為了養家育兒,人人吃盡生活的苦,大家都一樣累,所以沒有人會抱怨,無端怨天尤人。有福緣有智慧的
Thumbnail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Thumbnail
以前台灣公司要找員工很容易,只要薪資條件不要太差,履歷就如雪花般飛來。 應徵人一多,挑人眼光及技巧不用太好,總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便看走眼,挑到不適合的,再重新找人,反覆幾次,終究能招募到理想的員工。 然而,隨著台灣少子化加上高學歷,個人意識高,加上年輕人想追求自我發展需求,老闆如果還抱著被動等
Thumbnail
缺工,不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性的現況。 但因為缺工,企業願意擁抱壯世代人才嗎? 讓我們來探討企業的擔憂,及身為壯世代的你(45歲以上)該如何準備?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臺灣熟齡求職者在就業市場中面臨的障礙,包括社會文化偏見、技術與能力障礙以及經濟與成本考量。提出熟齡求職者應持續學習、調整薪資預期、展示長期價值、維持健康和體能、展示適應力和創新能力等應對策略,並通過實例展示這些策略的作用。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