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世局挑戰去描繪「未來教育」,無疑又進入另一個「教育工具化」的循環;教育除了消極地解決問題,更要積極地彰顯價值、啟迪人心。因此,對世局的觀察與對未來的描繪,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來當作「解碼系統」,包括本體論、認識論與倫理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曾說:「用造成問題的想法思考,是無法解決問題的。」(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awareness that created them.)。我們現在知道,教育是世界永續發展的最佳解方,但目前過於工具化的教育絕對難堪重任,戴明博士(William Edwards Deming,1900-1993)也說:「系統無法拯救自己」。因此以下「次世代教育」的論述除了教育本體理論,還跨域融合了企管與社造的學說。
一、 杜威博士「社會本位」的教育理論
杜威博士(John Dewey,1859-1952)主張:「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認為教育是通過人和社會環境的互動,在逐步內化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使人的一切能力趨向和諧發展,離開社會環境,所謂人的能力的發展便毫無意義。杜威也視教育如草木生長,教育的過程,是一種不斷地適應歷程,以一種日益擴張的能力,成為每一時期的目標,因此教育必須考量每個人的彼此差異,每一階段發展的不同。杜威更認為人與社會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必須和社會不斷地生長和變遷,不斷地進步,以創建理想的社會。
二、戴明博士「以人為本」的品管哲學
戴明博士(William Edwards Deming,1900-1993)以其「淵博知識體系」(Profound Knowledge System)及「管理14要點」,開啟「全面品質管理」(TQM)等品質運動,成為20世紀重要的品管大師。然而,正如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1947-)所說:「我後來才知道,戴明幾乎已經完全停止使用『全面品管』、『TQM』或『TQ』等術語,因為他認為,這些名詞已經流於淺薄,只是為某些工具和技巧貼上一層標籤。對他來說,真正的任務是『現有管理系統的轉型』,所追求的目標絕對超越經理人改善短期績效的努力。」戴明的系統觀、變異說、知識論、心理學,其實正是建構一個「學習型組織」的淵博知識。
三、 宮崎清博士「互動共好」的社造學說
日本千葉大學「工業意匠研究所」的宮崎清博士(MIYAZAKI,1943-)是日本「地域振興」的總工程師,從日本千葉大學宮崎研究室展開的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在民國八十三年受到文建會的支持與推廣後,迅速成為台灣草根社會展現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機制,全國各地關心自己所住社區的居民,開始學習如何運用集體智慧,共同營造一個最有魅力的社區。這些不斷在增加的案例,分別從景觀營造、地方產業、古蹟保存、民俗廟會、健康福祉、國際交流等面向切入。其實,「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不是只在於營造一些實質環境,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建立社區共同體成員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意識,和提昇社區居民在生活情境的美學層次。換句話說,「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不只是在營造一個社區,實際上他已經是在營造一個新社會,營造一個新文化,營造一個新的「人」。
綜合以上學說,「終身樂學」是三位哲人所共同關注的。杜威博士重視學習的整體與延續性,一直被尊為「終身學習」的倡始者;而戴明博士主張「人人天生都有自我向上的本質,生來都想樂在學習與樂在工作」,也鼓舞了我們的教育熱忱;宮崎清博士藉社區營造啟動的「人人、事事、時時、處處、物物」學習,更延展了我們的教育思維。這套融合教育、企管、社造的跨域理論,是我們發展「次世代教育」的堅實基礎。
以下對「未來教育」的描繪,即是以以杜威博士的教育理論為核心本體;其次善用當代「企業管理」資源為方法;再以「社區總體營造」的共好倫理觀為終極目標,逐步發展「重啟世界永續循環的次世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