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 - Tony Takitan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請搭配專輯服用

  “為了保護居民不被外敵入侵,國王在城牆外種下荊棘,將城門鎖上。多年過去,荊棘已長遍整座城市,沒有人進得了城市,也沒有人出得去,城裡的人們就這樣永遠地陷入孤獨了。”
  東尼寫下這段文字後便闔上了筆記本,將其鎖在書櫃的旁由上而下數第三個抽屜中,並將鑰匙向窗外丟去。對東尼來說,這是一種將自己永遠與世界分隔的儀式,東尼希望透過這個儀式,將自己永遠地關上,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任何事,都和東尼無關,東尼只要自己的世界平靜不受干擾就好。東尼並不討厭這個世界,也不討厭和人們相處,在人際關係上也都非常的順利,只是有個地方不對,總覺得有股脫節感,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之間有座屏障,東尼不覺得這樣不好,東尼只是隔著屏障在另一個世界裡生活罷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
  面對他人的質疑,東尼總是這樣回答。
  東尼的父母都是上班族,總是忙著工作,早上忙著上班,晚上不是加班就是應酬,親子三人幾乎沒有同桌用餐過。比起自己的父母,和東尼相處時間更長的反而是父母請的管家以及家教。每天管家都會替東尼準備晚餐,打掃家裡。但自從東尼上了中學之後,東尼就開始自己煮晚餐,家裡也就不再繼續僱用管家了。家教的部分,因為東尼的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家教並不覺得自己能傳授東尼什麼知識於是便辭職了。事實上,自從家教辭職之後,東尼的成績也從來沒有退步,於是東尼的父母便不再特別請人照顧他。
  上了國中二年級之後,東尼第一次主動向父母提出要求。
  「我想學鋼琴。無論如何都想學」東尼這樣說。
  自己成績優異的孩子主動想學鋼琴,這對父母來說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於是便幫東尼請了鋼琴家教,也花了大錢買了檯平面式鋼琴。
  東尼的鋼琴家教是一位就讀東大的女大學生,她對東尼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
  「彷彿是活在另一個次元中的人,某方面來說與這個世界非常相似,但卻又完全不同。」
  東尼的學習速度飛快,僅僅開始指導東尼彈琴一個月,他的程度卻已遠超出學習了三年以上的人,甚至已經能夠開始嘗試編曲,這點令鋼琴家教非常訝異,簡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他的手彷彿是為了彈琴而存在,在彈奏的速度和力道上有著獨特的詮釋,有時輕如羽毛落在琴鍵上,有時則重得像是用鐵鎚敲擊琴鍵。坐在鋼琴前面的東尼,如同大海一般深不可測,其彈奏出的音樂宛如躍出水面的鯨魚般充滿生命力。一年之後,鋼琴家教也同樣辭職了,此時的東尼,已經是能夠在全國大賽上演奏的程度。
  多年之後,東尼已然是個高三生,成績一如往常的優異,一路上靠著彈奏鋼琴得了不少獎項,也譜出了不少首曲目。東尼的父母希望他能暫時放下鋼琴,以考上東大為目標好好地讀書,但此時的東尼已經離不開鋼琴了,他的目標是進到東藝大音樂部作曲科繼續鑽研琴技。對東尼來說,鋼琴是唯一一樣同時存活在現實以及“他的世界”的物體,是東尼與外界溝通的渠道。
  「只有正在彈奏鋼琴的我,才是真的我。」
  東尼只對父母說了這句話便報名了東藝大的入學考。為了不被打擾,東尼每天放學後都立馬到音樂教室租借鋼琴室,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創作。東藝大入學考考試當天,輪到東尼進入考場彈奏,教授出給他的考題是
  「請彈出你至今認為寫的最好的曲子,限時十分鐘內。」
  倒數計時開始,東尼陷入了沉思當中,至今東尼聽過也彈奏過無數則曲目,但甚麼樣的曲目才足以稱為最好呢?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倒數計時過了五分後,東尼終於抬起雙手開始彈奏,並在倒數計時剩下25秒時結束,東尼起身向評審教授們鞠躬致意。這是教授們都沒聽過的曲目,同時也是東尼從沒彈過的曲目,當教授們詢問起這首曲目的名稱時,東尼回答道
  「沒有名稱。方才的彈奏完全是我的即興演出。」
  先不論這首曲目的好壞,光是做出這樣的行為便讓教授們啞口無言,其中一位教授憤怒地拍了桌子站起來咆哮。
  「開什麼玩笑!這可是東藝大的入學考,豈是讓你胡鬧的地方!」
  「這並不是胡鬧,我認為創作本身才是彈奏鋼琴的精髓,只有享受當下氣氛所彈奏出來的曲目,才是最好的。」
  東尼再次向教授們鞠躬便離開了考場。
  事後,東尼的事蹟傳遍了東藝大,傳遍了全國,在群眾議論的壓力下,東藝大被迫公開了當初東尼入學考時的影片。媒體們爭相報導,並將東尼稱之為“被東藝大拒絕的才子”,不知道是誇讚亦或是嘲諷。
  時至今日,東尼這個曾經紅遍全國的名字已被人們遺忘,當時他所彈奏的曲目,雖然有許多人嘗試翻奏這首曲目,卻沒有人能彈出當時的那種氛圍,於是這首“無名曲”也漸漸地被人們淡忘。
  「或許這樣才是對那首曲目最好的結尾。」
  東尼這樣想,並一如往常地在自己的錄音室彈奏著各種無名的曲目,述說著屬於他自己的語言。
avatar-img
9會員
9內容數
將唱片放在唱機上,設定轉速33.3RPM,輕輕將唱針放下。將音響音量開到最大,閉上眼睛,讓身體隨著節奏自由擺動,將靈魂浸泡在旋律之海之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果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夜裡醒了過來,睜開眼,起身後環顧四周盡是樹木,看來我似乎身處在深山中,但我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呢 ? 我怎麼想都想不起來,左手緊握著一隻金黃色看似全新的懷錶,打開來看,時間卻停在凌晨3點33分,秒針一直不停的在17秒和18秒之間來回跳動。  
  你在我眼中,是如雪花般的存在,同樣地潔白,同樣地美麗,卻也同樣地無法碰觸。   
  我在夜裡醒了過來,睜開眼,起身後環顧四周盡是樹木,看來我似乎身處在深山中,但我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呢 ? 我怎麼想都想不起來,左手緊握著一隻金黃色看似全新的懷錶,打開來看,時間卻停在凌晨3點33分,秒針一直不停的在17秒和18秒之間來回跳動。  
  你在我眼中,是如雪花般的存在,同樣地潔白,同樣地美麗,卻也同樣地無法碰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現正在台灣巡演的鋼琴大師鄧泰山,是首位獲得波蘭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亞洲鋼琴家,他的生命充滿傳奇,成長過程中也曾為了躲避戰火,全家搬到深山居住,當時沒有名琴供他練習,仍練就一身好功夫,他表示,擁有天生對音樂的想法是一種天份,而要成為音樂家,勢必得有比別人更多的犧牲,這是一種選擇,想成為音樂家要先
Thumbnail
以Tony老師分享的家教案例為引,我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和想法。當面對孩子消極的學習態度,Tony老師如何通過引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孩子們在地震中的驚悸與喜悅帶給我什麼樣的喜悅與擔憂。
Thumbnail
從小沒有立定志向,即便成就了許多豐功偉業仍然認為自己的一生沒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坂本龍一,在《音樂使人自由》這本書的終曲時訴說:「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猶如每個人偶爾會有的想法一樣,我也一直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 從幼兒園便開始作曲的坂本龍一自述從小便是鑰匙及電視兒童,因為幼
Thumbnail
《東尼瀧谷:數位經典版》是根據《萊辛頓的幽靈》改編,講述東尼的孤獨人生。身處孤獨中,他與小沼之間的愛情、戀衣癖彷彿是各自的漩渦。這段故事蘊涵了孤獨的多樣性、以及愛與緬懷的美麗。
Thumbnail
《東尼瀧谷》:景框中的孤獨回音 電影|日本|2004、導演|市川準、配樂|坂本龍一、旁白|西島秀俊 如果孤獨是可見的,我想便會是《東尼瀧谷》的樣子。 / 東尼瀧谷在空無一物、擁有、失去與捨棄之間的過渡,而在最後留下的,只有在景框中、得以凝視、得以聆聽、得以感受的孤獨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鋼琴對我來說,是一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坐在鋼琴上的時候才感覺這是我,在這勞勞碌碌的世界裡,有個屬於我的地方,有個我能夠屬於的地方。 不管我的日子好或是不好,順利或是不順利,我知道無論如何,我最後還是會回到鋼琴上。
Thumbnail
賦予鋼琴個性與靈魂的調音師,儘管關鍵不可或缺,卻往往隱身於幕後,不為人所知。這部作品為調音師描繪出清晰的輪廓,以調音師作為舞台中心,順著樂音的震動,向外牽引著「人」如觸動音樂或是被音樂觸動的人、「物」如悠久或是被廢棄的鋼琴樂器,串以「事」譜寫出人與物尋覓共鳴的孤單與無悔。
Thumbnail
現正在台灣巡演的鋼琴大師鄧泰山,是首位獲得波蘭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亞洲鋼琴家,他的生命充滿傳奇,成長過程中也曾為了躲避戰火,全家搬到深山居住,當時沒有名琴供他練習,仍練就一身好功夫,他表示,擁有天生對音樂的想法是一種天份,而要成為音樂家,勢必得有比別人更多的犧牲,這是一種選擇,想成為音樂家要先
Thumbnail
以Tony老師分享的家教案例為引,我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和想法。當面對孩子消極的學習態度,Tony老師如何通過引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孩子們在地震中的驚悸與喜悅帶給我什麼樣的喜悅與擔憂。
Thumbnail
從小沒有立定志向,即便成就了許多豐功偉業仍然認為自己的一生沒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坂本龍一,在《音樂使人自由》這本書的終曲時訴說:「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猶如每個人偶爾會有的想法一樣,我也一直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 從幼兒園便開始作曲的坂本龍一自述從小便是鑰匙及電視兒童,因為幼
Thumbnail
《東尼瀧谷:數位經典版》是根據《萊辛頓的幽靈》改編,講述東尼的孤獨人生。身處孤獨中,他與小沼之間的愛情、戀衣癖彷彿是各自的漩渦。這段故事蘊涵了孤獨的多樣性、以及愛與緬懷的美麗。
Thumbnail
《東尼瀧谷》:景框中的孤獨回音 電影|日本|2004、導演|市川準、配樂|坂本龍一、旁白|西島秀俊 如果孤獨是可見的,我想便會是《東尼瀧谷》的樣子。 / 東尼瀧谷在空無一物、擁有、失去與捨棄之間的過渡,而在最後留下的,只有在景框中、得以凝視、得以聆聽、得以感受的孤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