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 - Tony Takitani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請搭配專輯服用


  “為了保護居民不被外敵入侵,國王在城牆外種下荊棘,將城門鎖上。多年過去,荊棘已長遍整座城市,沒有人進得了城市,也沒有人出得去,城裡的人們就這樣永遠地陷入孤獨了。”

  東尼寫下這段文字後便闔上了筆記本,將其鎖在書櫃的旁由上而下數第三個抽屜中,並將鑰匙向窗外丟去。對東尼來說,這是一種將自己永遠與世界分隔的儀式,東尼希望透過這個儀式,將自己永遠地關上,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任何事,都和東尼無關,東尼只要自己的世界平靜不受干擾就好。東尼並不討厭這個世界,也不討厭和人們相處,在人際關係上也都非常的順利,只是有個地方不對,總覺得有股脫節感,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之間有座屏障,東尼不覺得這樣不好,東尼只是隔著屏障在另一個世界裡生活罷了。

  「沒什麼大不了的。」

  面對他人的質疑,東尼總是這樣回答。

  東尼的父母都是上班族,總是忙著工作,早上忙著上班,晚上不是加班就是應酬,親子三人幾乎沒有同桌用餐過。比起自己的父母,和東尼相處時間更長的反而是父母請的管家以及家教。每天管家都會替東尼準備晚餐,打掃家裡。但自從東尼上了中學之後,東尼就開始自己煮晚餐,家裡也就不再繼續僱用管家了。家教的部分,因為東尼的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家教並不覺得自己能傳授東尼什麼知識於是便辭職了。事實上,自從家教辭職之後,東尼的成績也從來沒有退步,於是東尼的父母便不再特別請人照顧他。

  上了國中二年級之後,東尼第一次主動向父母提出要求。

  「我想學鋼琴。無論如何都想學」東尼這樣說。

  自己成績優異的孩子主動想學鋼琴,這對父母來說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於是便幫東尼請了鋼琴家教,也花了大錢買了檯平面式鋼琴。

  東尼的鋼琴家教是一位就讀東大的女大學生,她對東尼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

  「彷彿是活在另一個次元中的人,某方面來說與這個世界非常相似,但卻又完全不同。」

  東尼的學習速度飛快,僅僅開始指導東尼彈琴一個月,他的程度卻已遠超出學習了三年以上的人,甚至已經能夠開始嘗試編曲,這點令鋼琴家教非常訝異,簡直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他的手彷彿是為了彈琴而存在,在彈奏的速度和力道上有著獨特的詮釋,有時輕如羽毛落在琴鍵上,有時則重得像是用鐵鎚敲擊琴鍵。坐在鋼琴前面的東尼,如同大海一般深不可測,其彈奏出的音樂宛如躍出水面的鯨魚般充滿生命力。一年之後,鋼琴家教也同樣辭職了,此時的東尼,已經是能夠在全國大賽上演奏的程度。

  多年之後,東尼已然是個高三生,成績一如往常的優異,一路上靠著彈奏鋼琴得了不少獎項,也譜出了不少首曲目。東尼的父母希望他能暫時放下鋼琴,以考上東大為目標好好地讀書,但此時的東尼已經離不開鋼琴了,他的目標是進到東藝大音樂部作曲科繼續鑽研琴技。對東尼來說,鋼琴是唯一一樣同時存活在現實以及“他的世界”的物體,是東尼與外界溝通的渠道。

  「只有正在彈奏鋼琴的我,才是真的我。」

  東尼只對父母說了這句話便報名了東藝大的入學考。為了不被打擾,東尼每天放學後都立馬到音樂教室租借鋼琴室,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創作。東藝大入學考考試當天,輪到東尼進入考場彈奏,教授出給他的考題是

  「請彈出你至今認為寫的最好的曲子,限時十分鐘內。」

  倒數計時開始,東尼陷入了沉思當中,至今東尼聽過也彈奏過無數則曲目,但甚麼樣的曲目才足以稱為最好呢?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倒數計時過了五分後,東尼終於抬起雙手開始彈奏,並在倒數計時剩下25秒時結束,東尼起身向評審教授們鞠躬致意。這是教授們都沒聽過的曲目,同時也是東尼從沒彈過的曲目,當教授們詢問起這首曲目的名稱時,東尼回答道

  「沒有名稱。方才的彈奏完全是我的即興演出。」

  先不論這首曲目的好壞,光是做出這樣的行為便讓教授們啞口無言,其中一位教授憤怒地拍了桌子站起來咆哮。

  「開什麼玩笑!這可是東藝大的入學考,豈是讓你胡鬧的地方!」

  「這並不是胡鬧,我認為創作本身才是彈奏鋼琴的精髓,只有享受當下氣氛所彈奏出來的曲目,才是最好的。」

  東尼再次向教授們鞠躬便離開了考場。

  事後,東尼的事蹟傳遍了東藝大,傳遍了全國,在群眾議論的壓力下,東藝大被迫公開了當初東尼入學考時的影片。媒體們爭相報導,並將東尼稱之為“被東藝大拒絕的才子”,不知道是誇讚亦或是嘲諷。

  時至今日,東尼這個曾經紅遍全國的名字已被人們遺忘,當時他所彈奏的曲目,雖然有許多人嘗試翻奏這首曲目,卻沒有人能彈出當時的那種氛圍,於是這首“無名曲”也漸漸地被人們淡忘。

  「或許這樣才是對那首曲目最好的結尾。」

  東尼這樣想,並一如往常地在自己的錄音室彈奏著各種無名的曲目,述說著屬於他自己的語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霖的沙龍
9會員
10內容數
將唱片放在唱機上,設定轉速33.3RPM,輕輕將唱針放下。將音響音量開到最大,閉上眼睛,讓身體隨著節奏自由擺動,將靈魂浸泡在旋律之海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少年東尼瀧谷說:「我不覺得自己特別寂寞」,那不是出於逞強,而是他還沒遇到寂寞本身。 開場,他在路邊堆砌砂土,維妙維肖地建造出一艘細節精巧的船隻。作為全片的第一個象徵,點出角色如何誕生於主題;這艘砂雕船只是仿擬之物,再怎麼形似本質卻是鬆散的,當然,沒有人天真到以為它真能下水,但遠離海洋的設定也說明
Thumbnail
少年東尼瀧谷說:「我不覺得自己特別寂寞」,那不是出於逞強,而是他還沒遇到寂寞本身。 開場,他在路邊堆砌砂土,維妙維肖地建造出一艘細節精巧的船隻。作為全片的第一個象徵,點出角色如何誕生於主題;這艘砂雕船只是仿擬之物,再怎麼形似本質卻是鬆散的,當然,沒有人天真到以為它真能下水,但遠離海洋的設定也說明
Thumbnail
最近出了《skmt坂本龍一是誰》順道買了一直想看的《音樂使人自由》 人總是這樣,直到真的來不及了才會去行動。一個人的死,總是會加強生者的意義。 不喜歡預測未來 坂本龍一說他根本沒想過要當什麼音樂人,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是在路上會被指認的程度了。好笑的是,他不喜歡出名,不喜歡在路上被指認,所以他常常躲起來
Thumbnail
最近出了《skmt坂本龍一是誰》順道買了一直想看的《音樂使人自由》 人總是這樣,直到真的來不及了才會去行動。一個人的死,總是會加強生者的意義。 不喜歡預測未來 坂本龍一說他根本沒想過要當什麼音樂人,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是在路上會被指認的程度了。好笑的是,他不喜歡出名,不喜歡在路上被指認,所以他常常躲起來
Thumbnail
在那段深陷躁鬱的大學日子裡,我失語的情況相當嚴重,我詭異地失去了聲音,喉嚨像是受到無數顆亂石的折磨。
Thumbnail
在那段深陷躁鬱的大學日子裡,我失語的情況相當嚴重,我詭異地失去了聲音,喉嚨像是受到無數顆亂石的折磨。
Thumbnail
  “為了保護居民不被外敵入侵,國王在城牆外種下荊棘,將城門鎖上。多年過去,荊棘已長遍整座城市,沒有人進得了城市,也沒有人出得去,城裡的人們就這樣永遠地陷入孤獨了。”
Thumbnail
  “為了保護居民不被外敵入侵,國王在城牆外種下荊棘,將城門鎖上。多年過去,荊棘已長遍整座城市,沒有人進得了城市,也沒有人出得去,城裡的人們就這樣永遠地陷入孤獨了。”
Thumbnail
我心深處儲存著一段畫面,在陪伴孩子學鋼琴後,這段塵封已久的畫面,又變得鮮明起來。 那是一棟兩層樓的日式房子。
Thumbnail
我心深處儲存著一段畫面,在陪伴孩子學鋼琴後,這段塵封已久的畫面,又變得鮮明起來。 那是一棟兩層樓的日式房子。
Thumbnail
那年四月,與女友第一次到這城市旅行,在柔風吹拂的傍晚,經過一家音樂教室,看到一個老師正在教學生。 「那老師長得好像我之前認識的一個人喔。我讀大學的時侯,暑假在一家音樂教室打工,遇到一個很特別的人。」我說。 「怎麼個特別法?」她問。 「嗯,我覺得肚子有點餓了,不然我們找一家餐廳邊吃邊聊。」女友說。
Thumbnail
那年四月,與女友第一次到這城市旅行,在柔風吹拂的傍晚,經過一家音樂教室,看到一個老師正在教學生。 「那老師長得好像我之前認識的一個人喔。我讀大學的時侯,暑假在一家音樂教室打工,遇到一個很特別的人。」我說。 「怎麼個特別法?」她問。 「嗯,我覺得肚子有點餓了,不然我們找一家餐廳邊吃邊聊。」女友說。
Thumbnail
讀後感 淺入淺出,書中絕大部分都在描寫藝大生在學校課業的活動。 至於學生在就學階段對藝術創作的心理狀態、藝術作品的看法, 相對地著墨極少,這是可惜之處。 但是對於想了解藝術大學就學的實際活動, 這本書提供了不錯的敲門磚。
Thumbnail
讀後感 淺入淺出,書中絕大部分都在描寫藝大生在學校課業的活動。 至於學生在就學階段對藝術創作的心理狀態、藝術作品的看法, 相對地著墨極少,這是可惜之處。 但是對於想了解藝術大學就學的實際活動, 這本書提供了不錯的敲門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