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諮商學習與實習社群裡,時不時會有人在交換講座或是課程資訊,或是有不少研究參與者徵求文還是實習心理師帶領團體徵求參與者的文章。剛好近日也有在社群看到有人提問申請學校準備書審資料時,若沒有太多參與團體或是工作坊的經驗,看起來資料似乎太少,但參加工作坊有許多又所費不貲,感到有些困擾。
另外,也有人分享關於心理師社群彷彿有集體學習焦慮的
文章,坊間滿滿的講座、團體、工作坊等,作者一開始懷疑這麼多課程真的有人參加嗎?後來才發現還真的有。除了心理師被規定需要一定繼續教育學分外,才能夠符合六年一次的換照要求,作者評析此類商機有很多是來自心理師內在現實以及外在現實的認知,前者是對自己的自信程度,而後者是對於現實就業情況僧多粥少競爭的認知。
看著社群當中的討論,或許從只算半個踏入此領域的人來說,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來自於社群當中彼此生命進度不一,卻也對於理想職業生活有著類似想像,或是較少想像的焦慮。
每個心理學或心理諮商學習者的起跑點或許都不太一樣,有些是大學就是本科系穩穩地上了研究所,畢業後心理師就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有大學非本科系,研究所時改唸心理所或心輔所,畢業後還是選擇心理師作為自己職涯的第一份工作;也有像我這一種,雖然一直都對於心理學有興趣,但一直都是以旁觀者或是讀者方式理解著這個學門。
在職場晃了一圈後,像是村上春樹在中年時期某天看棒球時,得到「或許我也可以寫小說」的靈感一樣,我進入心理諮商領域的選擇,看似有點不合邏輯甚至也不太符合成本效益,但卻是十多年職涯來,第一個讓自己覺得好像真的有些確信感,而非總是那個比較之後較佳的選擇。
在職場的學習,與其說是技能和專業的累積,或許更多是如何搞懂每一個不同職場遊戲規則,在當中修煉自己以能持續在遊戲當中解鎖下個關卡的練習。技能和專業都靠時間,也必然有辦法靠著時間累積,但難的從來都是在當中必須要處理人情世故,以及覺察潛藏在關係當中的動力,如何影響著整個遊戲。
進入職場後,一直沒有辦法擺脫對於自己在專業當中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來自於在工作當中有太多自己沒碰過、沒預料,甚至可能先前也沒固定解法的挑戰。或許某方面來說,這跟心理諮商也有些類似,每一個來談個案,即便是談類似的主題,無論是感情、工作、育兒、焦慮等,但每一次50分鐘的交會,都像是不同交響樂團演奏同一首曲目一樣,每一個時刻和當下的感覺,都是獨一無二也無法複製。
於是,在工作之後,也很習慣碰到難題時,靠著閱讀、進修與反思去試著解題,有點像是中醫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一樣,以缺什麼補什麼的心態,持續在工作上解關卡,也慢慢累積自己身為專業工作者的定位與專業自信。對於未知的焦慮和對於已知的匱乏感並沒有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動態的平衡和調整,累積更多的資訊和能力,用以決定在當下的自己要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投注在哪些地方,而不是全有全無的選擇。
或許,專業從來不是拿更多證照,像是金牌加身一樣往身上貼標,而是對於自己與他人甚至於環境有更貼近現實的理解,在做「人的工作」之前,每個從業人員的功課或許都是先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能與不能,也用心地體會來談者的能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