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治療/諮商所會想到要「預收訂金」時(擔心個案預約時間沒來出現空窗而預付訂金,期待他們能如約定的時間諮商),個案有或沒有出現只是表面的問題,它可能是我們想了一輪之後,沒有地方可以增加收入(就像政府要國民徵稅一樣,考量其他原因造成收入不足而作),所以需要跟客戶預收訂金。然而,開啟預收費用這個問題的更底層問題在於『治療/諮商所的商業模式』,當商業模式無法支撐心理所收入穩定的時候,該思考的是在於所的整體商業模式,到底有沒有讓客戶流進心理所裡面的策略!
但,商業模式往往是開所的心理師所少有的想法,人有、錢有、地方又有,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就開了!開起來簡單,若要長期營運卻不是只有前面這三項夠就可以。一個心理所如何讓新客戶進來、舊客戶繼續的維持,還要有人力又要跟來客數接個案,才能適時的完成諮商。
為何在開業初期幾年不容易顯現客源不足的問題,可能有幾個原因,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剛開始可能會有心理師的自帶流量,也就是本身就擁有過去在臨床諮商界的積累,人脈,讓自己在所裡的客源無虞,過一陣子後,舊客不再繼續諮商,若又沒有新客源,則會開始思考如何增加客戶諮商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