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談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溝通要訣是讓對方說,聽對方說
podcast中溝通專家提到人和人間的溝通,認為會溝通者不止懂得而且也會接話,並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天氣忽冷忽熱,朋友相見,其一說「天氣變得好快,衣服不好穿。」請問要怎麼接較好?專家認為:懂溝通者一定會接著說話者的語意,例如「對啊,剛把冬衣收起來,沒想到又得翻出來…。」但不懂溝通者則不止不會接話,而且多半將話題轉到能表現自己的地方,例如:「這不奇怪,氣象局前天已經報導過了。」以表示自己見多識廣,可是這樣一來,這交談還能繼續下去嗎?(暫停一下,為什麼這交談難以繼續?)
更好的溝通者,則除接話外,還會將表現的機會讓給對方,例如:「我也覺得天氣變來變去,不好穿衣。」接著是:「不知道今天這天氣是怎麼回事?」因為他知道對方一定看過新聞報導,知道是冷氣團來襲,但把說出此點以顯示對方見多識廣的機會讓給對方…
從有否接話就可看出某人的溝通能力,而且還言之有理,真是受教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考驗無預警,你逃或不逃 前言 昨天(3.7)晨起,邊走路,邊聽著手機中朱芯儀的podcast。當期節目她訪問了楊月娥,原因是楊月娥寫了一本書:《不逃跑的陪伴》,該書內容是分享連續有親人重病,她突然間成了照護者,並且照護了不同親人長達十年之久。書的副標題是::<在陪病相伴的路上,如何選擇面對、學會
昨夜睡得正甜,突覺眼前好像有亮光,張眼一看,原來是大大圓圓的月光透過蚊帳的簾幕直直的映入眼簾,想起了蘇東坡的”月色入戶"。翻了個身想帶著月影繼續入眠,身旁的內子開口了,說她一晚沒睡,因為她們球隊有位球友癌症復發,無法再開刀了,因此在家人群組上提及這件事,結果沒人回應,全都是已讀不回…。我想到的是
前言 228連假在台的兩個女兒都抽空返宜給丈人慶生(九十大壽);大女兒當晚就回去了。二女兒則帶著快滿兩歲的小外孫在家住了一天。 二女兒是星期六回來。因為未告知回來時間,我們已經吃飽午餐準備休息,一點多突然接到電話說她們快到雪隧了,問他們要吃什麼?他們說會先去買水餃再帶回來吃。回來後先準備好小外孫的食
基本禮貌是人際互動的潤滑劑 餐桌禮儀 抖音上有則視頻是一個老板的感言,他說現在的孩子似乎完全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禮儀,他舉的例子是:請員工吃飯,八零後的還好,九零後的大概都是菜還沒轉到他面前,就已經出手了。甚至,人還沒到齊,就已經動筷了。他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形原因有三:其一是家教不好,家裡沒有教過這些
往事己成空,還如一夢中 《人與土地》第184頁,標題是:<走回童年之路>。在《人與土地》展覽前阮義忠特別返回家鄉,想再去看看童年時工作的那片菜園,當時使盡吃奶力氣推拉著板車的鏡頭是他念茲在茲無時或忘的場景吧?當時他心中應該充滿憤恨和不滿吧?他之所以離開家鄉不再回頭,這是原因之一吧?也因此菜園的不間斷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
生命考驗無預警,你逃或不逃 前言 昨天(3.7)晨起,邊走路,邊聽著手機中朱芯儀的podcast。當期節目她訪問了楊月娥,原因是楊月娥寫了一本書:《不逃跑的陪伴》,該書內容是分享連續有親人重病,她突然間成了照護者,並且照護了不同親人長達十年之久。書的副標題是::<在陪病相伴的路上,如何選擇面對、學會
昨夜睡得正甜,突覺眼前好像有亮光,張眼一看,原來是大大圓圓的月光透過蚊帳的簾幕直直的映入眼簾,想起了蘇東坡的”月色入戶"。翻了個身想帶著月影繼續入眠,身旁的內子開口了,說她一晚沒睡,因為她們球隊有位球友癌症復發,無法再開刀了,因此在家人群組上提及這件事,結果沒人回應,全都是已讀不回…。我想到的是
前言 228連假在台的兩個女兒都抽空返宜給丈人慶生(九十大壽);大女兒當晚就回去了。二女兒則帶著快滿兩歲的小外孫在家住了一天。 二女兒是星期六回來。因為未告知回來時間,我們已經吃飽午餐準備休息,一點多突然接到電話說她們快到雪隧了,問他們要吃什麼?他們說會先去買水餃再帶回來吃。回來後先準備好小外孫的食
基本禮貌是人際互動的潤滑劑 餐桌禮儀 抖音上有則視頻是一個老板的感言,他說現在的孩子似乎完全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禮儀,他舉的例子是:請員工吃飯,八零後的還好,九零後的大概都是菜還沒轉到他面前,就已經出手了。甚至,人還沒到齊,就已經動筷了。他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形原因有三:其一是家教不好,家裡沒有教過這些
往事己成空,還如一夢中 《人與土地》第184頁,標題是:<走回童年之路>。在《人與土地》展覽前阮義忠特別返回家鄉,想再去看看童年時工作的那片菜園,當時使盡吃奶力氣推拉著板車的鏡頭是他念茲在茲無時或忘的場景吧?當時他心中應該充滿憤恨和不滿吧?他之所以離開家鄉不再回頭,這是原因之一吧?也因此菜園的不間斷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也在常常碰到跟別人溝通不順的狀況嗎?這堂忘形溫暖說話課中教的3個溝通重點你一定要知道,會分享實際溝通案例中的錯誤及正確用法,讓你未來在與人說話時,能夠更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Thumbnail
上篇提到了溝通技巧與觀察的重要性和促成溝通順利的三大要素,還沒有看過上篇可以先過去看看再回來會比較能理解接下來所說的重點哦~ 接續上篇,我們這禮拜要來聊聊面對問題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應和面對接收者的回答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饋。在過去的經驗裡,我們一定遇過會讓我們不斷想和對方聊下去的人,也一定遇過會讓我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   
比如多人聊天時,有人會提出問題問某一人,當這人回答這話題時,可能說了一陣子後覺得已經說不下去,開始兜圈沒話講,但又不知道怎麼結束話題,這時你出聲可以轉移話題。 這樣就可以解救對方下不了台的尷尬,對方其實是會在心中感謝你的,有的甚至會跑過來說謝謝你。 成功轉換話題的秘訣在於對時機的精確把握,以
比如你正要說一件事,結果對方一句「我懂」就開始自顧自的說起自己的經驗,或是說一句「說到這個」就改變了話題說起來,但是你還有話沒說完,因此容易感覺對方沒在聽我說話。 這情況對方搶話滔滔不絕講起來時,你可能也無心聽下去,結果雙方都沒在聽,最後草草結束聊天。 聊天是一種藝術,而「不插話」與「話說完
如果你每句都想著怎樣說比較好,你反而容易講不出話來,而且心理想著怎麼回比較好時,也不會專心聽對方說什麼,因此如果想要交心,不仿將你真實的情感展露出來,表示接受。 不用特別否定對方,用同理與互相尊重的方式對談,就會容易越說越深入,因此意料之外反而是機會。 接受自己的真實,面對我們的脆弱,與對方
Thumbnail
你也在常常碰到跟別人溝通不順的狀況嗎?這堂忘形溫暖說話課中教的3個溝通重點你一定要知道,會分享實際溝通案例中的錯誤及正確用法,讓你未來在與人說話時,能夠更得心應手。
Thumbnail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Thumbnail
上篇提到了溝通技巧與觀察的重要性和促成溝通順利的三大要素,還沒有看過上篇可以先過去看看再回來會比較能理解接下來所說的重點哦~ 接續上篇,我們這禮拜要來聊聊面對問題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應和面對接收者的回答我們如何作適當的回饋。在過去的經驗裡,我們一定遇過會讓我們不斷想和對方聊下去的人,也一定遇過會讓我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   
比如多人聊天時,有人會提出問題問某一人,當這人回答這話題時,可能說了一陣子後覺得已經說不下去,開始兜圈沒話講,但又不知道怎麼結束話題,這時你出聲可以轉移話題。 這樣就可以解救對方下不了台的尷尬,對方其實是會在心中感謝你的,有的甚至會跑過來說謝謝你。 成功轉換話題的秘訣在於對時機的精確把握,以
比如你正要說一件事,結果對方一句「我懂」就開始自顧自的說起自己的經驗,或是說一句「說到這個」就改變了話題說起來,但是你還有話沒說完,因此容易感覺對方沒在聽我說話。 這情況對方搶話滔滔不絕講起來時,你可能也無心聽下去,結果雙方都沒在聽,最後草草結束聊天。 聊天是一種藝術,而「不插話」與「話說完
如果你每句都想著怎樣說比較好,你反而容易講不出話來,而且心理想著怎麼回比較好時,也不會專心聽對方說什麼,因此如果想要交心,不仿將你真實的情感展露出來,表示接受。 不用特別否定對方,用同理與互相尊重的方式對談,就會容易越說越深入,因此意料之外反而是機會。 接受自己的真實,面對我們的脆弱,與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