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與物質的戀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物質和精神世界的平衡與意義

上一篇文章,我講了創世那一刻的故事。也許你會説,雖然你講的有些道理,但你還是拿不出什么證據證明創世如你所説。你心中有遲疑是正常的,但如果你想擲硬幣來決定該相信什麽的話,那不如積極一點,先聽聽我的理論。
唯物論的難題在於無法解釋化學物質的偶然結合如何產生意識。科學家們只能硬著脖子說,我就是相信!我相信有一天科技發達了就可以解釋!好吧,他們信仰“科學教”,我對此沒有任何態度。
神創論則認爲,物質是由另一維度的意識能量堆積(沉澱)出來的。這一理論面臨的難度也不小,那就是如何向大衆提供可信的模型。但它并不是物理模型,而是通過各種秘密或公開的修行方法刺激你的意識,讓其延展(突破)到另一個維度,在特殊的狀態下(比如冥想)就能夠看到最原始的能量脈動,類似於上帝創世時的那一縷想法。
意識的能量發散
也許我可以這樣描述:一開始是純粹的思想,因爲純粹所以放射出巨大能量。然後變成一種原始物質。隨後能量越來越密集,原始物質變成了空靈物質,比氣態更細膩,其中還沒有任何可被定義的粒子。最終才出現了氣體、液體和固體。
見過清晨第一滴晨露的人都能感受到它與普通水滴有巨大卻難以言表的區別。中國道家有“辟穀”者“食白露”養生的説法。西方的“煉金術”則把晨露看作是神的意識能量沉澱到物質世界的象徵。這個沉澱過程必須在黑夜的作用下才能完美。道家講什麽什麽時辰煉功最好,也與此有一定關係。而西方的密修術經常强調入睡前的精神訓練,說這樣對夜間能量在肉身上的沉澱有好處。
綠葉上的白露
西藏密宗有一種靈體稱爲“圖帕”(tulpa),是由修行者在頭腦中想象出來的,但能夠獲得獨立的生命,並對修行者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16世紀瑞士“魔法術士”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也説過自己有“阿夸斯特”(aquastor),也是集中念力產生的生命,甚至在特殊情況下肉眼可見。
既然物質是精神能量編織堆棧的結果,那麽宇宙也是有不同層次和不同結構的,每個層次都指引著其下層的運作,它們都有自我意識,因爲最初的那一縷“神識”就是如此。固體經常被看作這種層級結構的最下層,當然這只是一種表象,并不是指最低級。熟悉量子力學的人可能對上面的論述理解比較快,但實際上,這種能量的交織比現有的任何科學都更先進。這張能量網在煉金術中被稱爲“矩陣”(matrix)。沒錯,就是那部讓許多人看完后開始懷疑人生的電影(駭客帝國)的英文原名。
科學家也已經開始討論,我們的世界有沒有可能只是一種極端複雜的計算機模擬世界?我們的意識有可能是人造的嗎?主宰科學界的知識精英們越來越沉迷於“進化論”中那些神乎其神、恰到好處的微調。他們忍不住驚嘆,大自然爲何如此精確呢?我對此只能聳聳肩,如果一切都是編織好、計劃好的,就沒什麽可驚嘆的了。
《駭客帝國》(Matrix)確實是近年來探討意識維度的最出色的電影之一,其實同一年還有另一部同樣出色的電影《異次元駭客》(The Thirteenth Floor),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欣賞一下,很有深度。
在《駭客帝國》中,史密斯探員那樣的壞蛋在暗中監管著我們稱爲現實的虛擬世界,以便實現它們的邪惡目的。而西方傳承數千年的密修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這種監管的準確反映。他們明知衆生都是那一縷“神識”的創造,卻還是放不下手中的權柄。這個問題,請隨我慢慢的深入瞭解。上帝、神明、天使、惡魔,或是東方所説的諸天神魔,其實從來都沒有在歷史中消失。只不過是唯物主義把他們從教科書中趕走了。當然,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人們無法意識到是有人有意而爲之,還以爲是科學的發展引領人類“進化”到了今天這一步。
駭客帝國中的黑衣人
從哲學層面來說,物理學(physics)是不可能取代形而上學的(metaphysics),因爲這兩個系統分別用來解釋不同的事物。現代科學幫助人們認識宇宙在表面上是如何運作的,而我要探索的古代傳承下來的哲學則會解釋我們對宇宙的主觀體驗背後的客觀因素。進一步說,唯心論或神創論鑽研的是人類意識這一偉大的奇跡。
實證科學沉迷於太陽系中的各種因素之間一系列奇跡般的平衡,比如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太陽的生命階段、行星的運轉周期、引力和電磁力的恰到好處等。這些堪稱完美的平衡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從神創論的角度來看,爲了使人類意識產生並發展成熟,也同樣需要這樣精妙的平衡。人類必須在不同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下積纍不同的經驗,以此產生今天這樣的意識結構,這就是意識的發展。
意大利作家 伊塔洛卡爾維諾
唯心主義所講的“平衡”也不僅是物理因素的平衡,甚至不僅是心態和情緒的穩定平衡,而是有更深層的意義。比如,人是如何區分自我和他人的?爲什麽你是你、我是我?是因爲一系列串在一起而形成自我意識的故事,也就是“記憶”。我記得我昨天做了什麽,我才能確定做這些事的人是“我”。但記憶不能太强或太弱,需要一個特定的平衡。意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以其充滿想象力的寓言作品而聞名,他説:
記憶必須足夠强大,才能讓我們在行動時不會忘記我們想做的事情,在學習時不會變成另一個人;但它也必須足夠弱小,才能讓我們繼續走向未來。
爲了能夠自由的思考,並圍繞自我意識來編織思想,平衡是必要的。我們既要能夠用感官感知外部世界,又要確保感覺不會淹沒我們的意識。如果只有感覺不能思考,人類就無法做出反思,也無力想象。這種平衡可能與維持太陽系的運作同樣精妙神奇。
不僅如此,我們也得有能力圍繞自我意識來移動意識的焦點,也就是能夠自由選擇思考什麽。在“人的内在衝動”和“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之間,我們經常要選擇放棄或是堅持,這也是一種平衡。有的人容易被外界影響,而有的人太過堅持己見,這就是個性,讓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擧個例子,如果你無法停止刷抖音,你就無法進行有效的自由思考。
我們在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做出選擇的時候,需要更為精細的平衡。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稱之爲“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這時候,我們需要調動過去的所有經驗和智慧以判斷什麽是正確的選擇。當我說“過去”的時候,我是指從創世的那一刻開始。經常有人説,不要想太多,遵從本心、或善良的心去選擇就好。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這需要修行。更重要的是,僅僅做出選擇還不夠,你還必須有能力在很長時間裏發揮所有的意志力,使你能夠把選擇的事情完成。到這時,你對生活意義的體驗才算圓滿。
這難道不比太陽系的運作更令人激動嗎?想想看,人類的意識具有自由思考所需要的必要結構,還擁有自由做出選擇的機會。不管你是否承認,每個人都被賦予了無數次成爲善良人的機會,每個人的意識中都有成爲英雄的結構。偶然的化學反應能讓人類擁有這些嗎?這難道不是天意的安排嗎?
今天的人類普遍否認“意識是一種奇跡”,但古代人曾被它的神奇所震撼。其中充滿智慧的領袖人物懂得專注的追尋人類意識的變化發展,其實和今天的科學家追蹤物理化學變化的勤奮工作一模一樣。我能不能這樣說呢?古之賢者對歷史上所謂神話和超自然事件的描述,其實就是對人類意識進化發展的描述。
古埃及神話壁畫
實證科學是一種狹隘的科學,對待意識總是盡可能簡化的看待,對於無法解釋的現象總是先質疑其真實性,然後從研究對象中剔除,包括已經延續數千年的人類主觀體驗,比如虔誠祈禱時的能量變化、預感的準確性、被注視時的不安、瀕死時靈魂出竅的體驗、無法解釋的巧合等。良知尚存的科學家們其實真的應該站出來告訴大衆,科學都掩蓋了些什么。
簡化人類意識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否認生命的意義,這才是人類進化史的恥辱。生命具有意義是人類普遍的認知。探尋生活的意義是我們的一種自然衝動。而我正在講述的這部歷史代表了探索生命意義最深刻的思想體系。
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人們總是感嘆生活毫無意義。但別忘了中國那句古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有的人考試不及格,卻意外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並因此成爲專家,有的人丟了工作四處閑逛時發現了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有的人失戀了才意識到真正喜歡自己的是誰,有的人在機場被各種刁難誤了航班,後來那架飛機失事了。在人生的這些時刻,我們才會感受到“神的眷顧”。但又有多少人把這種經驗大聲説出來呢?人類社會實際上無時無刻不再被超凡脫俗但難以察覺的力量驅動著。
你是否曾經懷疑過,巧合根本就不是偶然和概率的問題?在巧合發生時,你是否曾經感受到隱藏在混亂的日常經驗背後的深層模式的暗示?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探討那些深層的模式。
在“弦理論”(String Theory)剛開始流行的時候,有科學家興奮的宣佈,科學即將找到生命和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意義”,因爲到時候物理法則將與亞原子領域中的現象聯係起來,我們就可以理解宇宙的起源、結構和未來的一切,上帝將不再有立足之地。
我很懷疑科學家所説的“意義”和古老傳承的“意義”是不是一回事?
愛情是最常被解釋為“命中注定”的事件,所以我們用愛情來做例子吧。
夏夜中一對伴侶的剪影
一個男孩滿心歡喜的等待女朋友來赴約,但她爽約了。男孩很受傷很生氣,找到女孩質問她:你“爲什麽”沒有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是什麽呢?
  • 因爲我錯過了地鐵;
  • 因爲我下班遲到了;
  • 因爲手錶壞了,沒看到時間;
  • 因爲我被老闆罵,心情很糟;
這些答案,如果轉移到實證科學研究上,都是合理的,因爲能夠解釋“她沒有來”這個現象。但根本原因呢?支撐這些“物理學”解釋的深層原因,是女孩“意識”中的“意圖”:
  • 我不想再見到你了!
同樣,當我們詢問生命和宇宙的意義時,我們并不是想從因果的意義上問它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具體那些正確的元素和條件聚集在一起如何形成了物質。我們想瞭解的是這一切背後的“意圖”。這個問題科學家回答不了,他們認爲這一切沒有“意圖”。而我們聽到這個説法,會像那個男孩聽到那一堆“現象上的解釋”時同樣失望,因爲每個人内心深處都知道這一切是有“意圖”的!無法理解此種區別的科學家,只能説是哲學上的白癡。
當我們探討生活的目的和意義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比如足球運動員“想要”把球踢進球門,這就是他賦予踢球的意義。所以普遍來講,一個生命從生到死,必然應該有一個“意識”事先賦予他意義,不然邏輯上説不通。宇宙也是如此。
兩塊巨大的拼圖碎片
可在今天的社會中,科學精英們鼓勵我們把生死這樣的大問題擱置一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向哪裏去?他們説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其結果就是人類總體上失去了對“活著”這件事的認知。我對此很有意見。我覺得人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正在被扼殺。那樣的話,人類將變成有勞動能力的行尸走肉,非常容易被控制和操縱。
從多維度、多角度審視人類的歷史,我發現科學家並不像他們宣稱的那樣知之甚多。他們無法解釋人類經驗中最高貴的東西。
你願意和我一起張開想象力的翅膀嗎?從遙遠的古代看看這個宇宙,理解一下被埋藏的智慧。也許你會發現,即使是最牢固、最可靠的實證科學真相,也只是一團在人造光源中閃爍的假象。

歡迎轉載,敬請注明出處,不勝感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46內容數
當前在全世界的曆史教科書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唯物主義史觀。我想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一下人類曆史的來龍去脈。只是一種研究的可能性,歡迎不同觀點,但謝絕謾罵侮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右翼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嘲笑古人愚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會崇拜大自然,比如崇拜太陽。我們認爲太陽只是一個物理對象。但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卻指出太陽從上古時代開始就被看作一種透鏡,把神的意識從靈界投射到人間。衆神也會通過其它不同的行星或星座傳遞他們的意識。
研究實證科學的人都知道,現代一切學科的前提是:T>0。T(Time)的意思是時間。也就是説,科學所研究的是宇宙已經形成之後的事物和現象。至於(T<=0)“宇宙形成之前有什麽”以及“宇宙如何形成”這兩個問題,對不起,只有猜想和假説,並無任何證據。
我要講的是一部自古就在許多西方神秘學校中流傳的世界歷史,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瘋狂。 不僅因為它以神創論為主導,而且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甚至是不同時期締造歷史的大人物,都是這部歷史的忠實信徒。
當我們研究某個國家的歷史時通常會關注那些特定衝突,細心的學者經常會遇到可疑的關聯,它們似乎以隱蔽或欺騙性的方式對歷史進程施加影響。負責任的歷史學家於是從宗教、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等典籍中揭露出許多相互關聯的團體,比如與宗教信仰緊密相關的
我們嘲笑古人愚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會崇拜大自然,比如崇拜太陽。我們認爲太陽只是一個物理對象。但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卻指出太陽從上古時代開始就被看作一種透鏡,把神的意識從靈界投射到人間。衆神也會通過其它不同的行星或星座傳遞他們的意識。
研究實證科學的人都知道,現代一切學科的前提是:T>0。T(Time)的意思是時間。也就是説,科學所研究的是宇宙已經形成之後的事物和現象。至於(T<=0)“宇宙形成之前有什麽”以及“宇宙如何形成”這兩個問題,對不起,只有猜想和假説,並無任何證據。
我要講的是一部自古就在許多西方神秘學校中流傳的世界歷史,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瘋狂。 不僅因為它以神創論為主導,而且有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甚至是不同時期締造歷史的大人物,都是這部歷史的忠實信徒。
當我們研究某個國家的歷史時通常會關注那些特定衝突,細心的學者經常會遇到可疑的關聯,它們似乎以隱蔽或欺騙性的方式對歷史進程施加影響。負責任的歷史學家於是從宗教、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等典籍中揭露出許多相互關聯的團體,比如與宗教信仰緊密相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最近, 我偶然發現了量子糾纏的概念,粗糙地翻了翻資料科普一下,結果卻不小心掉進坑裡。 於是,我開始想到了以下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儘管以我目前的智慧無法解答 ,只是純粹做個記錄罷了。 在宇宙的廣闊中,存在著多個維度,若其中包括由意識所掌控的精神世界,或許潛藏在黑洞深處,以及由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的現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所有的世界就是監牢,封禁著一個強大的存在,即祖靈,而「輪迴系統」是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是管控祂的獄卒。這個宇宙以祖靈的核心,所有萬物皆源自於祂,都是祂的衍生物,星體、山水、草木、魚蟲、人類……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最近, 我偶然發現了量子糾纏的概念,粗糙地翻了翻資料科普一下,結果卻不小心掉進坑裡。 於是,我開始想到了以下一大堆奇怪的問題,儘管以我目前的智慧無法解答 ,只是純粹做個記錄罷了。 在宇宙的廣闊中,存在著多個維度,若其中包括由意識所掌控的精神世界,或許潛藏在黑洞深處,以及由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的現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所有的世界就是監牢,封禁著一個強大的存在,即祖靈,而「輪迴系統」是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是管控祂的獄卒。這個宇宙以祖靈的核心,所有萬物皆源自於祂,都是祂的衍生物,星體、山水、草木、魚蟲、人類……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意識與物質,或說心物,是一元還是二元的呢?很多人誤以為,心物二元是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 Descartes)所提出的,於是陷入思考心物如何產生關係的問題。但其實笛卡爾在後來發明的「解析幾何」中,明確的表示了所有的物質都能夠用數學來表達;而數學是非物質的存在,是屬於心靈的,因為就算沒有物質,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一個「二元論者」,我想信人是由肉體(物質)與靈魂(非肉體)所形成的。我相信如同蘇格拉底死後會到一個集眾靈魂;已死亡的人們所居住的天堂,或者說非物質的世界,和先賢們一同討論哲學。我也相信人有輪迴,所以我們必須遵守道德,為的是下輩子能夠在六道輪迴中向上提升或至少不要向下沉淪。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死亡與存在的思考,從宇宙與人類的起源開始,到轉化與觀點的改變,表達了對生死與轉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