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因為天生的膚色無法自由行走各地、吃喜歡的餐廳、住喜歡的旅館、甚至走在街頭都有生命危險,你會用什麼心情活過每一天?
一直到20世紀的美國,好長的一段時間裡黑人的生活都是這樣的。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美國電影《幸福綠皮書》便是設定在這個年代,1962年、美國南北戰爭初期。電影中兩位一黑一白雙男主的設定,更是顛覆刻板印象中的黑人與白人形象:薛利博士是位非裔美國鋼琴家,飽讀詩書、舉止優雅、富有又有教養;東尼則是個知識水平不高、又面臨失業危機的白人男性。因為薛利博士要展開一場美國南部的演奏之旅,那是個相對北美更加仇視黑人的地區,因此聘僱了機靈的東尼隨行保障自己的安全。
這兩個不僅外表、連內在都相差甚遠的男子,必然在旅途中發生各種衝突,他們卻也在這些衝突裡,看見彼此的真實,有了不同的變化與成長。
乍看下,《幸福綠皮書》是一部用較輕鬆幽默的口吻講述種族歧視的故事,但從影片劇情的進展,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主角對自身情緒與所遇困境,有著截然不同的因應方式:總是直率表達喜怒哀樂的東尼,需要時用一個拳頭擺不平的事就用兩個拳頭吧;薛利博士則因為自身處境相當善於隱忍,他相信單用情緒是做不成大事。
他們倆人的特質,恰恰對應了心理學中對問題(壓力)因應策略所做的分類(Lazarus & Folkman, 1984):
1.問題焦點策略:
在我們評估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時採用此策略,焦點在問題解決、直接消除壓力源。例如薛利博士善用自己的音樂天賦,為自己打造高品質的生活;他同時也相信過份爭吵無法讓別墅主人同意他使用屋內洗手間,因此寧可要東尼載自己返回旅館如廁、也拒絕使用矮人一等的屋外茅廁。
2.情緒焦點策略:
當我們評估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時,常會使用此策略,焦點在緩解當下負面情緒,使用得宜時能提升個人情商、使用過度時則可能有反效果。例如東尼在過去當打手的生活中,以暴制暴總是讓他得到想要的結果;面對白人警察對薛利博士的不平對待時,毫不節制地展現自己的不滿,卻使兩人面臨牢獄之災。
然後他們發現在這一趟漫長的旅途中,單單只有一種問題因應方式,無法適用於所有情境。面對酒吧混混東尼可以用拳頭勇武器威嚇、但面對白人警察的不隱忍卻會害兩人身陷牢獄;相信理性處事才能解決問題的薛利博士、終於發現一昧隱忍無法讓帶有歧視目光的人改變自己。
尤其當薛利博士與東尼在爭執中,坦言自己的孤單與委屈,反而拉近了兩人距離、也使兩人開始嘗試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獲得新的經驗。
我們總是需要更多元的解決方案;也需要明白,困難有時候可能是無法真正解決的,跟情緒一樣。
我們需要的也未必是解決什麼,而是接納現狀,然後做下一個選擇。
像影片最後一場演奏前,薛利博士終於看見,無論他如何壓抑自己的情緒、想辦法維持理性的姿態,都無法立即讓種族歧視的現況有立即的改善;隱忍不是他唯一的選擇,他也可以選擇雖然遺憾、但不那麼委屈地離開。
▍聯想自電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
▍參考文獻:Lazarus, R. S., & Folkman, R.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更多林淳頤心理師介紹: